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亞齊保留地(2 / 2)

實際上兩大軍校裡的新生,你要說他們有多聰明,其實也談不上……一般來說,小地方裡的府級學霸也就差不多了。

對於軍方裡的普通士兵而言,正規途徑下想要上軍校基本不可能……雖然軍校也準許士兵自學然後報告軍校,甚至每年都會給出十多個針對現役軍人的特殊入學名額,但是就那十幾個名額,那麼多人競爭,普通士兵根本競爭不了。

但是,如果普通士兵們立下足夠大的功勞,那麼就能夠獲準免試入讀陸軍軍官學校。

羅誌學給予這十多個立功的士兵麵試入讀陸軍軍官學校,讀的是書,但改變的卻是人生。

這可比單純給晉升個軍銜,給點賞賜強多了。

除了這一批立功士兵外,還對少數立功卓越的軍官將領們也給予了賞賜。

其中的陸軍中將錢興邦,爵位從男爵提升到了子爵。

其他多名將領也多有賞賜。

這些都是羅誌學親自處理的封賞,而更多的還是需要軍政部那邊來處理!

而大規模封賞授予,也意味著南洋半島地區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進入了尾聲,後續的常規治安戰就簡單多了。

楚國對海外領地的治安戰經驗非常豐富,穩步執行下來有個兩三年,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如今更重要的還是南洋半島大開發一事,組織移民開發比純軍事問題要重要的多。

不過這些事情在之前都已經有了預定計劃,如今隻需要按照計劃執行就行。

按照大楚帝國對南洋半島地區的規劃,整個南洋半島地區都將會納入帝國的直接統治當中。

將會設立緬甸、暹羅、馬六甲、順化、升龍一共五個省份,這五個省份都將會和中原腹地的省份一樣實施直接統治。

大楚帝國這是要把該地區,變成華夏自古以來不可割讓的一部分。

而隨著南洋半島地區的直轄完成後,大楚帝國對南洋地區的眾多島嶼也開始了相關的規劃。

諸多南洋島嶼裡,呂宋群島是最簡單的,那麼本來就被西班牙人進行殖民統治,楚國接手之後繼續統治,通過逐步的移民開發,如今已經全麵控製了呂宋島、棉老島,這兩大島嶼上已經沒有了什麼土著,基本都是楚國移民在生活。

其他大小島嶼,倒是還有不少的土著,但是後續也會繼續進行移民開發,並設立了若乾保留地,準許當地的土著遷移到這些保留地島嶼上繼續生活。

婆羅洲、爪哇島也是類似,大楚帝國在這些地方推行移民開發已經十幾年了,成效頗大。

婆羅洲和爪哇島裡的人口,現在都是楚國移民居多,土著已經很少了,並且都集中在邊緣少數幾個偏僻區域,這些偏僻區域都是楚國為這些土著們規劃出來的保留地。

這種保留地政策,是楚國在南洋地區殖民開發的時候所設立的一種製度,意圖降低土著們的反抗強度,後續針對暹羅以及緬甸地區搞出來的印度保留地,其實也是這種政策的變種。

當然了,還有很多不識好歹,或者乾脆沒啥見識的南洋島嶼上的一些土著根本不搭理楚國,對於這些土著,楚國也沒啥好辦法,隻能是一步步搞移民開發了。

但是不管如何,這些地方的移民開發都會是定局。

唯一還存在的問題就是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王國。

該王國也是繼緬甸王國、暹羅王國覆滅後,東南亞地區僅有剩下的一個大規模王國了。

大楚帝國要把南洋地區變成自家的後花園,變成本土腹地,這亞齊王國自然是留不得的。

而亞齊王國那邊也是知道自家麵臨著巨大的危機!

同時他們看到了緬甸王室的悲慘結局,又看到了暹羅王國高層主動投誠後所獲得的優待後,也是萌生了想法,那就是主動投誠。

但是他們和暹羅王國那邊的高層投誠,然後當楚國人不一樣,他們是希望投誠後獲得一片保留地,繼續當國王!

簡而言之,他們願意把大部分領土都給楚國,隻求楚國留下一片保留地給他們。

楚國禮教部藩務司接到了亞齊王國方麵的意見後,當地的外交官並沒有擅自決定,而是把事情報告給了金陵方麵。

金陵方麵的禮教部官員一番商量,又請示了羅誌學後,覺得既然亞齊王國如此識相,願意主動投獻土地,也願意協助楚國人把亞齊人遷移走。

那麼也不是不可以給一個保留地的優待。

不過蘇門答臘島那邊就彆指望了,這地方屬於南洋地區範圍,而整個南洋地區都被大楚帝國納入了直轄範圍,不可能給你留下一大片的保留地,還讓你保留政權體係的。

呂宋群島以及東印度群島等地區的保留地,隻是準許土著生活居住而已,可沒說讓土著們建立政權,這些保留地的行政管理還是由大楚帝國設立的保留地管理衙門進行管理的。

所以就給了亞齊王國兩個選擇,一個是在蘇門答臘島西部地區設立一個亞齊人的保留地,但是保留地由楚國人直接管理統治,亞齊王室可以接受楚國人給的戶籍,為此楚國人甚至還能夠給亞齊王國一個子爵頭銜的優待。

當然,亞齊王室也可以不要楚國的戶籍,以普通人的身份繼續留在保留地裡生活。

此外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大楚帝國可以在印度東海岸地區給亞齊人劃一片保留地,並準許亞齊王室在這裡重建王國,保留國王的頭銜。

嗯,印度要是不行,非洲也可以……

不過隻給地方,至於怎麼去,能帶多少人跟你們一起去,那就是你們亞齊王國自己的事了。

嗯,你也可以雇傭楚國的輪船幫你們運人搬家。

隻要給錢,啥事都好說!

反正大楚帝國之前在印度東海岸,也劃出了兩片地方用來充當暹羅人和緬甸人的保留地,如今加一個亞齊人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亞齊人在詳細的考慮之後,他們王室還是放棄了搬家去印度的打算……他們王室同樣也打算放棄所有權利。

畢竟大楚帝國那邊給出了一個子爵頭銜的優待,這個爵位在亞齊王室看來還是很有分量的。

當一個天朝上國的貴族,哪怕隻是個沒啥實權的低級貴族,那也比當人生抵不住的保留地裡的國王強得多啊。

經過一番外交商討後,亞齊王國最終和大楚帝國達成了一係列的協議。

承順三十五年四月,雙方正式簽署了條約,亞齊王室以及王國內的十多戶實權貴族家庭共計一百多人舉家入籍大楚帝國,並遷往新加坡生活居住,亞齊國王被冊封為大楚帝國子爵,該爵位可減等承襲。

大楚帝國在亞齊王國西部地區,劃歸了一片地區作為保留地,準許亞齊人在該保留地裡自由生活居住,並接受大楚帝國在保留地設立的亞齊保留地衙門的統治。

而其他地方則是由大楚帝國全麵接管,並派遣移民過去。

由此,南洋地區最後一個土著政權亞齊王國正式成為了曆史。

南洋地區,徹底成為了大楚帝國的後花園,下一步大楚帝國則是要把這個後花園打造為本土腹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