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江夏戰備(1 / 2)

藏國 高月 4360 字 10個月前

次日,李鄴的船隊橫渡長江,前往長江對岸的江夏縣,也就是鄂州。

鄂州是李鄴和李璘的借道協議中的成果,把鄂州讓給了山南東道,但李鄴也知道鄂州和沔州完全不是一回事,沔州是在漢水以西,地理位置上完全融入山南東道,本身也是屬於淮南道,並不是李璘的地盤,被李璘強占,現在李鄴把沔州拿回來,對李璘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但鄂州卻有著重大的戰略地位,它位於長江南岸,西接嶽州,東臨江州,正好位於洞庭湖和鄱陽湖之間,一但占領鄂州,就等於在江南西道內切入一刀,把江南西道一切為二。

李鄴也深知,李璘一定會重新奪回鄂州,他便命令雷萬春率領五千士兵進駐江夏,隻要控製住了江夏,也就控製住了鄂州。

李鄴抵達江夏,隻有雷萬春前來碼頭迎接,卻沒看見刺史韋壽春。

雷萬春解釋道:“韋刺史去其他縣裡巡視去了,還沒有回來,隻有卑職坐鎮江夏!”

李鄴點點頭,向四周探望,四周全是船隻,幾乎都是三百石左右的平底貨船,密密麻麻布滿了江麵,足有數千艘之多,如果說漢陽是長江中遊最重要的批發中心,那麼江夏就是長江中遊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來自山南東道、江南西道的民間貨船幾乎都彙聚在這裡,江夏城內有幾十家船行,專門承運貨物運輸,他們不僅有長江,而幾條重要的支流它們也同樣出沒,漢水、湘水、沅水、贛水等等。

李鄴視察江夏並不是考慮商業貿易,而是軍事防禦,李鄴想發展的是漢陽,用漢陽的繁榮來養自己的軍隊,但仗劍經商才是王道,劍在哪裡?李鄴的目光投到江夏上。

把江夏打造成軍港,從側麵保護漢陽,任何想進攻漢陽的勢力,都會遭到江夏的攻擊。

但要把江夏打造成軍港,首先就要在江夏站穩腳跟,李璘想把鄂州和江夏再奪回去,李鄴卻要把它牢牢控製自己手中。

在雷萬春的陪同下,李鄴進入了江夏城,三國時代,漢陽是劉表領土中最東麵的重鎮,長公子劉琦據漢陽,漢陽也成為了劉備勢力最後的棲息地,長江對麵的夏口也原本是劉表的土地,坐鎮夏口的黃祖兵敗被殺,東吳隨即在夏口築城,就是現在的江夏縣。

千年歲月悠悠已去,江夏城依舊巍然矗立。

整個鄂州也隻有四個縣,蒲圻、永興、武昌和江夏,而江夏縣是州治所在地,也是整個鄂州的精華,人口、文化、經濟,幾乎都集中在江夏。

江夏縣城牆周長約三十裡,城牆高大堅固,護城河寬廣,易守難攻,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

李鄴望著城內密集的房宅問道:“季廣琛撤離的時候,很可能在城內事先布下了暗樁,為他殺回來奪城做準備,雷將軍一定要當心。”

“感謝殿下提醒,卑職一定會當心!”

李鄴微微笑道:“我們站在岸上看小河,水底發生的一切我們看不到,那最好辦法就是派人潛入水底,成為水底世界的一份子,我們就會看清水下的世界。”

雷萬春默默點頭,他明白了節度使的意思。

這時,李鄴指著遠處的黃鶴樓笑道:“早就想去黃鶴樓看看了,走吧!”

李鄴帶著一行人走進了城池西北角的黃鶴樓,黃鶴樓實際上是城牆防禦體係的一部分,是一座眺望塔,隻是數百年沒有戰亂,黃鶴樓便成了江夏縣的風景名勝之地。

走進一層大門,正堂內掛了鐫刻著名詩的木雕,一首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另一首是崔顥的《黃鶴樓》,這兩首詩李鄴都非常喜歡,尤其崔顥的黃鶴樓中兩句,‘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一千多年後,另一個時代的他曾經也站在這裡,默默念誦這兩句,‘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此時此景,竟然是一千多年的歲月風煙從他眼底滑過,令李鄴不勝唏噓,有些忍不住滄然而淚下。

“殿下!殿下!”雷萬春在一旁小聲提醒李鄴。

李鄴回過神,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了,他自嘲地笑了笑道:“前些日子李白出使襄陽,今天忽然看到他寫的詩掛在這裡,竟然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很感慨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