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1 / 2)

~

PS:祝大家國慶節快樂~

萬達廣場的某間大型會議室中,針對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改造項目正式運行的啟動會展開。

先是金陵市的一把手上台對整個項目進行了一個簡短的講話。

表達了金陵市會在接下來幾年的時間內進行城市改造項目,努力將金陵市打造成首個‘人工調控’的宜居城市,造福百姓。

對於金陵市來說,受可控核聚變技術最先落地帶來的廉價電力影響,這幾年它其實一直都在不斷的虹吸著周邊城市,乃至全國各地的人口與人才。

但大型城市能否留住人口與人才的原因除了最主要的工資水平,以及不少的其他因素,比如相對廉價的日常生活物資衣食住行,交通便利等等能夠人為調控的因素外。

還有城市是否宜居,氣候溫度等等因素。

而這些往往都是人力無法改變的。

但是現在,金陵市已經有了一張可以打的‘牌’了。即通過城市改造,人工調控城市的溫度,打造宜居城市。

或許短時間內,在城市改造未大規模形成前很難見到顯眼的效應,但作為吸引人才的‘城市特色’還是足夠了的。

在這位金陵市的一把手上台對城市改造工程送上祝福後,徐川也上去講了幾句,對金陵意向打造的宜居城市表達了讚揚和祝福。

事實上,不管這邊的市領導是否有看到他的顏麵上才上台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城市改造項目的,還是的確有想法打造一座宜居的超級城市。

無論是處於哪一種理由,這種項目落地下來,福利的是居住在這座城市中的千萬普通百姓。

哪怕是為了配合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而對城市進行的大規模綠化等行動,都是有益城市居民的。

這種造福普羅大眾的項目,他上去支持一下,站個台還真不反感,甚至相當的樂意。

不過對於他來說,相對比改造一座城市來說,他對於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的詳細試運行數據更感興趣。

婉拒了金陵市領導邀請他一起共進午餐的請求後,帶著這些實驗數據,徐川回到了星海研究院。

雖然說今天才是部署在外麵高樓大廈上的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正式運行,但之前收集到試運行數據已經足夠他從中了解一些情況了。

“思懿,幫我將這些數據交給信息研究所,讓周吉安排幾個人針對性的建一個數學模型,並參考最近十年整個金陵市的氣候數據做一個模擬,看看城市改造項目對金陵市區的影響。”

“重點關注計算兩個方麵,一是二氧化碳數量降低後對城市的溫度影響,分彆計算河西新城以及整個金陵市。”

“第二個則是計算捕集器在最大功率的推動下,對城市熱島效應暖熱氣流的影響程度,計算需要多少大型二氧化碳捕集器才能夠影響整個城市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五節點氣流的流動。”

助理間內,沈思懿接過保存數據的U盤後,快速的用筆在速記本上簡單的記錄了幾個關鍵的字詞。

確認沒有問題後,她抬頭問道:“還有其他方麵的信息需要補充的嗎?教授。”

徐川想了想,搖搖頭道:“暫時沒有了。”

他本來是還想讓信息研究所模擬計算一下使用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對火星大氣的影響的。

但目前火星大氣及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含量,以及地殼中可能存儲著的二氧化碳等資源都還是個不確定的數值。

雖然說此前NASA宇航局的毅力號等火星探測器采集了一部分的數據,但那些數據並不是非常的詳細和完整。

真想要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器改造火星的大氣,恐怕還需要等扶搖號航天飛機傳遞回來完整詳細的數據。

現在計算,也沒有太多的意義。

如果土壤中蘊含的乾冰和二氧化碳數量太大,到時候一切都得推翻重來。

“好的教授。”

沈思懿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後接著道:“另外剛剛航天研究院那邊的翁筠宗翁所長來過,說是請您回來後去一趟那邊,和扶搖號航天飛機有關。”

聞言,徐川心念一動,算了算時間,好像也差不多了。

點點頭,他開口道:“行,我知道了。”

辦公室都沒進去,徐川就調轉了腳步朝著航天研究所那邊走去。

敲了敲翁筠宗辦公室的大門,他笑著走了進去。

辦公室中,正盯著電腦屏幕的翁筠宗聽到動靜後抬頭看了過來,看到徐川後笑著站起身。

“徐院士,您回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