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斷代的發展(2 / 2)

在通過了警衛人員的彙報後,他跟著一名助理快步的走進了古色古香的宅院內。

這個點,夕陽早已經落山,不過天色還算是明亮,庭院的亭子裡,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一絲不苟地的看著手中的報告文件。

很快,外麵傳來了腳步聲。

合攏手中的文件,將其放到石桌上後,老人看向隨著警衛員的腳步走進庭院的高弘明,笑了笑開口問道:

“都這個點了,這麼急,是發生了什麼事?”

高弘明深呼吸了一口氣,克製著聲音中的激動,開口道:“我剛從星海研究院那邊趕回來。”

聽到‘星海研究院’,老人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看樣子是好消息,不過他還是繼續問道:“那邊怎麼了?有新成果?”

高弘明用力的點了點頭,道:“在徐院士的帶領下,有關於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有了重大的突破!”

聽到這話,老人頓時就坐直了身姿,看了過來。

“怎麼說?”

高弘明快速的回道:“階段性的成果已經完成,具備一定程度的應用價值。”

“按照徐院士和華科院及海軍裝備處專家的共同看法,這份階段性成功理論上可以應用在航母等設備上,對一些關鍵部分進行防護。”

“目前主要體現在對高功率微波、電磁輻射等影響電子設備的攻擊手段上。可以穩定防禦至少20W/cm2強度以上的高功率微波。”

“這個數據已經超越了當前各國使用大部分高功率微波武器能製造的強度了。”

藤椅上,老人臉上帶著喜色,站了起來,哈哈笑著誇讚道:“好!好!好!太好了!”

雖然並不是很懂具體的技術,也並不是多麼理解10W/cm2強度的高功率微波有多強,但是一句超越了當前各國使用大部分高功率微波武器強度,就足夠體現了。

高功率微波武器,也就是所謂的電磁脈衝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也是各國爭先恐後研究的新方向。

作為一種新概念電子對抗武器係統,它們能夠造成敵方電子設備永久損壞,從而顯著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果。

尤其是現代化的科技設備,哪怕是一輛汽車,都離不開電子設備的控製。

一旦電子設備或芯片遭遇破壞,這些東西都將是廢銅爛鐵。

這一點,在中東某地區的戰場上,是已經得到了驗證的。

毫不誇張的說,電磁脈衝武器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作戰潛力,正在逐步成為軍事領域的新寵。

這也是未來戰爭中極為重要的攻擊手段。

對於這種威脅性極高的武器,如今他們有了一套應對的防禦手段,如何能不讓人驚喜。

從藤椅上站起來,老人走出了樓亭,臉上帶著喜悅的表情,望向東南方不遠處栽種的一顆亞杉。

雖然說這種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常綠喬木並不是多麼的適合栽種在這裡,但在植物學家的精心照料之下,這顆庭院中的亞杉長勢還是相當不錯的。

手掌在亞杉的枝丫上觸摸了一下,感受著那片翠綠,老人輕聲的感慨道:“能有徐院士這樣的學者,真是國之榮幸啊!”

這顆亞杉,是從海西那邊移植過來的,現在是時候將其栽種回去了。

一旁,高弘明站在老人身後,附和地感歎了一聲:“是啊,徐院士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學者。”

不過雖說是附和,但這確實是他內心深處的想法。

遠在金陵的那個人,即便是縱觀整個文明的發展,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也寥寥無幾。

可控核聚變帶來的無儘能源流淌在這片紅色的大地上,為祖國的身軀充滿了能量,先進的航天飛機遨遊在這片浩瀚的天空中,為人類文明帶來了全新的希望。

他用自己腦海中的知識,改變了祖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不僅僅是為人民百姓帶來了更幸福的生活,也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推開了大門。

目光落在眼前的杉木上思忖了一會兒,老人忽然開口說道:“這件事知道的人有多少?”

高弘明思索了一下,快速的回道:“關於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項目,知道的人不少。”

“不過知道最新突破消息的人並不多,除去研發團隊外,還有海軍裝備處的明承弼院士、楚北海軍工程大學的王永院士和華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王恩哥院士三人。”

“在來這裡之前,我已經和幾位知情的院士通知過了,請他們對這件事進行保密工作。”

在聽完高弘明的報告之後,老人讚許地點了點頭,道:“不錯,目前來說這事的確不宜張揚,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突破,對於他們來說,是軍事領域的又一大殺器。

雖然從戰略地位上來說無法和新型航天飛機相提並論,但對於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電子設備和芯片愈發密集也越來越依賴的各種裝備,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他們正在航天上大力推進,尤其是在月麵生物圈工程上,借助沃爾夫條框的限製,他們正在快速的吞噬太平洋對麵那個國家在太空上的威望,引領新的秩序。

如果在這個時候爆出來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突破,對於航天領域的部署來說,無疑會造成一定的負麵影響。

甚至可能會讓歐盟沙俄這些已經開始偏向他們的地區和國家,再度倒向對手的懷抱。

畢竟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相對於其他技術來說,會更加的敏感一些。

不過以他們目前的實力而言,這種事情並不需要對外一直隱瞞下去。

隻要在月麵生物圈工程的談判上做出了突破,就足夠了。

而這個時間,並不會太長。

他們已經快要達成一個沒有米國在內的超級國際合作工程了。

事實上,以如今他們的實力,就算是沒有歐盟、沙俄等國家,他們也能在航天上大施拳腳。

但在沒有能力一對全球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前,國家的發展總是需要交際的,他們不可能將所有的合作夥伴都推開。

而且有句話說的好,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合作共贏,才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發展路線。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