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時代的幸運兒(1 / 2)

在人類曆史上,經常會出現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導致生產力出現快速的增加,進而導致行業變革乃至社會變革的事情。

如遠古時期的青銅器出現,並逐漸取代石器,可以說青銅器的出現奠定了封建國家的基礎,讓人類從遠古時期的部落形勢逐漸過渡發展到了封建國家模式。

而後來的鐵器出現並大規模運用,又催動了人類曆史從奴隸時代發展到了封建農業時代。

然後人類就在封建農業時代裡又過了幾千年,一直到大楚帝國掀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新型的紡紗、織布機的出現,直接催動了工業的爆炸式發展,並且這種工業的爆炸式發展,又催動了采礦,冶金,機械製造,化工,造船等一係列行業的發展。

最終諸多行業的需求,又催生了蒸汽機這種生產力增幅利器,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達到了巔峰。

嗯,必須再一次明確:原時空近代英國也好,當代大楚帝國也好,他們的工業革命並不是因蒸汽機的出現而開始的,而是因為更高效率的紡紗機、織布機出現而開始。

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產物,並不是說有了蒸汽機後才開啟的工業革命!

這兩者,差彆是巨大的。

放在大楚帝國這裡,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的時間節點,是可以追朔到大楚帝國正式成立以前的保鄉軍時代所開啟的一係列機械化生產。

正式標誌,應該是保鄉軍時代所設立的襄陽紡織廠,早期保鄉軍為了能夠以更廉價的方式供應大量軍服、帳篷等軍需紡織品,開始使用襄陽機械廠專門研發生產的新式紡紗機以及織布機。

並在承順元年正式成立了漢天紡織廠,也就是漢天紡織公司的前身後,因為采用新式紡織設備生產大量的布匹,並把這些布匹大量投入到民用市場裡得到爆炸式的增長。

大楚帝國早些年儘管有著各種各樣的工廠,但是真正引起工業化的爆炸式增長,讓各種機械設備的生產應用從軍工業走向社會民生的實際上是紡織業。

並且在後續的十年來,紡織業的重要性從未下降過……紡織業在整個工業體係裡,所直接以及間接貢獻的經濟產值長期穩定超過百分之三十。

這是一個相當誇張的數據。

同時紡織行業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帶來整個工業體係的巨大進步,比如早些年大楚帝國的紡織業裡開始大規模應用水動力生產紡織品,這直接導致了水動力機械行業得到了爆炸式增長,而機械設備又帶動了鋼鐵,化工,礦務以及船運乃至早期的馬車、軌道馬車等發展。

等到承順二十一年後,隨著高壓蒸汽機開始大規模應用,紡織行業陸續采用高壓蒸汽機取代水動力,作為工廠的動力來源。

僅此一項,就讓三大蒸汽機廠商吃的滿嘴油,極大幅度的促進了蒸汽機行業的高速發展……大楚帝國裡的紡織工廠可多了去,他們對高壓蒸汽機的需求可是極其龐大的。

等到了現在,漢天機械公司又率先研發出來了技術更加先進的紡紗機,為紡織行業帶來了新的技術推動力。

儘管新型紡紗機所帶來的技術變革並不算太大,但是其生產的新型棉紗依靠更低的生產成本,更優良的質量依舊給紡織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這必然會導致整個棉紡行業的巨大變革,而在這場巨大的變革裡,王立清是幸運的……早早的就緊跟了那些大型綜合紡織企業的步伐,提前下了新型棉紗設備的訂單,成功讓安華紡織公司成為了目前國內極少數能夠生產新型棉紗的獨立棉紗廠商,更是成為了鬆江城裡第三家能夠生產新型棉紗的獨立棉紗廠商。

這讓安華紡織公司獲得了極為重要的曆史發展機遇!

