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楚國老爺心善(2 / 2)

而蒸汽機動力的船隻好處很多,但是缺點也不是沒有,那就是不能隨便跑。

這要是跑到一個沒有煤炭補給的地方,去了可就回不來了。

這一點風帆船隻反倒沒有這樣的缺點,有點木頭和帆布和餓不死就能滿世界漂,飄到哪算哪……

所以蒸汽機船隻必須要有澹水和煤炭的補給點,沒有了就趴窩走不動。

但是澹水好說,然而煤炭這東西說實話在大楚帝國控製區之外的地方並不常見。

不是說儲量不豐富,而是沒有怎麼開采……煤炭這東西的大規模開采,主要還是宮格革命以後。

這有了工業界的龐大需求,才會有開采的動力啊。

要不然挖出來賣給誰去啊。

很不幸,當代的地球上,隻有大楚帝國一個國家開啟了工業化,其他國家或地區要麼是愚昧不堪,連交流都無法交流的原始部落狀態,要麼是封建農業時代。

農業化,對於他們而言太遙遠,太虛幻。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大楚帝國的每一個海外煤炭補給站,都得自己建。

哪怕是建立在土著國家裡的煤炭補給站,煤炭是當地產出的,但是也得大楚帝國派人去采購,讓當地人去開采,然後運輸到港口的煤炭倉庫。

總之楚國人自己不動手,就彆指望在土著國家裡獲得多少的煤炭補給。

這也是這一次歐洲遠征艦隊裡,龐大的艦隊中數量最多的是運煤船,這些運煤船保障的是整個艦隊乃至後續眾多船隻的日常活動消耗。

同時後續從南非開過來的船隻,哪怕是軍艦,都得在船艙上裝滿煤炭,不僅僅得滿足自身消耗,還得到了丹吉爾後,挪出一部分補貼給其他軍艦使用。

這就是沒有海外煤炭補給站的尷尬局麵,區區煤炭都得專門從萬裡之外運輸過去。

但是,一旦未來大楚帝國在這一地區建立若乾煤炭補給站,那麼不僅僅能滿足自身的需求,而且還能夠滿足未來前往北美洲東海岸船隻的煤炭需求。

如果沿途有充足的煤炭補給,那麼移民船隻也好,貨運船隻也好,就能夠直接走印度洋大西洋航線,最後直接抵達密口城,這樣本土和北美洲東海岸之間的人員運輸以及貨物運輸成本進一步下降。

甚至未來北美東西大鐵路全線貫通,人們或貨物可以乘坐鐵路從北美東部抵達北美西部金山,再乘坐船隻東返……但是這一條海運航線還是會繼續。

因為海運成本更低……而且越往後它越低,直到二十一世紀,海運都是同時期裡運輸成本最低的一種交通方式。

一些對成本比較看重的大宗貨物,對這一條看似遙遠,但實際費用更低廉的海上航線依舊非常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楚帝國的歐洲自由貿易計劃,好處又多了一個。

隻不過這隻能算是附帶的結果,歐洲自由貿易計劃,並不是說隻為了建立區區幾個煤炭補給站那麼簡單。

帝國要的是整個歐洲!

可以說短期內,帝國除了不打算直接吞並這片地方外,對歐洲的一切都要:人口資源附帶產生的農業資源,礦產資源。

有充足的人口,才能種田產出各種楚國人所需求的農作物;也才能夠挖煤挖礦產出楚國人需要的煤炭以及其他礦產。

而歐洲地區的人口就相當多了,一點大幾億的地區人口,比印度那邊還多,此外這地方的勞動力資源算是比較優質的,當地有比較完善的農業社會體係了,隻需要經濟和政治以及軍事上的稍微引導,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動作,他們自己就能源源不斷的產出各種楚國人所需要的農作物或礦產資源來,然後求著你把他們的東西收購了。

這可不比抓一群土著,拿著鞭子逼著他們乾活強得多……

不少在海外混的楚國種植園主們,都很鄙夷歐洲殖民者的奴隸生產方式:生產效率太低了,成本太高!

所以楚國在海外的一些種植園主,嗯,主要是非楚國控製區裡的一些種植園主,人家根本不會和隔壁的歐洲同行們一起搞什麼奴隸製,人家就搞自由募工。

來去自由,工錢隻給五分飽,愛乾就乾,不乾滾蛋,講究的就是一個自由!

當然了,種植園不能開在太偏僻的地方,最好是開在歐洲種植園主的隔壁。

你還彆說,大量從隔壁歐洲種植園裡逃出來的奴隸或契約奴,尤其是不少歐洲過來的白人契約奴,都很喜歡逃跑後跑到楚國人開設的種植園裡乾活……

雖然吃的比在歐洲殖民者的種植園裡還差,但是他們獲得了自由啊!

這相當於楚國種植園主們,一毛成本沒花,就白嫖了一大堆的契約奴,而且工錢還特彆的低……

那些歐洲種植園的種植園主們對此自然非常不滿,他們為了得到這些契約奴,可是花了不少錢的,結果跑路了可不就得虧死。

但是去找楚國人要人,基本也是卵用,楚國種植園的老板基本不會搭理他們。

你要是不服,還想私人動武,那麼莊園裡分分鐘有一大批為自由而戰,裝備燧發槍的各種逃奴奮而抵抗。

還有專業,武裝到牙齒的本土雇傭兵在後頭掠陣!

打就打,誰不敢打誰是孫子。

如果私人乾不過,你殖民地官方也親自動手,殖民地官方前腳剛動手,人家楚國種植園老板後腳就敢喊家長:海軍爸爸登陸!

到時候賠款割地,說不準還能撈一票更大的。

基於大楚帝國海軍爸爸的強大威懾力,目前來說,很少有歐洲殖民地的官方有膽子對楚國人的種植園光明正大的動手的。

至於種植園主之間的私人鬥爭……這種事情在所難免,誰輸誰贏看實力和運氣,隻是絕大部分情況下楚國的種植園老板都是贏家。

這種情況在非洲,南美洲比較常見,在其他地方沒有歐洲殖民者種植園的倒是比較罕見一些。

並不是說大楚帝國在其他地方沒有種植園,實際上也有,而且非常多,隻是沒有歐洲人的競爭而已。

比如印度,大楚帝國就在北方莫臥兒帝國那邊開設了大量的種植園,依舊是采用自由雇工製。

突出的就是一個自由!

至於禁錮人生自由的奴隸製度,楚國人甚至都瞧不上這玩意的經濟效率,嫌棄這玩意成本高。

畢竟印度這破地方,人到處倒是,我犯得著專門抓一群奴隸來乾活嗎?

因為奴隸是需要成本的,需要采購成本,還需要維護成本,還需要監工成本……

而雇工……他們不需要你去采購,也不需要監工,生病不需要你去治療,不用考慮長期使用……

這種人口密集的地方你隻需要給他們一點點吃的,就能夠讓他們任勞任怨的乾活,不僅僅青壯年給你乾活,婦女,兒童都給你齊上陣乾活,成本很低的。

因此大楚帝國在印度那邊的種植園,是非常文明且道德的,講究的都是一個來去自由,反正活和工錢都擺在哪裡,你願意乾就乾,不願意乾隨時走人。

楚國老爺們文明人,講究的是你情我願!

就這,無數當地土著打破頭搶著去……去楚國種植園或礦區乾活雖然累而且吃不飽,遲早也是活生生累死的命。

但是總比現在就餓死強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