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自然就是老一套,但是更加殘酷的清洗作戰……
駐防意大利半島地區的印度第二十三師大部分主力都進駐了這個宗教意義極為濃厚的小國家,並展開針對性的報複和清洗。
教皇都被抓起來然後來了個淩遲……這也引發後續大楚帝國民政部下發新的宗教文件,要求各藩屬國嚴查極端信仰的非法宗教組織,除了法定佛教以及道教外,其他宗教一律嚴禁。
而教皇國乃至歐洲當地宗教會對抗楚國人……其實理由也很簡單,可不是因為什麼信仰問題,而是因為楚國人扶持下的各藩屬國,可不搞什麼十一稅那一套……這些藩屬國利益,由楚國人自己來掠奪就行了,可不會讓給那些宗教!
而之前,楚國人對這些也沒有太大的興趣,隻要自己的利益能夠保證了,其他的什麼宗教其實不太管的,但是這一次的圍攻羅馬租界行為,卻是讓帝國高層裡不少人非常憤怒。
然後就直接出台了一個宗教禁令……要求各藩屬國捕殺非法神職人員,摧毀所謂的教堂……帝國範圍內,包括藩屬國領地裡都不允許存在比天子更神聖的人或神!
簡直活膩歪了!
這也直接導致了歐洲地區的大規模動蕩……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短時間內,軍方更加關注的是換裝了十八型步槍的外籍軍團的戰鬥機,而這一次羅馬城的戰鬥讓軍方看到了外籍軍團的戰鬥力,也加強了帝國組建更多外籍軍團,用來代替正規軍執行低烈度作戰任務的決心。
沒有多久,承順四十六年九月份,軍務院就遞交了要把現有的外籍軍團,從現有的五十多萬的人規模,擴充到一百萬人規模的報告。
擴充的這些外籍軍團,將會承擔更多的藩屬國駐防任務以及在非洲地區的野外作戰任務,進而減少正規軍的海外部署數量,壓縮正規軍高昂的軍費,減少正規軍的傷亡。
這個報告很快獲得了羅誌學的批準!
在羅誌學看來,外籍軍團到目前為止,算是比較成功的海外領地軍事部署方案……成本低廉,不用擔心傷亡,用土著對付土著就挺好的。
而且因為外籍軍團的裝備水平,是要弱於正規軍兩代之多……所以哪怕是外籍軍團出現什麼叛亂也不用擔心鎮壓不下去。
同時外籍軍團使用的十八型步槍,這玩意也是嚴重依賴楚國自身的工業體係……哪怕有外籍軍團叛亂了,控製了某一片地區,它也不可能自行製造子彈進行補充。
隻要在後勤供應上,尤其是子彈和炮彈供應上進行嚴格控製,那麼基本不用擔心外籍軍團的叛亂。
這種情況下,適當的建設更多的外籍軍團在海外執行作戰任務,這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為了讓外籍軍團更加可控,羅誌學也指示了軍務院方麵,外籍軍團的武器裝備,必須要落後正規軍兩代以上!
短時間內不考慮讓外籍軍團裝備連發步槍……外籍軍團的作戰對象是土著,使用單發步槍就很充分了,用不著太好的武器裝備。
火炮方麵也是如此,有個早期的野戰炮以及山炮還有步兵炮就夠了,更先進的野戰火炮以及大口徑火炮就不要裝備了。
同時還要限製技術兵器的數量,不能搞太多……這也是為了降低成本。
這些變化,也能夠讓陸軍方麵節省更多的軍費,然後用於技術兵種的建設,比如炮兵以及騎兵還有工兵等等。
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楚國人的傷亡……各種低烈度治安作戰的時候,零星的傷亡是難以避免的,興許一次性死的不多,但是架不住一年到頭持續死人啊……哪怕是二十一世紀裡的美軍,軍力上超過那些落後小國無數代,但是打治安作戰的時候依舊會有一定的傷亡。
所以陸軍在海外部署作戰的時候,承受的傷亡壓力其實不小,如今有了更多的外籍軍團可以作為廉價代替品,陸軍方麵也能鬆一口氣。
一百萬外籍軍團,將會從印度,西亞,北非,歐洲等不同的地區進行招募,然後進行訓練,並以異地服役的原則進行部署。
因此未來很多年裡,歐洲當地的土著們所看到的所謂楚軍……其實都是外籍軍團裡的印度賤民士兵。
同時在印度,西亞等地區裡所看到的楚軍,其實是外籍軍團裡的歐洲白人士兵。
