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係統(2 / 2)

當然,最主要的研究領域還是他親自定下的那幾個。

超導、電池、石墨烯或者說碳材料等領域。

電話對麵,樊鵬越神神秘秘的開口道:“保密!你來了就知道,絕對能給你一個驚喜!”

正好奇到底是哪項技術有了新突破的徐川聽到這話,差點沒吊著一口氣抽上來,沒好氣的笑罵了一句:“你妹!你是老板還是我是老板?!還保密!”

樊鵬越哈哈笑道:“妥妥的驚喜,而且還是你曾經親自吩咐的技術!”

徐川:“行,我現在就過去,要是沒驚喜,我錘死你!”

“不用你錘,我自己從樓上跳下去!”

.......

掛斷了電話,徐川心裡有些癢癢的,快速的打了個電話給鄭海。

“喂,鄭海,現在開車過來一趟。”

“好的,教授,馬上到。”

簡短的通話掛斷,徐川將桌上的報告文件塞進抽屜中,也沒整理,直接朝著樓下走去。

不得不說,樊鵬越樊師兄的突然來電,的確勾起了他心裡的好奇。

川海材料研究所研究的技術有一項有重大的突破,還是他親自交代的。

就他選定的那些研究領域方向和技術,無論是哪一項有突破,能夠帶來的收益和發展都是巨大的。

比如鋰空氣電池、比如超導材料,亦或者是那個計算材料學數學模型等等。

這些材料或技術,每一項的突破,都可能給他帶來至少幾十上百億米金甚至更多的收益。

帶著一絲想要錘爆這個謎語人的心思,徐川坐上了鄭海開來車。

“去哪?教授。”徐川上車,鄭海扭頭問了一句。

“川海材料研究所,速度快點。”

“好的。”

鄭海應了聲,發動轎車朝著棲霞山新開發區趕去。

......

帶著好奇,徐川迅速刷臉通過了門禁,搭乘電梯來到了樊鵬越的辦公室中。

“說吧,哪項研究有了重大突破,還這麼神秘當當的?”

樊鵬越笑了笑了,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開口道:“跟我來。”

帶著濃濃的好奇,徐川跟上了這位樊師兄的腳步。

穿過走廊,搭乘電梯,兩人一路來到了研究所高層的一間大型實驗室裡麵。

驗證過門禁後,樊鵬越推開了實驗室的大門,帶頭走了進去。

入目,寬闊的實驗室裡麵擺放著一台看起來有些像中央空調外機的設備,幾名穿著白大褂的研究員,正圍繞著這台設備忙碌著什麼。

徐川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台並不是多麼怪異,看起來還有些普普通通的設備,有些好奇。

“這個是?”

他原本以為是鋰空氣電池技術有了新的突破,畢竟鋰空氣電池是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重點攻克對象,也值得‘驚喜’。

但現在看來似乎不是。

鋰空氣電池不可能造這麼大,尤其是實驗樣品。

眼前的這台設備他目測估計了一下,長寬至少有個五米*三米,高度也足足有兩米以上。

如此龐大的設備,不可能是鋰空氣電池。

樊鵬越笑了笑,開口道:“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係統!”

聽到這個名字,徐川愣了一下,看了一眼這位樊師兄,目光又重新落回了眼前的設備上,驚訝的問道:

“二氧化碳利用技術,你們突破了?”

他總算是想起來了,在川海材料研究所開發的技術中,還有一項幾年前他曾經親自交代下去的技術。

即二氧化碳收集並合成各種碳化合物,如汽油、澱粉、葡萄糖、碳化矽、碳化氫、石墨烯以及最重要的氧氣等等。

這項技術吩咐給川海材料研究所的時間很早,差不多是他剛完成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時候,到現在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了。

這是他為開發火星而準備的一項技術。

火星上的大氣很稀薄,但火星大氣96%以上全是二氧化碳,而且通過曆史航天登火研究數據表明,在火星地表土壤中有蘊含著大量的二氧化碳。

比如在火星的兩極,就蘊含有大量由二氧化碳和水混合組成的水冰體。

在火星上,不管是北極冰蓋還是南極冰蓋,在遠日點時期,甚至能達到數千公裡,可見蘊含的水冰和二氧化碳極其豐富。

相比較從地球上運輸這些物質過去,利用二氧化碳、水、以及水電解後的氧氫等材料合成各種碳化合物,成本無疑會降低數百數千甚至是數萬倍。

這為開發火星提供了真實的可行性。

而且就算是在地球上,這項技術也有著很大的價值。

雖然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實現延緩了溫室效應的發展,但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卻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被植被消化吸收的。

而且也不是將能源從化石燃料上全麵扭轉到電能領域,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因此,光是從空氣中收集二氧化碳,降低溫室效應,保障地球環境這一項,就有極大的應用價值了。

更彆提隨著電力能源的愈發廉價,將這些二氧化碳轉變成汽油、澱粉、葡萄糖、碳化矽、碳化氫、石墨烯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技術。

唯一的關鍵點,就在於如何從空氣中,去捕集那‘稀薄’的二氧化碳。

沒錯,就是稀薄。

儘管溫室效應愈發嚴重,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總占比,其實隻有0.04%左右。

當然,在城市中和農村,二氧化碳的占比肯定不同,但二氧化碳在總質量中超低的占比,如何回收卻是個巨大的問題。

無論是傳統的利用胺等物質吸附法、還是變壓吸附法、亦或者是有機膜分離法,基本都隻適合高二氧化碳濃度的環境。

對於大氣層中超低濃度的二氧化碳,它們毫無用處。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