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爭本來就很殘酷(1 / 2)

北美駐軍的新式混成營行動相當順利,他們沿著先前偵查隊所找出來的路線出發,順利找到了之前襲擊楚國人移民定居點的土著部落所在地。

緊接著發起了雷霆般的打擊!

這些土著哪怕是已經裝備了一些火繩槍,同樣也使用馬匹,但是根本不可能是楚軍的對手。

哪怕是來到這裡的楚軍並不是使用新式後裝線膛槍炮的新式軍隊,而是使用火帽擊發槍武器,輕型滑膛野戰炮的傳統楚軍,也能夠以壓倒式的優勢擊潰他們。

如今換裝了新式後裝線膛槍炮就更不用說了,進攻作戰沒有任何的懸念和意外。

楚軍先在大約兩千米外的一座山頭上架設75毫米山炮,使用火炮對土著人的營地發起猛烈的炮擊。

隨後步兵以連為單位進行推進,推進到兩三百米距離後進行密集的步槍火力打擊。

十八型步槍雖然還隻是一款單發步槍,但是裝填速度相對於前裝步槍而言卻是要快得多,每分鐘的射速可以達到十多發。

後世有個一個外國小哥哥發布的毛瑟1871實彈射擊視頻,臥姿狀態下,第一槍開火後,從退彈殼到裝填第二發子彈,手指放回扳機完成擊發準備,用時大概七秒。

重點是,人家那是演示視頻,動作都是慢吞吞的那種!

如果是經過訓練的士兵,這個步驟能夠縮短到三四秒甚至更快,實戰中哪怕加上瞄準的時間,每分鐘的射速依舊可以達到十多發以上。

這個射速,是前裝步槍所無法比擬的。

這也是楚軍為什麼寧願忍受後裝線膛步槍的高昂價格,也要裝備後裝線膛步槍,射速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此外後裝線膛步槍相對於前裝步槍,還有一個巨大的戰術優勢,那就是裝填不受姿態影響,完全可以趴著就地進行裝填,這將會極大的豐富步槍手的戰術。

站著裝填和跪著、趴著裝填,其中的區彆完全可以改變戰爭的方式。

具體表現為步兵的線列戰術的消失以及散兵戰術的出現。

至於精準的有效射程,這倒不是後裝步槍的獨有優勢,前裝線膛步槍也能夠做到……楚軍裡的近衛軍之前就裝備過一萬多支的十五毫米口徑版本的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

不過這款步槍並沒有真正的走上過戰場,因為早期線膛步槍實在過於昂貴,這些十六型步槍基本都被近衛軍當成了戰略武器,長期都是作為控衛京畿重地的重要武器使用,就沒出現過在戰場上。

如今這些十六型步槍已經被移交給陸軍,陸軍把十六型步槍進行了後裝改裝,把前裝改為後裝,成為了非常獨特的十五毫米口徑的後裝線膛步槍,發射銅殼彈……不過這些改裝步槍,也隻是個過渡武器而已,等陸軍那邊的十八型步槍數量上來了,這些改裝的十六型步槍後裝版本也就會徹底退役了。

如今楚軍采用十八型步槍,在兩三百米外的距離對前方的土著進行猛烈的步槍火力打擊,頓時就把對麵打的潰不成軍。

把敵人徹底打散後,騎兵連出場進行收割!

這些騎兵們使用的乃是騎兵專用的陝七式後裝線膛左輪手槍,由陝甘武器公司研發生產。

這款陝七式十一毫米騎兵左輪手槍,和河北武器公司的河五式九毫米軍官左輪手槍,一起構成了大楚帝國陸軍的製式手槍,大量配發給騎兵、軍官、炮兵等兵種。

大楚帝國的左輪手槍,也是經曆了前裝滑膛,前裝線膛再到後裝線膛三個時期。

同樣是轉輪結構,但是性能卻是天差地彆。

如今使用的七式騎兵手槍以及五式左輪手槍,其實才是後世人所熟悉的左輪手槍。

七式騎兵手槍,發射的乃是專用的十一毫米手槍彈,該彈威力比較大,哪怕是擊中敵人的馬匹也能夠造成有效的殺傷。

把騎兵左輪手槍的子彈打光後,騎兵們會暫時後撤進行裝填,裝填好後再進行衝擊收割。

至於騎刀衝鋒,其實也是可以……但是沒必要。

畢竟騎刀衝鋒看著威武,但畢竟是近身戰鬥,很容易出現不必要的傷亡……畢竟近身戰鬥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意外,對方就算拿個長矛過來都能給騎兵造成威脅,還不如用手槍在幾十米外開槍收割呢。

