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考部隊(1 / 2)

七十年代的百姓以勞動為榮, 一年到頭忙個不停,全民為國家貢獻勞動力。

而在一年之中,春節是人們難得可以喘口氣的時間, 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不管平時家裡過得多緊巴,到了這個時候, 都會拿出家裡的存貨, 儘可能地讓這幾天過得高高興興。

許多人一年到頭沾不到多少肉味,但過年是必定能解一下饞的, 因此最近市場裡的肉店裡、魚攤前總是擠滿了人。

大家都往前遞著肉票魚票, 臉上都一片喜慶,大聲而底氣十足地朝銷售員喊——

“同誌, 來三斤豬肉!”

“同誌,咱要肥的那塊兒!”

……

買賣聲此起彼伏,肉類供應有限,平時買的人不多,但這會兒得靠“搶”, 每個人都是被家裡派出來買買買的主戰力, 像沙丁魚一樣往前擠, 隻求買到最肥的豬肉。

即使平時吃慣青菜豆腐,大家這時也像個腰包鼓鼓的有錢人,手裡拽著家底的票票大氣出手。

李家人少,往年買菜的任務都是李衛國夫婦和李寶珠三人行動, 今年李寶珠是不在了,少了一個主戰力。李衛國和陳紅娟前一晚就商量要怎麼打配合, 李衛國甚至還拿出筆和紙,規劃該走什麼路線,才能高效地買到最新鮮最優質的肉和菜。

這名前精英偵察兵, 竟然把戰術用在買菜上了,李瀟瀟昨晚一邊坐著仰臥起坐,一邊說其實她也可以幫忙買的。

李衛國大手一揮拒絕了,讓她好好鍛煉,鍛煉完回家等著吃就可以了。

他的腿經過幾次康複手術之後,雖然無法回複到傷前的狀態,但他從前當兵時也自有一套平衡技巧,自己也摸索出一些門路,拄著拐杖或扶著其他東西時,走得也並不慢。

他還拍了拍胸口朝李瀟瀟說:你爸我還沒老,買個菜小意思!

李瀟瀟好說歹說半天,最後還是陳紅娟幫忙勸了一下,李衛國才勉強同意讓她加入買買買行動。

她這會兒剛從郵局出來,就直接往市場飛奔,在入口處等著李衛國和陳紅娟。

過年講究有魚有肉,這年代很多人喜歡買肥肉,因為性價比最高:榨了油之後剩下的豬油渣加點花椒、八角煮一下,又是一道美味下飯菜。

李瀟瀟之前給陳紅娟整理了好些菜譜,原料都是這個年代不值錢的豬下水,在這之後李家就都沒花“冤枉錢”了,還能吃上大口葷菜,把票都攢了下來。

市場一大早就非常熱鬨,李瀟瀟沒等多久,就看到了陳紅娟騎著自行車,載著李衛國來了。

李瀟瀟連忙跑了過去,李衛國夫妻倆都下了車,陳紅娟從衣兜裡拿出個油紙包給她:“先吃點東西,待會兒買菜可得好長時間呢,可彆餓著了。”

“好嘞!”李瀟瀟拆開油紙包,咬了一口菜包,汁水鮮嫩滾燙。她一邊吹著熱氣,一邊含糊不清地說,“咱們先去買魚唄?反正咱們也不用搶豬肉,買了魚之後我先提回家放水裡養著。”

“當然要買豬肉!”李衛國直接往肉店走得飛快,邊走邊說,“買精瘦肉,還得多買幾斤!”

一家三口在人潮中穿來穿去,李瀟瀟一臉不解地問:“買瘦肉做什麼?煲湯嗎?煲湯買豬肚嘛!”

說起豬肚,李瀟瀟也饞了,剛剛跑完步消耗了很多能量,菜包子畢竟不是肉,她隻能把它想象加工了一下,假裝自己吃的是肉包子。

她摸了摸肚子,笑嘻嘻地說:“做胡椒豬肚雞也成,熬了湯,好喝又好吃!”

豬肚也是豬下水,但整雞可不便宜,所以李瀟瀟之前並沒有跟陳紅娟說過這道菜。陳紅娟也是愛下廚的,一聽她這麼說,興致勃勃地問:“是新菜式嗎?”

