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還帶了菊花和螃蟹回來,滿滿兩大簍子,都是鮮活的河蟹,且個頭極大,看著就十分饞人。
李老娘看著兩婁大螃蟹,卻是有些憂心忡忡的,嘴裡頭嘟囔著,“這幾日都是送螃蟹的,前兒莊姑媽那邊送了一簍子來,昨兒阿鑫那兒也讓人送了一簍,都還沒吃完呢,你又拿回兩簍子,就咱一家子吃,恐怕吃不了啊。”
“給韋嫂子她們家送去些,韋嫂子這人節儉,節下肯定是不舍得買螃蟹吃的,她家人也不少,定是喜歡吃這一口的。”蔣氏笑著提議,因著上次倭寇的事情,李家同韋氏一家越發親近,如今都在州府,有什麼事情自是會想著韋氏一家一些。
李老娘自然沒意見,點頭應道:“也好,這大螃蟹醃了醉了醬了也頂多放半個月,咱家到底吃不了。叫人給她們送一大簍去。”
解決了一簍,李老娘又道,“中午吃一回,晚上吃一回,這東西不容易死呢,叫丸子放簍子裡養一二日,明兒還能吃。剩下一簍,你醃些醬些,留些給阿彥和山青帶去書院裡吃。”蔣氏均應了。
李梅兒給李老娘提個醒兒,“晚上叫周嬤嬤用蛋清喂螃蟹,不然會瘦的。”
李老娘肉疼道,“你倒舍得,雞蛋多貴呀。”
“螃蟹也就這會兒吃,能吃幾回啊。”李梅兒可是喜歡吃螃蟹的,她一頓吃六個大螃蟹都沒問題,這還是蔣氏死活攔著不叫她吃太多的時候。
李梅兒笑,“祖母不喜歡吃螃蟹,一會兒叫林嬤嬤買塊五花肉,拆幾隻螃蟹,我給您老做個獅子頭如何?”
李老娘想了想,隨後有些嫌棄道,“你做的好嗎,做不好可腥。”
“您就放心把,我吃過百味樓做的蟹粉獅子頭,保準一點兒都不腥,好吃的了不得。”李梅兒打包票。
“做吧做吧,還蟹粉獅子頭,不就是大丸子麼。”李老娘嘟囔一句,習慣性的挑挑毛病。
李梅兒笑著糾正,“小的叫丸子,大的就叫獅子頭了。”
李老娘又吐槽一回李梅兒瞎講究,便分派著蔣氏去送螃蟹,林嬤嬤去買五花肉。
因著馬上到節下,康哥兒也不必念書,送東西的事,蔣氏便讓蔣山青和康哥兒小哥倆一並去了。
他們這送螃蟹的,亦得了些回禮,雖隻是韋氏自己做的臘肉和臘雞,但也是一份心意。街坊好友間就是這樣,常有往來才顯著親熱。
中午除了蒸螃蟹,也做了一桌子好菜。
康哥兒年紀小,沒那份拆蟹吃蟹的細致心,他隻喜歡吃蟹黃蟹膏,蟹肉沒人給他拆他便不吃。如今有這獅子頭,他覺著獅子頭更香更合他胃口,便不大動螃蟹了。
蔣山青吃東西屬於細致型,剔完的蟹殼蟹腳還能原裝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