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報司就是禮教部裡負責教化工作裡的重要一環,通常是由分管教化工作的右侍郎兼任司長一職。
朝報司副司長是中規中矩的從三品,但是往往是資深從三品官員才有資格擔任,同時朝報司司長調職的話,一般都是升級調任,而不是平調……這是禮教以及一些相關機構裡諸多從三品官員繼續往上爬的上佳跳板。
副司長下屬的直屬各處處長是正四品,這個倒是沒啥稀奇的。
而派駐到地方上的省朝報處的處長也是正四品,品級和巡撫衙門裡的各廳廳長、各知府品級看似相當。
但是朝報處官員都是屬於京官外派,因此在政治地位上比地方官其實要高一些……這也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那就是各省裡的禮教廳廳長,如果不是從三品參議兼任的話,那麼這個省禮教廳的廳長,實際品級上,乃至政治地位上還不如一個省朝報處的處長。
實際上也是,大部分省朝報處的處長結束任期後,要麼平調回京繼續當正四品的京官,要麼升一級外調地方,普遍是擔任從三品的各省參議……當然了,中途倒黴犯事或年紀到了退居二線養老退休的不算,隻說正常調任升遷。
而各省禮教廳的廳長正四品,想要直接升到從三品參議很難的,升職的情況下,往往都會調回京畿禮教部或其他機構擔任正四品的職務,再熬幾年繼續外放,那麼才能奢望從三品的省參議。
當然了……兩者之間並沒有隸屬關係,日常工作裡雖然需要密切配合,但是彼此不存在什麼管轄管轄。
各省朝報處的處長們,完全可以不鳥地方衙門的……連當地巡撫的麵子都不用給,這就是禮教部直轄的原因所在,就是要避免派駐到地方的朝報官員們,受到地方官員的影響。
帝國要的是一個統一的,由帝國京畿參務院,帝國皇帝所掌控的輿論聲音……不需要地方上的巡撫掌控的輿論聲音。
對於輿論渠道,帝國高層,各參務大臣們也好,帝國皇帝也好一向來都是非常重視的。
如此才導致了派駐到地方上的朝報官員,依舊屬於禮教部編製,屬於京官序列的情況。
而大楚帝國裡存在類似情況的,隻有更加獨特的稅務部。
大楚帝國裡的稅務機構一向來都是獨樹一幟的,基本不和地方官府也不和京畿其他機構打交道,全國範圍內所有的稅務官員,哪怕是最基層的稅務官員乃至稅務巡警,都是屬於稅務部所轄,和地方沒啥關係……
在收稅這件事上,帝國一向來都是極端重視的,羅誌學為了讓稅務部更好的收稅,不僅僅讓稅務機構設立了稅務巡警,讓稅務巡警擁有了稅法領域裡的執法權,甚至還讓稅務部設立了專門的武裝稅警這種專業的稅務軍隊。
大楚帝國的武裝稅警,那是真的能上戰場打仗的,比後世美國的國稅局裡的所謂武裝要強得多了……
早些年統一戰爭時期裡,武裝稅警是給統一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基本上正規軍前腳剛打下來一個地方,武裝稅警後腳就跟進了,然後配合著軍方進行肅清作戰,當然了,人家武裝稅警配合軍方進行肅清作戰,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收稅……隻是當時不少士紳權貴們在明朝治下生活久了,形成了一種錯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是不用交稅的,因此需要稅務機構帶著槍炮刀劍長矛上門收稅。
這也是武裝稅警形成並逐步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
抗稅的地主豪強士紳太多,陸軍又太忙,兵力也少,而地方的巡警又不頂用……最終是逼得稅務機構自己組織武裝稅警收稅了。
統一戰爭後,武裝稅警的規模急速下降,一度銷聲滅跡沒啥存在感……那個時候武裝稅警進行了大規模縮編,一度朝著望著類似武裝巡警的小規模特種治安作戰的模式發展……幾乎失去了大規模野戰能力。
但是很快帝國在海外地區的大規模擴張,又讓武裝稅警迎來了新的春天。
帝國的稅務機關發現海外直屬領地以及殖民地偷稅漏稅的情況極其嚴重,同時不少殖民地以及周邊地區的土著們根本就沒有交稅的概念或者意願,總想著偷稅漏稅,各種走私逃稅層出不窮。
於是乎武裝稅警再一次登上了曆史舞台,稅務官員們發現小規模治安戰模式的武裝稅警在海外不夠用,於是乎開始大規模的擴招,組建了大量數百人規模的類似小規模混成營的武裝稅警大隊。
如今大楚帝國裡在海外地區不包括已經本土化沒幾個土著的南洋,一共部署了三十四個武裝稅警大隊,廣泛分布在美洲、印度、非洲的海外直轄領地以及殖民地。
總兵力達到一萬八千多人。
這說的僅僅是執行戰鬥任務的武裝稅警,裝備一係列最新式後裝線膛武器,每一個武裝稅警大隊裡都擁有一個炮兵中隊,也擁有騎兵中隊,拉上去能玩大規模野戰甚至攻堅戰的武裝稅警!