幾乎每天都會有人找上門來求購他們的新型棉紗,一開始還是隻有鬆江府當地的紡織企業,很快就有了江北南通地區的紡織企業也找上門來了。

江北南通,這是大楚帝國裡一個新型的紡織產業基地……之前安華紡織公司就曾經和合作夥伴嘗試在南通地區建立新工廠,隻是過程不順利,結果更是悲劇,投資了二十幾萬楚元進去,卻是因為合作夥伴被牽連,結果投資被深度套牢在債務糾紛裡。

鬼知道還能不能把這些投資本金給拿回來,什麼時候才能拿回來……而且就算能夠最後拿回來,但是也會導致嚴重虧損,打官司也是要花錢的,這年頭資深的商業律師可不便宜,更彆說資金本身也是有成本的。

這二十幾萬被套牢在債務糾紛了,光是資金成本一年都得好幾萬呢。

不說安華紡織公司自身的投資失敗,且說江南南通,這地方在明朝時期本來就有著相當繁榮的手工紡織業了,當地出產的土布產量非常可觀,一年可以達到上百萬匹。

隻不過在大楚帝國成立後大力扶持鬆江府,蘇州府等江南省地區的工商業發展。

這些地方的紡織工業也在這個浪潮裡,迅速轉變為機械紡織,競爭力遠超土布……而江北南通那邊則是因為戰爭以及後續的稅務等一係列的問題,當地紡織業的土布行業遭到重創,隨後緊跟著也轉型為機械化生產,在承順七年的時候南通地區的多家本地的紡織工廠更是進行了合並,成立了當地多家士紳家族合作持股的南和紡織公司,在還一度扭轉了江北南通地區的紡織業發展。

當地紡織業的迅速發展,也是讓南通地區最終從州升級為府的重要因素,承順十二年,南通州正式升格為南通府,領海門、崇明、如皋、泰興四縣以及南通第一工業區。

州升格為府,同時對各府的轄區進行一定的調整,這是大楚帝國在十年代時期裡經常乾的事,經過長達十多年的地方行政區域調整,已經廢除了所有州級行政模式,形成了標準的省府縣/區鎮村五級的地方行政模式。

沒有了前朝時期的各種府隸州、省隸州等行政模式。

南通府的發展,是非常典型的紡織業發展,他們的龍頭經濟,或者說所有的工商業經濟都是建立在紡織業之上的。

隻不過在整體的競爭力上,還是不如長江南岸的鬆江和蘇州……人家蘇州有著號稱民營資本第一企業的蘇秦紡織公司,而鬆江雖然沒有超大型的紡織企業,但是大型綜合紡織企業卻是有三家之多……此外還有一大票中小型紡織企業。

論紡織業綜合實力,鬆江府乃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第一!

南通地區的紡織行業,長期麵臨這兩個強勁對手的競爭,雖然自身發展也一直非常迅速,但是始終被壓了一頭。

不過即便如此,江北南通府,依舊是整個大楚帝國範圍內數得上名號的紡織基地,其紡織業產值全國範圍內,能夠進入前六之流。

而在它之前的前五,是鬆江,是蘇州,是漢天以及廣州和天津。

同時南通府也是紡織業排名前十的諸多城市裡,唯一一個以紡織業為核心的城市,因為其他的城市全都是大型的綜合工業城市,紡織業雖然規模龐大,但也隻是他們工業體係當中的一環而已。

但是南通不一樣,他們的紡織業就是他們的經濟命脈,龍頭行業,整個城市的所有工業布局都是圍繞著紡織業而進行的,其內的其他產業,基本也都是給紡織業做配套的。

針對紡織行業,南通府也有著諸多優惠政策,力爭和鬆江以及蘇州競爭更多的資金以及人才。

之前安華紡織公司在南通進行投資的行為,其實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進行的,隻不過王立清比較倒黴,選錯了合作對象而已。

但是除了王立清這個倒黴蛋外,不少投資商在南通府裡乾紡織都是乾的很不錯的……而且當地的紡織業有個特點,那就是多而小!

他們雖然有一家大型的綜合紡織公司,也就是南和紡織公司,但實際上南和紡織公司的規模也不算太大,遠遠無法和蘇秦紡織公司這種龐然大物相提並論。

人家蘇秦紡織公司,生產基地遍布全國,員工數量超過十萬人,業務類型遍布所有紡織行業,從棉紡到毛紡,絲紡以及特種紡織一應俱全……同時為了降低成本,降低風險等,蘇秦紡織公司還以投資持股的方式,投資了一大堆機械,交通,畜牧業,種植業等,全麵滲透紡織業的原材料到運輸,設備等各領域。

國內,可基本找不到第二個紡織企業能夠和蘇秦紡織公司這樣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