第七百五十六章 平衡和派係(2 / 2)

這也是為什麼曆史上諸多朝代想要進行改革都困難重重,會引來大量反彈的緣故。

這和改革方案好不好沒啥關係,而是因為但凡改革,那麼就會傷害到一部分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那麼這部分人就會反對。

目前的大楚帝國其實也差不多,依靠羅誌學的威望以及威懾力,倒是可以進行一些修修補補的改革調整,而是想要搞大動作,甚至巔峰現有政治格局的動作也是非常的困難。

等到羅誌學死了以後,未來的大楚帝國如果想要進行改革,對核心構架進行變動的話,那幾乎沒有什麼可能性。

哪怕是皇帝支持都不行!

帝國,畢竟不是一個皇帝的帝國,還有眾多臣子等利益相關群體呢。

當然,現在大楚帝國的政治構架運行的還是相當穩定的,至少羅誌學對此就很滿意,既能讓自己掌控實權,又不用太過忙碌,免的把自己活生生給累死。

這每天開完禦前早會後,審批報告和密折,接下來就是接見一些臣子,或者開一些小會議。

幾天上一天的工作時間也就差不多了,等到傍晚時分,羅誌學就下班回後宮去了。

不過他現在並不是住在內廷後三公裡的皇帝專屬宮殿,也就是乾清宮裡,而是住在乾清宮東邊的東苑。

因為大楚帝國的皇宮眾多大殿,都是嚴格按照傳統建築樣式建造起來的大殿,這種大殿看起來威武,但實際上真要住的話羅誌學其實不太喜歡。

畢竟他是個現代人,有著現代的審美風格!

因此皇宮的主體建築陸續在承順十多年建成後,羅誌學去看了看,最後決定在皇宮的東部區域修建一片新的宮殿作為自己日常生活居住所用。

這就是東苑的來源了。

東苑的設計傳統園林建築風格為主,融入了一部分羅誌學所提出的現代建築風格,其中最為重要的特征就是非常注重采光以及一些細節,內部裝飾看起來更加的柔和,而不是傳統宮殿的莊重和厚實。

建築材料上,則是以大量采用大理石、玻璃、鋼筋水泥為主。

自從承順二十二年東苑建成後,羅誌學日常時期都是在東苑生活居住。

至於乾清宮嘛,基本上都是空置,隻有在一些特殊時間或禮儀場合裡才會過去那邊。

不僅僅羅誌學住在東苑這種新式的園林宮殿,實際上不少嬪妃們也是住在一些新式宮殿裡。

羅誌學修建東苑的時候,也在東苑的後方也修建了眾多的新式宮殿。

因此目前的大楚帝國皇宮,實際上是傳統和現代相互結合的。

它既有嚴格按照傳統建築的規製,建造起來的前後六大殿,並組成了大楚帝國皇宮的核心!

但圍繞著六大殿的不少建築,其實都是一些不同風格的建築,有典型的江南園林式建築,如王皇後平日裡生活居住的‘安園’,就是一座很傳統的江南園林!

然後徐貴妃平日住的安平宮,這玩意其實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而羅誌學在東苑裡,還有幾座羅誌學親自提供設計風格,由建築師進行完善的近現代風格的建築風格的建築,甚至還有一座純現代化風格的彆墅呢,這座彆墅大量采用大麵積的玻璃……

在羅誌學的乾預下,其實大楚帝國的皇宮裡,其建築風格是多樣化的,基本啥樣的都能看見。

同時占地麵積也非常大,後宮的範圍從前殿一路往北延伸道玄武湖以及北邊的幾個連接的小湖泊。

不過雖然占地麵積很大,但是建築的密度卻是不高,很多地方其實都是大片的草地。

這一方麵是羅誌學喜歡視野開闊的緣故,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更好的進行防禦!

尤其是皇宮的外圍區域,護城河外頭就是大麵積的草地,草地外再有簡單的宮牆圍起來。

外來者想要闖入皇宮,你得先翻過外圍的單薄宮牆,然後穿越空無一物,縱深達到數百米不等的草地……這片草地看似平整,但實際上中間有著多道的壕溝和構築成小山坡模樣,但實際上是火力點的堡壘……並且還有地道相互連接。

穿越這片名為草地,實際上是壕溝防線,你才能來到護城河!

護城河的後頭,則是真正的宮牆,這道宮牆厚實無比,宮牆頂部可以跑馬甚至部署重炮的,同時皇宮頂部也不是空蕩蕩的,而是有著類似戰壕一樣的壕溝防禦體係。

而宮牆也不是純粹的直角線,而是有著眾多的突出部碉堡……上麵部署的火炮以及步槍火力,可以在前方形成交叉火力。

大楚帝國的皇宮,其實就是一座大規模的軍事堡壘。

同時皇宮內也有倉庫儲備了大量的糧食以及彈藥,各堡壘火力點內常年部署有火炮並定期保養維護。

日常時期裡,由近衛軍禁衛團負責駐防,外圍會有一個近衛師隨時可增援。

一旦遇上敵軍或叛軍進攻,該近衛師就能緊急增援,讓守衛皇宮的兵力短時間內增加到兩萬餘人。

隻不過設計的如此厚實的皇宮堡壘,估計是沒啥實際用處了,至少幾十年內沒啥用。

畢竟現在還是羅誌學的時代,帝國上下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內部並沒有太大的叛亂風險。

野心家倒是有很多,但是也得有人肯跟著野心家造反才行啊!

國內民眾們安居樂業,民間反叛可能性講降到了最低。

朝堂上各政治構架相對平衡,派係眾多,哪怕是參務大臣想要起兵造反,也不可能獲得多少人的支持。

大概率還沒起兵呢,就被其他參務大臣給收拾了。

你說某一個參務大臣一家獨大,把其他參務大臣變成了屬下?

參務大臣彼此間可都是矛盾重重的了……這和個人想法都沒關係,而是每一個參務大臣,背後都代表了一整個體係的利益。

而眾多體係之間,往往是有矛盾的,很難進行利益上的調和。

此外最重要的是,參務大臣隻有差遣,這個差遣還是口頭上的……任命參務大臣的時候,羅誌學從來不用正式的聖旨,而是下發中旨……甚至有時候連中旨文書都沒有,隻有一道口諭。

參務大臣也沒有品級,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禦書房,那是羅誌學的辦公室,不是參務大臣的……

這意味著參務大臣的去留,全憑皇帝一句話,不需要經過任何正式的程序。

皇帝看他不爽,直接把他踢走就行了,為什麼要容忍他繼續做大?

如果這樣你還能被臣子架空……

那還能說啥……隻能說這皇帝活該!

也正是因為有著一整套完善的政治構架,羅誌學才能夠放心在東苑裡三天兩頭看戲聽曲,有興趣了就指導指導皇家樂舞團的工作。

還能時不時跑到周邊的地方去視察,看看地方上的實際發展情況。

隨著承順二十九的到來,羅誌學前往各省進行視察的計劃,也陸續有序展開了。

這一次視察,不是和往常那樣隻是去附近的幾個城市,最遠也不過上海,而是準備沿著鐵路網一路往北,不僅僅會先後視察長江以北的幾個省份,還會一路往北前往河北甚至遼東。

羅誌學準備來一次北巡,看一看自己治下的帝國北方各省的實際情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