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的順利開通,這對於大楚帝國而言是一件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事情。
通過這條運河,不但能夠更方便的溝通亞洲和歐洲之間的海上聯係,同樣也能夠縮短東亞本土前往北美洲東海岸的距離。
目前的美洲地區,已經成為了楚國人的第二個重要家園,每年都有數百萬級的民眾通過各種渠道移民前往美洲地區,這讓美洲地區的人口也在迅速增加當中。
從整個美洲地區的人口,已經從四十年代的三千多萬人口迅速增加到了接近五千萬人……這些人口增量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新移民。
畢竟大楚帝國裡的七億多人口,幾乎絕大部分,準確的說是七億人以上都集中生活居住在小小的一片東亞地區裡,其他地方的人口其實都挺少的,加起來也就幾千萬而已。
小小的東亞本土地區彙集了如此龐大的人口,雖然說這裡有著發達的工商業體係,機會眾多,但是相對於的壓力也挺大的……人口分流之下總會有混得不如意的人,而且混得不如意的人還不少。
畢竟成功者是極少數……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或者掙紮後依舊失敗的。
而這些混的不如意又或者因為其他因素在東亞這片地方混不下去的人,這個時候也就有了一個退路,或者說人生中的另外一個機會,那就是移民。
在東亞這片看似繁華但是競爭激烈的地方混不下去,那就去海外混……去南洋,去澳洲,去南北美洲,去印度,去半島或北非,去歐洲,甚至去非洲。
總之世界那麼大……全都是楚國人的地方,你愛去哪去哪……
隻要你離開了東亞本土這片地方,到了海外任何一個地方其他的不敢說,但是生存壓力瞬間就能變小,而且隻要你願意,分分鐘就能變成一個小地主……楚國移民去絕大部分海外地方,包括中亞,美洲這些核心直轄領地,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能獲得純免費的土地,而且基本都是幾百畝起步,隻要你樂意也能耕種,額外再用等額農業稅的租金價格,再租給你幾千畝甚至上萬畝土地也不是不可以的。
總之,隻要你舍得離開東亞這個繁華世界,能忍受海外地區落後的教育,醫療等情況,那麼海外地區就是一片藍海!
甚至你要是膽子大一些,或者說願意忍受更落後的社會基礎情況,願意接受那些土著的話,還可以跑去一些行政領地,隻要你去了……分分鐘就是人上人!
不是心理上的人上人,而是實打實的人上人。
簡單例子,一個在東亞本土混不下去,都淪落到乞丐為生的楚國男人,然後他用免息無抵押貸款的方式獲得移民貸款,然後購買船票前往歐洲的倫敦租界……隻要到了租界正式落戶,租界當局立馬就給你償還船票貸款,再送你一套官府建設的移民專用房產,土地的話租界裡的農業土地不多,但是可以給你安排體麵的工作,隻要你學曆稍微過得去,有點一技之長的話,直接就給你來個體麵的工作……如果學曆不行,也沒有一技之長也能安排普通工作。
不願意接受普通工作的話,你還可以乾其他的,比如說你可以外頭的東倫敦的漢語培訓機構,乃至自己當老板當漢語老師……靠著你熟練的漢語教授土著們學習漢語口語,依舊能賺不少!
這種模式,不敢說讓你大富大貴,但是絕對能夠讓你一躍成為租界地區裡的中高收入群體,可以請上三五個年輕貌美的土著侍女,同時給你暖床的那種!
畢竟日子過得好不好……這玩意要看跟誰比。
在東亞本土,跟你比的都是楚國人,而且都是比你牛逼的楚國人。
但是在倫敦租界,你隻要擺好心態去跟那些土著相比,並且也這麼乾,那麼你的日子會過的很瀟灑。
當然,說的興許誇張了點,多少帶點藝術成分……但是不管怎麼說,移民海外都是大楚帝國底層老百姓的一條切實可行的退路。
而這條退路,也是大楚帝國多年積極對外擴張的主要目的:把一群混得不如意,又不甘心想要折騰的人扔到海外去繼續折騰……
此外還有其他各種原因移民的,而各種因素加起來,也導致了每年移民海外的人是非常龐大的,尤其是移民北美的人更多。
而隨著北美三省地區的人口越來越多,也逐漸培育出來了宋氏服飾公司這樣首屈一指的大型紡織企業,北美汽車公司這樣奔著第五大汽車公司去的大型企業……此外還有一大堆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企業。
北美的伯塔城,因為豐富的農業、礦產自然資源,再加上五大湖的便捷船運以及鐵路交通,已經讓這個地方成為了美洲,乃至除了東亞本土地區外的第一大工業城市。
自詡第五大汽車公司的北美汽車公司的生產基地就坐落在這裡……北美汽車公司因為背景比較複雜,牽扯比較多,所以也比較分散……他們的研發中心是在鬆江……因為不設立在東亞本土的話,他們也不可能招募到足夠多的工程師進行研發……這些工程師們可不會為了那點錢就跟著你宋二牛跑到美洲那鄉下地方去……你北美汽車公司敢把研發中心搬遷到北美去,其他四家汽車公司就敢在你研發中心的樓下直接擺上招聘啟示!
