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廣播劇(1 / 2)

李瀟瀟等人現在所處的單位,全稱實際是滬市美術電影製片廠,將來會改名為滬市電影譯製廠。

之前十年凜冬期間,美術片全麵停滯,凜冬結束後,國內電影如雨後竹筍一樣冒出來。

各大製片廠都忙著拍電影,而美術片製作周期長,譯製片不對外公映,兩者都是需要配音的,所以乾脆拎出來,組成一個新單位。

美術片的製作周期可以長達幾年,比譯製片更稀罕。所以,就暫時來說,李瀟瀟是不能指望能從美術片裡麵開發更多的配音機會。

這也意味著,現在製片廠裡讓配音演員實戰的機會不多。

陸星輝是配音導演,也是配音二組組長。文工□□來支援的新人,被平均分配到各配音組裡學習,二組裡的新人成長情況自然也歸他管。

目前各位配音新人都有一位老配音員帶,除了常規發聲訓練之外,因為角色有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實錄機會,所以大多時候,他們都隻能拿著彆人配過的劇本私下練習。

陸星輝正在看資料,看到李瀟瀟來了,也沒有放下手中的書,隻抬頭看了她問:“什麼事?”

李瀟瀟咳了一聲:“老師,咱們總是拿舊劇本台詞練,是不是可以換個新花樣,換個風格換個挑戰。”

“您看,咱們配的都是電影,而且還是已經有樣板在前的。咱們其他人再配,多少都會受到影響。”

她做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搞不好就成了模仿了,那不就是複製彆人了嗎?沒有自己的風格。”

這姑娘平時會裝,看著純良無害,實際心眼比蜂窩碳還多。經過這麼些天相處,陸星輝對她多少都有點了解。

見她這表情說這話,他臉上沒什麼波動:“沒學會走就想學跑,那幾個新人連模仿都沒做到,還說什麼風格。”

李瀟瀟一擊不中,再接再厲:“那不是還有師兄師姐他們嗎?”

陸星輝的手指輕輕地敲著桌麵,緩慢而清晰地問:“你的意思是你師兄師姐他們沒自己風格了?”

李瀟瀟:“……”

這猝不及防的送命題!

李瀟瀟連忙說:“當然不,師兄師姐們都特彆棒!”

陸星輝“嗬”了一聲,不置評價。

《Waterle》試錄期間,除了李瀟瀟,每個人都被這嚴苛的陸導噴了一遍,當然最終成片審核的時候,孫廠長非常滿意譯製效果。

在陸導眼中,就連李瀟瀟都還差得遠,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說吧,”陸星輝看了她一眼,“以後有什麼事情直說,彆拐彎抹角。”

“好嘞,收到!”李瀟瀟馬上把背在身後的劇本拿出來,放到陸星輝跟前,“老師,你有看《淮海街探案》嗎?”

陸星輝點點頭:“嗯,看了。”

《淮海街探案》就是滬市日報上的連載小說。

小說主角是一名剛從警校畢業的年輕人,講的是這名初出茅廬的警察從菜鳥到老手的故事,裡麵采用單元式案件推進劇情,從最初刊登時就受到了讀者們的歡迎。

李瀟瀟一開始本來是想著從四大名著下手改編成廣播劇,但篇幅太長,背景龐大,背景音樂需要大氣,找人演奏再錄製將是一個大工程,所以她還在猶豫。

直到她看到報紙上的這個小說,發現這年代竟然已經有單元式的通俗故事,簡直意外之喜——這實在太適合改編了。

陸星輝拿起稿紙,隨意看了一眼,目光卻馬上凝住了,臉上飛快地閃過驚訝的神色,表情變得認真起來。

李瀟瀟站在一旁,安靜地等著。

十幾分鐘後,陸星輝翻完了最後一頁,抬起頭看著李瀟瀟問:“這是你寫的?”

李瀟瀟換了個嚴謹一點的說法:“是我根據《淮海探案》第一個案子改編的。”

陸星輝心情有點複雜,但臉上仍是不露聲色:“你可以再修一下,改成話劇劇本。”

李瀟瀟:“這個是為配音演員寫的。”

陸星輝輕輕地牽了牽嘴角:“這不影響,他們平時還是可以按這劇本練,你也可以繼續改完之後給文工團,兩碼事,不影響。”

這是一個好劇本。

電影配音角色本來就有限,現在多了支援文工團話劇人聲音效的工作,配音演員的表演機會才多了一點。

說到話劇的人聲音效,製片廠裡沒有人比李瀟瀟更熟了,而且軍區文工團和市文工團也一直在大力邀請她支援,但她從來都沒去過。

陸星輝雖然一直沒說什麼,但這些他都看在眼裡。

他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並不覺得進來了製片廠,就要表什麼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