同時也宣布了一部分外籍軍團的優惠政策,比如可以在行政領地裡落戶,並在服役結束後獲得一定的土地,資深士官和軍官退役後可以安排在行政領地裡的公務工作。
當然,這些優惠政策隻局限於行政領地,不包括直轄領地……
同時這些外籍士兵的服役年限都很長……楚軍的正規軍裡,普通士兵的服役年限是四年,這是考慮到士兵訓練成本以及後續大規模動員的需求,士兵服役年限不能太短,但是也不能太長。
服役時間太短,士兵培養成本高,同時戰鬥力也不太行……尤其是楚軍是全球部署,士兵服役後在本土訓練大概需要半年,然後派到海外部署的時候又得在海上漂幾個月……這光是前期準備都得差不多一年時間……所以服役時間太短的話,就很難搞。
但是服役時間太長的話,就會導致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時候,無法動員到足夠的退伍士兵,這也很致命的。
因此在諸多因素的綜合考慮下,楚軍施行的是四年服役時間。
但是外籍軍團裡的士兵服役年限要更長……最短也有十年,因為應募服役後首次簽署的服役合同就是十年的。
十年後,根據雙方意願可以續約五年……整個服役時間是十五年,這個特指普通士兵,不包括外籍士官以及軍官。
而楚軍招募外籍士兵的時候,一般都是招募十七八歲到二十歲之間的年輕士兵,他們如果正常服役的話,要到三十多歲才退役。
這一方麵是保證這些外籍士兵的戰鬥力,另外一方麵也是給這些外籍士兵一定的保障!
在土著低收入群體裡,給楚國人當兵的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光是能吃飽飯這一點就足夠他們賣命了。
伱說把他們招募過來三四年後讓他們退役了,人家土著士兵自己都不樂意……
因此,楚國人的外籍軍團,實際上是一支純職業軍隊,裡麵的士兵動不動就是服役好幾年的甚至十年以上的老兵。
這樣的職業軍隊,就算不拿著更先進的武器,隻拿著燧發槍,也能吊打歐洲各藩屬國的普通常備軍。
就和之前一樣!
之前的外籍軍團用的也是前裝滑膛武器,火帽擊發槍以及滑膛炮,但一樣吊打歐洲土著軍隊。
現在換裝了更新式的武器,那麼戰鬥力優勢還更大一些,並足以取代部分正規軍的部署作戰任務。
如此大背景下,承順四十六年秋開始,大楚帝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外籍軍團組建工作,預計在明年前完成所有士兵的招募工作,同時在明年完成所有新編外籍軍團的組建工作,把外籍軍團的規模擴充到一百萬人以上。
按照這規模,以及帝國高層對外籍軍團的未來安排,興許多年以後帝國裡的官員在麵臨什麼巨大危機的時候,都可以來一句:土著死光之前,帝國決不投降!
擴充外籍軍團的同時,楚軍同時著手對正規軍進行縮編……
正規軍裡的陸軍,近衛軍,海軍這三軍加起來,總數三百多萬人呢……其中大半都是派遣到了海外以及新征服地區如東歐等地。
但是這些花費昂貴的正規軍到了海外,玩的也隻是低烈度的治安作戰……太過浪費了。
每年花這麼多軍費,養著龐大的軍隊打治安作戰,時不時還遭受一些死傷……哪怕是軍方自己看了都糟心。
如今有了外籍軍團頂上去,那麼正規軍也可以乾自己的正事了:對內彈壓,對外則是充當戰略威懾力量。
對內彈壓不必說。
且說對外充當戰略威懾力量,既然充當的是威懾力量,那麼肯定是要戰鬥力好一些,技術兵器眾多……但是又不用頻繁參與治安作戰,所以日常軍費開支也會比較小,並且不用頻繁的承受零星傷亡,壓力比較小。
根據軍務院這些規劃,歐洲地區率先開始執行,進一步增加外籍軍團的部署數量,壓縮正規軍的部署數量。
並且正規軍的部署進一步集中,而不是和之前那樣,這裡一個營,哪裡一個營,彼此間隔太遠了,有什麼事情的時候難以迅速集結並形成拳頭打出去。
這種浪潮下,駐防英倫地區的楚軍也進行了調動。
而這種調動還引起了英倫地區五個土著王國的極大恐慌……畢竟之前楚軍都好好的,現在突然開始大規模調動,他們心裡怕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