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亞波羅看著櫥窗裡的新限定款口紅,上麵女星的豐潤嘴唇令他想起記憶深處某個遠去的身影。
美貌而不甘。
鬼使神差之下,他買了一支給自己塗。
“是他,我沒看錯,是他!”
背後一陣喧鬨,迪亞波羅捏著口紅蓋子莫名回頭,剛好看到衝他舉著相機的記者。
最近越來越多了……真是煩人。
他內心有輕微的不悅,但這也屬於自己可容忍的階段,對方隻不過是好奇而已。
迪亞波羅飛速擺脫這群人,邁著長腿小步跑過石板街道,躲上一輛順著軌道駛過的明黃色電車。
1992年歐洲彙率機製遭受危機,海量熱錢湧入歐洲,把裡拉衝擊的潰不成軍,意大利投資機構一片愁雲慘霧。
但迪亞波羅抓住了時機,他趁機並購了大量衰敗的奢侈品集團股票。
賣家是一個日落西山貴族世家的繼承人,他沒有聽從父母建議,老老實實把資本金交給理財代管,而是自信創業,寄希望於投資主題樂園。
馬爾科夫告訴迪亞波羅,這位繼承人遇到了意外事件,企業崩潰在即,馬上要進入賤賣模式,迪亞波羅完全可以大方接手,如果他不接手,背後一眾虎視眈眈的歐洲與北美資本都會來接手。
貴族繼承人產業崩潰的導火索來自一次意外,他名下的遊樂園遇到了嚴重事故,摩天輪掉下來滾走,出了人命。
於是便成為被做空機構盯上的汙點,家族企業股價遭惡意打壓暴跌。
據馬爾科夫所說,這次意外不是偶然,很大概率是某幾個無名的替身使者所為。
但因為他們神出鬼沒,且事發現場普通人類看不到替身,保險公司調查後堅持認為他買了不合格器材,不予理賠。
常人看不到替身使者的力量,因此隻能任其宰割。
而用陰謀論的思維來看……或許已經有好利之人,利用替身的看不見特性,讓他們逃脫法律製裁,潛伏在黑暗中來擾亂市場,攻擊對手。
希望給孩子們帶來樂趣,硬要迎著風險逆流而上的可憐貴族繼承人,結局隻收到了遊樂器材的資不抵債通知,並被金融危機卷走僅剩的財產。
果然隻有極個彆人可以實現理想,大多數人都會在半路折腰,連家底深厚的貴族也有概率為金錢所累。
該繼承人流著淚,表示再不出售自家股份還債,就要被趕出彆墅住破公寓。
簽約轉讓同意書時,貴族麵色蒼白,抓著迪亞波羅的手泣不成聲,幾乎給後者跪下。
迪亞波羅看他淒慘的樣貌,誇張的肢體動作,久違地回憶起自己連遭碰壁的創業初期,思前想後決定安慰。
“……你很努力,你希望脫離父母的保護,憑自己創業,為孩子們帶來快樂,這一切都不是沒有意義的……”
貴族淚眼撲簌抬頭看著收購自己家產的迪亞波羅,喉嚨擠出幾絲嗚咽,大概是突然被誇,出乎意料。
“但財富流動是恒定不變的,每一個時代的既得利益者,都會在下一個時代迎來曆史的車輪……”
迪亞波羅平靜地說著虛無縹緲的話。
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都會直接上天堂,或者直接下地獄。
“所以,這就是命運。”迪亞波羅總結。
貴族剛剛還略帶希望的臉,被這幾句蒼涼冰冷的“安慰”擊垮,整個人幾乎縮水成一塊破抹布,撲倒在地嗷嗷大哭。
意大利老板則自我感覺良好地起身,拍拍貴族的肩膀,一使勁把手抽走,攜帶合同轉頭離去。
迪亞波羅早年在北非的布局派上了用場,通過整合煙草,皮具,礦產等原材料,加上意大利自身具備的服裝生產線,連續工作多日,組建出一個全新的企業。
把原本的幾個空殼公司丟下,再一次蛻皮後,迪亞波羅擁有了自己的舒適之家,實現了躲在背後完全成為管理人的夢想。
老板變得越來越老板。
不良生產線該砍的砍,混吃等死高層該踢的踢,迪亞波羅麵對重整業務之類的狠心工作毫無壓力。
幾番辣手整治,家族奢侈品集團丟棄大半低收益業務,在惡魔手下被迫重生,許多高管邊哭邊罵,被迪亞波羅掃地出門。
該集團體量雖然縮水不少,但活力倍增,升官的管理者們感激涕零。
迪亞波羅很滿意,他認為這種新氣象,才配得上自己一路運籌帷幄,忍受馬爾科夫騷擾,以及辛苦學習各行業知識的努力。
收購這家集團後沒多久,他收到了某家品牌雜誌的采訪請求。
還是家時尚雜誌。
迪亞波羅頗為驚訝,他過去雖然拒絕過眾多媒體的采訪邀請,但時尚界的可是第一次。
他出於好奇心聯係了對方,得知那天被偷拍的照片上了某個小報,又被一名年輕的簽約設計師發現,他靈感泉湧,竭儘全力想與迪亞波羅取得聯係,背後的編輯便安排了此次邀約。
迪亞波羅同意了。
“哦是的,您令我想起教堂裡的古老管風琴,耶穌的裹屍布,倫勃朗的明暗對比……您是如此黑暗,富有沉澱感,而您的名字是如此獨特!。”
設計師見到他後無比激動。
“我原本對這次會麵不抱希望……但您有看過自己這張照片嗎?”