另外,這些楚軍騎兵其實還配屬了騎兵專用的十八型騎槍,這是十八型步槍的短管版本,槍管更短,重量也更輕便一些,能夠讓騎兵在馬背上攜帶並使用。

當然,大部分情況下騎兵都是在下馬步戰的情況下使用騎槍,在顛簸的馬背上直接射擊的話,命中率太低。

十八型步槍,三十三年式騎兵手槍,再加上十四年式馬刀,構成了目前這支楚軍新式騎兵的主要裝備。

從這些武器裝備就能夠看的出來,這支楚軍騎兵是屬於能下馬步戰,也能上馬衝鋒,還能玩手槍騎射的多功能輕騎兵,也是楚軍最近二十年摸索追尋的騎兵作戰模式。

在這一次的清剿土著戰役裡,這支楚軍的新式混成營,從火炮使用,再到步槍使用,到最後的騎兵收割,幾乎是徹底試驗了楚軍最近一年來的各種新式戰術。

並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這一次的戰鬥報告,很快就被彙集起來並形成報告送回了本土金陵。

陸軍參謀部對這一次的戰鬥報告進行了反複研究,除了對其中發揮出來的優點進行提煉總結外,還對其中暴露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反複研究。

這一次作戰也不是沒有暴露出來缺點,相反,缺點還不少。

比如采用新式後裝武器後,彈藥的消耗量大幅度增加,如步槍彈的消耗很驚人!

十八型步槍的射速很快,並且士兵們都是在兩三百米左右的距離上開火,這個距離完全在那些土著的火力打擊範圍之外,因此士兵們可以獲得非常安全的射擊環境。

這也就導致了士兵們可以很穩定的進行射擊,這大幅度提升了射速。

此外,兩三百米的距離裡進行射擊,子彈的殺傷效率並不算高,雖然說十八型步槍的最大有效射程,理論上可以達到一千五百米……但前提是你能瞄準,而受限於人體肉眼的視力,再加上射擊動作所形成抖動等因素,彆說一千五百米了,就算是在三四百米的距離上,射擊精度依舊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實戰中,哪怕是三百米左右的距離,其實依舊很難準確的擊中敵人。

這不得不說是非常尷尬的事實,在這個距離上,十八型步槍的性能完全沒有問題,線膛步槍所帶的高精度,讓子彈散布在這個距離上足以控製在非常小的範圍內。

但是武器精度足夠了,不代表士兵能夠把這個精度發揮出來。

這個問題之前在南洋半島的戰鬥力也出現過,如今再一次出現也很正常。

至於解決辦法?沒什麼好的解決辦法……隻能加大射擊訓練,培養士兵們的射擊技術。

至於瞄準鏡之類的就彆想了,瞄準鏡大規模裝備普通步兵,那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的事情了。

嗯,這個大規模裝備,也隻是特指美軍,不包括其他國家的軍隊!

瞄準鏡這玩意看似簡單,實際上技術含量非常高,屬於頂級光學設備,而光學設備都有個通病:貴!

並不是所有國家的軍隊都和美軍這麼有錢,並且士兵的撫恤成本高昂,不得不采用各種辦法來增加士兵在戰場上的生存率,借此降低撫恤成本的。

大部分國家,比如非洲西亞等地區的士兵們量大便宜,給把ak47就湊合著用了,什麼,你說配發瞄準鏡,那玩意比步兵本身還貴……

在如今的大楚帝國裡,光學儀器更貴,不可能給普通士兵們配發倍鏡的,頂多依舊光學儀器技術進步了,能夠大批量廉價的製造三四倍的倍鏡,然後培養一些狙擊手罷了。

估計普通士兵,羅誌學這輩子都不可能給他們配上瞄準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