“對,很簡單的。”李瀟瀟大致跟陳紅娟說了一下,陳紅娟聽完後也躍躍欲試,這種補身體又好吃的菜,是她最喜歡的。

“那行,咱們今晚就吃這個!”陳紅娟拍板決定,但還是笑著跟李瀟瀟解釋,“不過瘦肉還是要買的,買了做豬肉乾,這會兒做剛剛好,風乾一段時間,你入伍的時候剛好能帶去部隊吃。”

“對,”李衛國點點頭,一邊從衣兜裡掏出了平時攢下的肉票,一邊說,“新兵訓練時要是來不及吃飯了,就吃點肉乾,飽肚!”

李衛國從前服役的時候,做的都是一些尖子兵任務,要輕裝出行,為了避免中毒都不輕易吃外麵的東西,隨身帶的都是高熱量食物,比如壓縮餅乾、豬肉乾等。

在現代特種兵帶的肉乾一般是牛肉乾,但這年代裡漢族人民通常是吃不到牛羊肉的,隻有回族同胞能憑證買牛羊肉,所以李衛國隻能買精瘦肉自製豬肉乾。

李瀟瀟對軍區的印象,還停留在去年到部隊文工團的時候,當時飯菜都是葷素搭配,還帶湯,味道也不錯,能吃得很飽。

她有點疑惑地說:“部隊飯菜挺好的呀,不用帶吧?”

好是好,就怕根本吃不上。部隊講究集體精神,新兵連訓練有的項目一個錯全部罰,罰完就不一定能吃上飯了。李衛國並不想在這個時候給女兒心理壓力,於是隻含糊地說:“萬一訓練完餓了呢?帶著又不壞事,當個小零嘴也行。”

新兵連體能消耗大是肯定的,夜訓後說不定還真會餓。養父就是從部隊裡出來的,他肯定最清楚。

於是李瀟瀟又點點頭,說:“那我帶一點,一點就夠了,用不著把肉票都花了,你們得留一些平時用,我再帶點番薯乾,跟肉乾一起吃。”

番薯乾好吃又管飽,性價比也很高的。

“我跟你爸每個月都會發肉票,你不用擔心咱們呐,”陳紅娟歎了口氣,說,“咱們更怕你在部隊吃不好,咱們又進不去,你多帶點,我聽說部隊文工團還得到處跑去演出哩!”

去那些個山角旮旯,他們就更不放心了,帶點肉乾,起碼讓他們知道她是能填飽肚子的。

李衛國和陳紅娟都非常堅持,李瀟瀟沒法,心裡又感動又過意不去,幸好之前她在光州文工團都是吃飯堂,錢和票幾乎都沒怎麼動,於是想著入伍前把一部分錢票都留家裡。

一家三口分了任務,李衛國和陳紅娟去肉店,李瀟瀟去魚攤。

這會兒買魚的都是整魚買,銷售員會直接用稻草往魚頭一穿,就能整條魚提起來,但要是還在市場逛很久,拿回家時魚肯定是已經涼透了,所以陳紅娟出門的時候還掛了個小鐵桶在車上,李瀟瀟到手問魚攤要點水,就能先勉強把魚養一下。

魚攤前人也不少,李瀟瀟提著小桶往裡擠,旁邊有人認出了她:“嗐,這不是李瀟瀟同誌嗎?”

這話一出,原本都隻盯著魚和售貨員看的人們,一下子都看了過來,不約而同地露出了粉絲追星的表情,熱情地朝李瀟瀟打著招呼。

“還真是!李瀟瀟同誌好!”

“李瀟瀟同誌也來買魚呢!”

“都讓讓都讓讓讓,讓李瀟瀟同誌先買!”

“對對對,李瀟瀟同誌,你先你先!”

……

《半邊天後傳》固然掀起一陣新潮流,大家對裡麵的正麵角色都非常喜歡,連帶著喜歡出演的演員。這種係列劇模式打破了以往長期重複同一部劇的模式,一個星期一集新劇,一個星期內演同一集,極好地照顧到人們“追劇”的需求。

而與周更劇相匹配的,是海報也每周一換,上麵的演員名字經常變換,但編劇一欄,排在頭位的始終是李瀟瀟,於是人們知道,這個創新之舉又是出自於李瀟瀟之手。

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她再次登上舞台,可從十一月中到現在,這位神奇演員再也沒有登上過光州文工團的舞台。

大家都自覺地讓開,李瀟瀟覺得很不好意思,連忙說:“不不不,你們先,我排隊,跟在你們後麵。”

現在不擠,排隊買,其實也很快就能輪到她了,其他人見她堅持,於是又按著她說的,幾個人先快速買了,然後李瀟瀟才上前買了幾條鯽魚。

“李瀟瀟同誌,你什麼時候演出呐?咱們單位裡都在等著你呢!”

