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李鄴一家正在吃晚飯,他家的菜肴以素食偏多,獨孤新月和楊玉環都是素食,吃得都很少,唯獨李鄴喜歡大魚大肉,他麵前放了一盤專門為他烤的羊肉,烤得焦嫩金黃,濃烈多汁,另外還有一盤厚實的肉餅。
孩子還小,需要乳娘細細地喂食,李鄴很喜歡看自己女兒吃飯,不挑食,一口就是一口,很專注,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還盯著桌上的菜肴。
李鄴笑道:“這個小家夥長大後肯定是個吃貨!”
“夫君,吃貨是什麼意思?”楊玉環在一旁笑問道。
“就是喜歡美食,估計和我一樣,也是喜歡吃肉的。”
這時,一名侍女走上前,低聲對獨孤新月說了兩句,獨孤新月點點頭,對李鄴道:“夫君去前麵看看吧!荊州送來緊急鴿信。”
李鄴這幾天就在考慮荊州的事情,聽說是荊州急事,他立刻放下筷子,快步向前院走去。
一名士兵上前行一禮,呈給他一卷鴿信,還沒有抄寫,還是原始狀態,因為是紫色信筒,表示十萬火急,所以來不及等明天抄寫,直接送到李鄴府上。
李鄴打開看了一遍,隨即對親兵道:“去把李長史和王司馬請來!”
李長史也就是李泌,他負責重大事務策劃,同時也是軍師,王司馬則是王昌齡,他負責軍務,比如打造兵器、招募士兵,情報也是他的管轄範圍,需要他一起來商議。
另外副長史陳煥主要負責政務,各種瑣碎的事情都是他負責,劉晏也是副長史,同時兼都轉運使,他負責財政。
不多時,李泌和王昌齡匆匆趕來,李鄴歉然道:“打擾二位休息了,有緊急之事,需要和二位商議。”
“殿下不必客氣!”
李鄴封實王後,大家稱呼也變了,都稱呼他為王,這稱呼可比節度使高多了,不光是地位高,更重要是現在的節度使太多了。
李亨登基後,在中原、江淮、河東、河北、山東封了大量節度使,遠遠超過從前的十大節度使,節度使的含金量已經被嚴重稀釋,已經不值錢了,所以李鄴改口稱呼王爺已是眾望所歸。
三人在大堂坐下,李鄴把鴿信遞給二人,兩人看罷,李泌冷笑道:“康楚元的叛亂來得真是時候!”
“軍師此話怎講?”
李泌淡淡道:“康楚元叛亂本身和我們無關,是永王李璘的事情,他如果占領荊州,李璘借口平叛,殺到荊州來,等平息了叛亂後,殿下覺得他的軍隊還會不會離開?”
王昌齡也笑道:“這就是劉備借荊州吧!”
李鄴冷冷道:“我可不是劉表,也不是孫權,李璘更不是劉備,他想借我的荊州,我會讓他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
李泌大笑道:“殿下可是想搶先殺入嶽州平叛?”
“正有此意!”
李泌沉吟一下道:“之前卑職勸過殿下,我們最需要的土地是沔州和鄂州,有了這兩州,我們的船隊才走得出漢水,我們的格局才能通江達海,所以卑職再次建議殿下,謀嶽州是虛,奪沔、鄂是實,切不可顛倒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