並不包括進行常規執法的稅警……
武裝稅警,發展到現在,實際上指揮權都已經不在稅務機構手中,而是屬於稅務機構和軍方雙重管轄,武裝稅警的幾乎所有人員,都是清一色的陸軍或海軍或近衛軍裡的退役的軍人,武裝稅警的大規模調動,同樣是需要軍方批準的……
這玩意,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大楚帝國裡的第四大武裝力量,各項軍事采購的時候,往往是和陸軍、海軍、近衛軍並列的……當然了,經費還是稅務部自己出。
軍方那群人,其實就是打著武裝稅警的名頭,讓稅務部當冤大頭幫他們養一萬多人經驗豐富,擁有多年作戰經驗的精銳軍人。
稅務部那邊雖然出錢了,但是也能用更加方便的借用軍方的力量來彈壓海外的各種抗稅分子……利用強悍,乃至殘暴的武裝稅警讓所有人都知道:不交稅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稅務機構乃至稅務執法人員的很多負麵名聲,某種程度上其實都是稅務機關縱容甚至放出去的……為的就是讓人們都知道,交稅這件事是非常嚴肅的,為了收稅我們稅務機關連軍隊都弄出來了……
你偷稅漏稅之前你可要想清楚,是否做好了付出家破人亡的代價?
根據稅務部過去三十幾年來的經驗,收稅這種事,可不能指望納稅人的自覺……得靠槍炮!
就跟後世的所有美國人都知道,寧願得罪bi,cia,也不能得罪irs……前者其實也沒啥可怕的,畢竟和普通人其實沒啥關係……
但是,你逃稅的話,人家irs可是會開著裝甲車,端著機槍直接衝進你家……
而對於當代的大楚帝國稅務機構而言,也需要這麼一種名聲……很多時候武裝稅警在海外地區,針對一些走私逃稅的土著商人甚至政權進行武裝打擊,強行收稅乃至罰款的時候,除了收稅之外,也是為了能夠在國內進行相應的宣傳:收稅這種事,我們是認真的,彆想著偷稅漏稅!
這宣傳多了,楚國人自然也就覺得稅務機構不能招惹,在交稅的時候就會老老實實的,至少不會明目張膽的偷稅漏稅,尤其是那些納稅大戶,也就是那些企業或者上流社會的富商權貴們。
頂多就是利用規則漏洞玩一玩避稅,但是沒一個敢光明正大偷稅漏稅的!
如此,大楚帝國的財政才如此的健康。
光是中央財政收入一年都十幾個億,這要是不健康才見鬼……
稅務部在大楚帝國裡是特殊的……而朝報機構在大楚帝國裡也是屬於比較特殊的序列,儘管看似權力和名聲之類的無法和稅務機構相提並論,但是因為輿論渠道的重要性,所以朝報機構也是效彷了稅務機關,采取了京畿直轄的模式,和地方官府徹底剝離開來。
而這一次辦地方時效性報紙,朝報司……不,應該說是禮教部更是高度重視。
籌辦鬆江商報的時候,禮教部直接調了一個從四品的副處長過來當鬆江商報的督辦,順帶兼任江南省朝報處的副處長,由此可見朝報司對地方時效性報紙的重視……或者說警惕!
朝報司要確保第一批地方時效性報紙的內容和步調要在可控範圍之內,為後來更多地方時效性報紙的推行打下一個樣板:地方時效性報紙就該這麼辦,不能給本官瞎搞,要不然壞了禮教大業,本官分分鐘讓你丟官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