“是啊是啊,您每個角色都演得特彆好!”

人們又熱情地問她上台的安排,李瀟瀟想著征兵時要接受政審家訪,到時候街坊們很快也會知道她要進部隊,於是也不隱瞞,大大方方地說:“以後會的,不過我準備考部隊文工團了,如果考上了的話,就是看部隊的安排。”

這話一出,四周嘩然。

部隊文工團確實也要外出表演,不過表演對象大多是各地駐軍了,哪怕是對百姓表演,通常也是跟隨部隊外出野訓,要下到鄉村的,跟部隊戰士們一起幫村民們乾活,閒暇時給農民們表演。

總之,在市區裡,人們基本是沒什麼機會看到光州軍區部隊文工團的表演了,一般看的都是市文工團的表演。

不過大家也都理解,畢竟部隊文工團要求嚴格多了,進去也難,像李瀟瀟同誌這樣的人才,如果去到部隊裡,也能進一層樓,為文藝事業做更多的貢獻!

於是,大家雖然都很可惜自己沒什麼機會看到李瀟瀟同誌的表演,但她為光州文工團留下了許多經驗,他們也能繼續看到光州文工團的精彩表演,所以也為她感到十分高興,同時也感到十分佩服。

畢竟,這位小姑娘不過十六歲,小小年紀獲得了這麼高的榮譽,卻依然選擇了進部隊——那可是需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堅持下去的地方!

“李瀟瀟同誌一定能行!”

“對,說的是!”

冬天很冷,但李瀟瀟此時感到很溫暖,朝眾人一一道謝,這才在眾人熱情的道彆聲中往回走。

儘管這年代有諸多限製,但百姓也十分樸素。李瀟瀟現在已經習慣了沒有手機和WIFI的日子了,開始期待起部隊生活的新征程。

肉店裡仍舊人頭濟濟,李瀟瀟踮著腳尖往裡麵張望,根本看不到自家養父母在哪兒。陳紅娟把車停在了肉店門口,李瀟瀟先把鐵桶放下,站在一邊等他們出來。

許久之後,李衛國和陳紅娟才從裡頭擠出來,兩人手上都各挽著一個大布袋,衣服頭發都被擠亂了。

李瀟瀟一看,被嚇了一跳,震驚地說:“你們這買得也太多了!”

“不多嘞,都是些豬下水和豬骨頭,”陳紅娟扶著李衛國,頭發都來不及捋一下,臉頰都急紅了,“好瘦肉也沒多少,隻拿到兩斤。”

李衛國歎了口氣,也有點不甘心:“沒法了,年初二再來看看。”

“兩斤夠夠的了,”李瀟瀟哭笑不得地說,“真的,兩斤肉呐,很多了。”

李衛國搖了搖頭,說:“現在看著是兩斤,做成肉乾就不到一斤了,哪裡夠。”

他是艱苦年代長大的,什麼苦都吃過,但他這女兒從小就是吃好穿好的,半點苦都沒受過,恨不得進部隊裡先替她過了新兵訓練,再讓她進部隊,畢竟文藝兵平時的訓練強度,沒有新兵連強度大。

李瀟瀟雖然沒進過部隊,但程珍珍他們那些文藝兵都熬過來了,她覺得自己應該也沒問題,更何況,她這些日子都有在好好準備。

不過,養父母也是擔心她,勸他們不用擔心,也並不能減少半分他們的憂慮,還不如順著他們,這樣他們心裡也更好過一點。

於是李瀟瀟附和了幾句,又說:“沒關係,咱們過兩天再來看看,到時候肯定有。”

李衛國果然又打起了精神,陳紅娟也連連點頭:“對,肯定有,咱們到時候再早點出門。”

一家三口正準備到菜攤,一個瘦瘦高高的年輕人走了過來,熱情地跟他們打了個招呼,這才朝李瀟瀟說:“瀟瀟,你們也出來買菜啊?”

他看了一下李衛國和陳紅娟手上的袋子,感歎了一聲:“叔叔阿姨買了這麼多!”

青年瘦瘦高高,嬉皮笑臉的,卻並不讓人生煩,還莫名有幾分親和力,手上也拿了好幾個布袋,顯然也是出來買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