他把登了那張照片的雜誌給迪亞波羅看,老板發現上麵自己剛剛塗完口紅,有點錯愕地轉過頭,看著側後方的記者,幾根頭發還粘在了嘴唇上。
“如果我能獲得同意的話……能否為您拍一組照片?雖然我知道您不是專業模特,而這個要求太唐突……但我實在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
這種一頭熱血又莽撞的樣子……迪亞波羅內心起了些興趣,同意了他的要求。
他喜歡這些東西,服裝,搭配風格,時尚,幼時沒有資本去關注,但近年來自己不缺錢,時間也更多,內心某個隱藏的部分漸漸成長起來。
他甚至想過去染發,或者紋手臂,遮住在埃及逃離Dio時留下的兩手淡疤。
“遊走於金融之海的那不勒斯鹿眼。”
采訪過後,他的那組照片誕生並登載在雜誌上。
設計師在幕後訪談中讚美迪亞波羅,聊起這位喜好暴力收購的新興企業家那獨特的經曆,從福利院到底層社會,再到白手起家,這給了他很大靈感。
但最關鍵的,還是他仿佛要將敵人吃下去的豔色嘴唇與存在感鮮明的雙眼。
設計師以簡帕奇特類比迪亞波羅的容貌,稱他野性難泯,生機勃勃,充滿著對藝術的迷狂。
是的,大多數見過迪亞波羅的人都認同,他冰冷理性的舉止,包裹著邪異的皮囊。
光看臉,他就可以擔任大多數文學作品裡的反派角色。
“……他有一股熱情(passion),這給了我靈感,他從名不見經傳到身家過億的經曆,便是時尚沒有邊界,永不止步的最好證明,我們往往都在現實的約束前退步,而與他短暫交談的幾小時,我感覺到何謂人生的真諦,那就是不放棄,永不放棄,永遠不在乎命運……”
迪亞波羅看完這期訪談,沒有在意對方過度狂熱的遣詞造句,也沒有理會外人對他性格的摸索,反而決定要創立一個品牌。
品牌的名字就叫熱情(passione),一個在腦中盤旋,特彆適合自己的名字。
他挖了這位審美和話題都跟自己很合拍的意大利設計師擔當總監,對方收到邀請後,朝既給靈感又給金錢的老板馬不停蹄地奔了過來。
他敲定了品牌的經營範圍與受眾年齡,收入,砸錢聯係上各大時尚雜誌給自己打廣告,從土耳其和黎巴嫩購買紡織品原材料,並與意大利本土的時尚協會搭上了關係。
在米蘭辦過幾場時裝秀後,熱情橫空出世,將迪亞波羅的審美散發到全世界。
這個品牌成為了衝擊事業的都市女性新寵。
“簡而言之,一個女性總想以純白,無辜,柔弱,缺乏野心自我包裝的時代,必定是萎縮的,而熱情(passione)主張著大膽,狂妄,與野性難泯,它不在乎規則,是與教堂中的慈悲神像截然相反的東西,如人般掙紮,有人的痛苦,這份殘缺與鮮活,正像我們一樣。”
媒體人對該品牌如此寫下評論。
迪亞波羅那張啟蒙了設計師的街拍照片,經他同意後被修圖精製,放到了許多雜誌的更前幾頁,稱讚他是歐文之後,又一個帶來侵略性之美的時尚先鋒。
時尚圈裡的人說話更加浪漫,有人形容他猶如紅酒浸泡的玫瑰,保守派調侃他有一張過度糅合兩性特征的臉,還有一部分人懷疑他隻是編造奇特經曆充當噱頭來打響名號。
迪亞波羅渾不在意,繼續按喜好辦事。
曆經等待和耕耘,他徹底從買時尚雜誌的人,變成了發行時尚雜誌的人。
從接受時尚定義,到親自定義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