北美汽車公司的研發中心在東亞本土的鬆江,而公司總部則是設立在北美省的省城以及美洲金融以及工業中心的金山城,第一生產基地則是設立在東美省的工業重地伯塔城,而第二生產基地則是設立在西美省省城的密河城。
而正在規劃當中的第三生產基地,則是準備建在南美的裡約城……為啥?南美巡撫官府也在經過一係列談判後,加入扶持北美汽車公司的序列,並承諾未來南美省地區的所有公務用車都將會采購北美汽車公司的產品,同時提供在裡約城建設第三生產基地的免息貸款……
北美汽車公司需要付出的很簡單,那就是在當地裡約建設一座汽車工廠,即第三生產基地,為當地帶去就業和稅收。
而南美巡撫官方,也是寄望趁著這一次機會發展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哪怕隻是一些組裝配套產業……偌大一個南美省,總不能一直靠著種田和賣硝石過日子吧,雖然這小日子過的也挺好的,錢是真不少……但是總感覺缺了點啥。
尤其是一些從東亞本土調過來任職的高級官員,看著南美那原始生態的地方總感覺不對勁,渾身不舒服……甚至連這地方的空氣聞著都不習慣。
為什麼不習慣?
因為這地方的空氣太清甜,空氣裡沒有那股令人沉醉的煤焦味!
這代表著什麼?
落後!
在後世,興許這是嚴重的環境汙染,但是在當代的大楚帝國帝國,空氣裡煤焦味意味著工業,意味著就業,意味著稅收,意味著未來,更意味著政績!
所以,楚國的地方官員們都不喜歡清甜的空氣……一部分誌向遠大,擁有強烈抱負的官員甚至以自己治下的城市空氣裡沒有煤焦味而深感恥辱……不是調侃,人家是真心這麼認為的。
嗯,金陵城例外!
北美汽車公司依托南北美洲市場的快速擴張,其旗下的皮卡車型每年產銷量已經達到好幾萬輛,這些都離不開美洲地區的人口快速增長,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增長。
而隨著美洲地區的人口持續增加,經濟規模也持續增長,也逐漸在南洋以及中亞之後,成為了帝國除了東亞本土外最重要的區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楚國人的第二家園。
如此一來,東亞本土和美洲地區之間的溝通聯係就變成非常重要了。
比如大楚帝國的有限電報網絡,在技術都還不算成熟的時候,就通過巨大的代價走白令海峽的方式,強行把電報線鋪設到了美洲,做到了美洲和東亞本土之間的無線電報通訊。
在無線電報技術獲得突破,研發出來了超遠距離的無線電報係統之後,第一時間進行部署的地區也是美洲地區。
而在更重要的海運上,以往從東亞本土前往美洲地區,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乘坐船隻跨越太平洋,直接抵達金山城等西海岸城市,如果要前往北美東部海岸的話,則是從金山城裡乘坐北美東西大鐵路一路前往中部以及東部地區……這一條路線,也是過去多年裡最重要的移民遷移路線。
而大宗貨物運輸的話,則是走海運為主……從東亞本土出發,然後穿越馬六甲海峽,橫跨印度洋後,繞道南非好望角,再進入大西洋,最後抵達美洲東海岸地區,比如紐約。
而這一條路線的總航程也是非常的漫長……一路上彎彎繞繞,再加上沿途的煤炭補給等,總裡程達到了三萬公裡左右。
這也是當年在風帆時代裡,楚國人很難直接通過海運直接前往美洲東海岸的緣故……太遠了。
也就是蒸汽機輪船大規模出現,並出現了上萬噸甚至兩萬噸的大型客輪或貨輪之後,這一條航線才逐步成熟。
不過即便如此也非常漫長!
但是,如果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前往北美東海岸的船隻就能夠從印度洋直接進入地中海,然後再進入大西洋直奔北美洲東海岸的紐約……整個航程會縮短到兩萬三四千公裡左右。
這對比繞道好望角,直接縮短了五六千公裡的航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