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一葉障目(2 / 2)

如果是全麵性質的防禦,這種手段就沒用了。畢竟他們不可能給航母或航天飛機牽一根網線。所以這種解決辦法隻是暫時的,最好的方式,還是解決無線通訊的問題。

畢竟這項技術當初立項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在航天飛機身上,使其應對在太空中航行時會遭遇到的各種宇宙射線、細微塵埃等等。

而無線通訊對於太空航行來說太重要了。

聽到這個辦法,高弘明眼前一亮,深呼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看著房間中的幾名院士鄭重開口道。

“辛苦幾位院士先生了,我代表國家,向你們說聲謝謝。”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重要性,毫不誇張的說,能直接改變未來戰爭的形態。

無論是它本身被研發的目的,為了保護航天器不受太空宇宙輻射和塵埃的影響,為未來的月球、火星探索任務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還是用於保護軍事裝備、重要軍事設施和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免受電磁脈衝武器等“無形殺手”的威脅,都至關重要。

徐川沒怎麼在意的笑了笑,道:“不用這麼客氣。”

雖然說對軍工領域的裝備研發並不是多麼的感興趣,但如果自己的研究能夠為國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他還是很樂意地看到的。

畢竟隻有祖國強大了,才能夠有更多的話語權。

無論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小型化,還是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等等,雖然可以民用,但老實說,這些技術更多的還是偏軍事用途等方麵。

當然,對於他來說,一般情況下他隻負責理論和技術上的研發。

至於如何將這些技術運用到航空母艦或航天飛機等設備上,那便是軍事裝備處的任務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則是這些技術相關的專利和知識產權,都在星海研究院手上,也就是在他手中。

儘管軍事方麵的利潤遠遠比不上可控核聚變帶來的收益,但對於研究院來說,這已經是一筆相當不菲的收入了。

雖然研究這些技術本身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就是了。

高弘明看著徐川,一臉誠懇的說道:“徐院士,有關於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就拜托你了。”

“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請儘管說。”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道:“會的。”

磁極化子電磁場技術的突破,差點讓王永和王恩平兩位千裡迢迢跑過來的院士忘記了自己的目的,跟著高弘明一起離去。

好在臨走前想起來了電磁軌道炮相關的數學難題,留了下來。

至於高弘明,雖然他本身是跟著一起過來推進電磁軌道炮相關的技術研發的,但電磁護盾·磁極化子場的突破,讓他不得不選擇提前離開。

這種事關國運的重大消息必須嚴格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因此,這件事情隻能由他前往京城,親自向領導彙報。

與此同時,星海研究院內,徐川將磁極化子·電磁護盾技術項目組的研究員召集到了會議室,開了一場簡短的臨時會議。

“.首先恭喜磁極化子·電磁護盾技術的突破,這段時間辛苦大家了。”

“不過有關於磁極化子·電磁護盾技術,目前來說已經完成,不過相關的論文理論,短時間可能沒法公開了。”

“畢竟涉及到國家安全方麵東西,不適合公開宣傳,包括表彰大會什麼的,可能也不會有了。”

會議室中,負責磁極化子·電磁護盾技術研發的李開暢笑了笑,道:“沒什麼,大局為重,論文什麼的,不重要。”

一旁,其它幾名研究員也跟著點了點頭,紛紛表示理解。

當初他們受邀進入參加這個項目的時候,就考慮過項目完成後會出現的這種狀況了。

畢竟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重要性,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保密中的重點。

雖然沒法將這份榮耀寫在履曆上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能夠參與到這種曆史性的研究中,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驕傲一輩子的事情了。

徐川的目光落在以李開暢為首的研究團隊身上,看著這群中年男子,他笑著道:

“雖然榮譽這些東西短時間內可能不會有,不過相關的獎勵肯定不會少的,無論是獎金、還是工資、亦或者是其他的東西,都會有的,這個大家可以放心。”

聽到這話,會議室中的幾名主要核心研究員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雖然說大家早就做好了相關的準備,但科研人員也是人,也有家庭和生活,更高的工資和獎金,能拿到自然是高興的。

微微頓了頓,徐川接著道:“另外,雖然說磁極化子·電磁護盾技術的研發目前告一段落,但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還在進行中。”

“所以接下來關於大家的去向,我給你們兩個選擇。”

“一個是繼續參加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配合張銘研究員那邊的工作。”

“另一個則是回歸原先的崗位,繼續研究工作或者休息一段時間,亦或者是準備申請新的項目都可以。”

“這方麵的選擇,研究院不做強迫,隨大家的心意,想留下繼續參加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可以,想休息一段時間也沒問題.”

話音未落,李開暢就率先舉起了手,沒有任何猶豫的開口道:“我選擇參與等離子體牆的研發工作。”

對於已經參與了磁極化子·電磁護盾技術研發的他來說,如果不接著參加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那就太可惜了。

這種一輩子大概隻能遇到一次的技術,要是錯過了,那才叫做一個遺憾。

而有了李開暢的帶頭,其他幾名核心研究員也紛紛舉手,表示想留下繼續參加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

徐川笑了笑,對於這些人的選擇並沒有什麼意外。

“既然這樣,我這邊通知一下羅銘研究員那邊,儘快的整合團隊資源,也希望能夠早日完成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工作。”

說著,他看向了會議室中唯一一個非星海研究院的研究員,明承弼院士。

這位海軍裝備處的老院士眉頭一挑,開口道:“怎麼,研發還沒完成,這就要趕我走了?”

徐川笑著道:“既然明院士有了選擇,那就和李開暢他們一起吧,有您老坐鎮,我也放心。”

他知道在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完全研發出來前,這位明老先生不會離開的。

這是他的任務,也是他一直主動抗在肩上的使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