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三十七年十二月,時值寒冬的鬆江城,縱然有著遍布城市每一個角落裡的諸多蜂窩煤爐子以及大量工廠裡的蒸汽機所散發出來的龐大熱量,但是冬天的這座城市依舊寒冷無比。
時值小冰河時期的承順三十七年,冬天裡可比後世二十一世紀裡的冬天冷多了,甚至比三十多年前的明末時期還要更冷一些。
今年的長江甚至都出現了結冰的現象,十二月份裡連續兩場的寒潮南下,不僅僅讓北方諸省大幅度降溫降雪,就連鬆江城這個往日裡比較暖和的沿海城市也是下起了雪。
彆說江南這片了,就算是更南邊的廣東地區,在過去三十幾年裡幾乎每一年都會下雪,哪怕是廣州也經常下雪。
這種情況後世人估計都想象不到……
當然了,這個小冰河時期的冷,隻局限於冬天……可不是說常年都那麼冷,實際上夏天的時候該熱的時候也非常熱。
簡單來說,小冰河時期的氣候並不是單純的冷,更多的還是極端氣候比較多,冬天太冷,夏天太熱,同時長時間乾旱和暴雨等極端氣候也非常多。
不過這些所謂的極端氣候,也隻是放在宏觀條件下去看才能察覺到,實際上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往往察覺不到的。
至少承順三十七年的楚國人,其實是沒有小冰河時期這個概念的,大部分人也感受不到。
因為他們的絕大部分人的認知裡,從出生到現在,天氣基本都這樣……而作為一個在北方出生,目前已經定居鬆江城的孫旭更是不覺得下雪的鬆江城有多稀奇……
更何況隻是下了點小雪而已,這點小雪剛落到地麵沒多久就已經化掉了。
相對於他老家冬天時候下的鵝毛大雪,不值一提。
更何況,他是住在鬆江西城區北郊的獨棟住宅裡,壁爐早已經燒起了產自廣東廣寧煤田的無煙煤,屋內的室溫維持在人體可以接受的程度。
早上起床簡單梳洗換衣後,孫旭下了一樓坐在餐桌上,餐桌上已經放好了兩份已經提前熨燙好的報紙。
一份是鬆江府當地的鬆江商報,另外一份則是朝報。
鬆江商報這種地方的報紙是在三四年前才陸續放開限製的,早先的時候整個帝國裡隻有一份報紙,那就是大楚朝報。
並且嚴禁私人辦報,也禁止地方官府自行辦報紙。
朝報由大楚帝國禮教部朝報司統一管理,設立全國版,省版,並向各省地派遣朝報官員設立各省朝報處,但是該朝報處並不屬於省巡撫衙門裡的禮教廳管轄。
而是依舊隸屬於朝報司,也就是禮教部直轄。
派出到地方上的朝報官員,也不是地方官員,而是依舊屬於禮教部編製體係內,屬於京官序列。
派遣到地方上的朝報官員們在當地采訪編寫文章內容,並交付上級進行審查。
其中朝報司直接敲定全國版內容,並把敲定的全國版內容通過公文傳遞渠道快速傳遞到各省,然後再加上各省朝報處審核敲定的省版內容,最後彙集到一起,分發給各府進行印刷最後進行發行。
同時各省每一期省版的內容,省朝報處雖然自行審核過後,但是依舊需要送往京畿朝報司進行備桉核查,如果出現了不該有的內容,那麼該省負責朝報處的官員就會受到相應的懲處。
整個朝報的采編以及發行工作,可謂是相當的複雜。
但是報紙這東西非常敏感,羅誌學對這玩意更是一直都抱著警惕的利用心理。
既想要用朝報進行朝廷政策的宣傳,讓普通民眾可以通過便捷的渠道知道朝廷的重大政策,打破橫在朝廷官方以及普通民眾之間的信息壁壘,把地方輿論權從當地士紳讀書人的手中收到官方手中。
同時因為報紙直接麵向廣大民眾,發布的消息會迅速的,大範圍的流傳,因此輿論影響力非常大。
如此的強力輿論工具,自然是要進行牢牢的掌握,同時也要防範官方朝報機構裡出現一些非主流人士,利用這個渠道發布一些非主流內容。
因此羅誌學敲定的朝報體係,是既用又防,一方麵是大規模發行,但是另外一方麵又建立了非常嚴格的審查體係。
其中的全國版內容,更是不惜耗費更多的成本,犧牲報紙的時效性,利用地方采編,朝報司審查,公文分發,地方印刷這一整套流程來確保內容的正確性。
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同時民眾對新聞的時效性要求……尤其是對地方新聞的時效性要求,也在促使著大楚帝國在朝報上進行了持續的變革。
承順二十五年,應廣大民眾,甚至是大量地方官員的請求,經過大楚帝國禦前參務會議反複討論後,正式設立朝報省版內容,由朝報司派遣官員駐紮各省,設立各省朝報處,負責各省朝報省版內容的采編、審核,隨同抵達的全國本朝報一起印刷、發行。
而等到承順三十年後,因為社會的持續進步,人們對資訊的需求不再局限於了解官方動態,知識科普,文學作品等內容了,還希望了解更多的商業內容甚至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新聞,以滿足商業需求乃至獵奇性。
因此承順三十四年開始,經過禦前參務會議討論,最終敲定了謹慎試辦時效性更高,傾向於商業資訊的地方性報紙,並挑選了若乾城市作為試點城市。
第一批試點城市,隻有五家,分彆是金陵、鬆江、廣州、天津、漢天五家。
因為這五個城市,也是商業最為活躍,對時效性商業資訊需求最為強烈的城市。
同時也因為這些帝國官方在這些大城市的掌控力度,尤其是禮教部在這些地方的教化工作力度是非常強悍的。
畢竟這些城市是如此的重要,帝國官方想要不重視都不行……而高度重視下的試點工作,就能夠確保有更多的力量來進行地方報紙的監管。
鬆江商報就是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在承順三十五年正式成立並發行。
鬆江商報雖然是地方報紙,但實際上並不是由鬆江府,也不是由江南省的禮教機構管轄,而是和之前的省版朝報一樣,依舊歸屬禮教部朝報司直轄。
禮教部朝報司直接派了一名從四品的資深朝報官員前往鬆江城,擔任鬆江商報的督辦,同時還兼任了江南朝報處的副處長。
順帶一提,朝報司相關官員的品級都蠻高的,朝報司的司長通常都是禮教部右侍郎兼任……換句話說朝報司的司長實際上是個從二品的職務,並不是常規司級機構的正三品
從二品那可是妥妥的帝國頂級高官序列,已經有資格參與相應事務的參務會議了,比較商討教化問題的時候,禮教部右侍郎作為具體負責官員,自然是需要參加相關的參務會議的。
要不然連具體負責人都不在,討論個啥啊……
禮教部的兩大任務或者說職權,一個就是科舉,一個就是教化了。
前者為國選材,後者負責教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