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絕望的高通(2 / 2)

且在施工過程中若是出現意外的情況,可能會造成隕石或小行星偏離軌道,造成航天飛機的破壞損傷,危急上麵的人員生命安全。

畢竟是在小行星帶中,哪怕裡麵的物質站在人類的角度來看相當的稀疏,但每年發生在小行星帶中的隕石碰撞事件依舊繁多。

尤其是受木星和火星的引力影響下,小行星帶中的隕石運行軌道並不是那麼的固定。

所以相對比之下,全自動化的智能機械設備更符合他的選擇。

另一邊,星海研究院的總部大樓。

回頭看了一眼這座在米國人眼裡極為神秘的研究機構,高通的副總裁威廉·湯普森眼神中滿是複雜。

對於他來說,今天絕對是他在這些華國人麵前最為‘卑躬屈膝’的一次,也是高通公司最為‘卑微’的一次。

當然,這是他自認為的。

早在徐川在《探索》期刊上發表那兩篇有關於碳基芯片的論文時,高通便敏銳的注意到了矽基芯片的時代可能要產生重大變化了。

他們在第一時間讓人對這兩篇碳基芯片相關的論文進行整體評價後,認為星海研究院極有可能在碳基芯片技術上有了重大的突破。

在召開了內部會議後,他們迅速聯係上了星海研究院這邊,並且預約到了一場訪問,希望能夠和碳基芯片實驗室詳細了解一下情況,看看能否有合作或入股的機會。

在當時,星海研究院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他們的訪問請求,還讓他們很是欣喜,認為高通哪怕是在華國都極具影響力。

結果誰也沒有想到,星海研究院這邊,將他們的訪問請求安排在今天,也就是碳基芯片的產品發布會後的第二天。

原本他們想的是最好能夠參與進碳基芯片的技術研發中,與華國在碳基半導體領域搭乘合作,占據一定的投資技術股份和話語權。

然而一場產品發布會,全盤打亂了他們所有的想法。

在碳基芯片領域,華國不僅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更是直接製造出來了完全足夠商業化使用的產品。

甚至在存儲芯片領域,推出的第一代龍藏存儲芯片係列就幾乎全麵的碾壓了存儲巨頭美光科技的高端產品。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不僅震撼到了現場的所有人,也震撼到了全世界,更是令他不得不緊急聯係總部修改訪問交流的內容。

畢竟從碳基芯片產品發布會的現場情況來看,他們已經沒有了與華國在碳基半導體領域搭乘合作,占據一定的投資技術股份和話語權的任何可能性了。

對方連成品芯片都已經製備出來了,幾乎解決了所有的技術難題,怎麼可能再讓他們參與進來拿到股份和話語權。

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碳基芯片的產品發布會過後,他的目的便已經變了。

不再是嘗試在研發進參與過程,進行提前投資,而是要想辦法和星海研究院這邊搭乘合作。

如果能夠拿到碳基芯片的製備技術,那就再好不過了。

如果做不到這點,他也至少要從對方的手中拿到授權或者說初步談成合作的可能性。

在即將到來的碳基芯片的時代,高通不可能也不能繼續抱著矽基芯片這艘即將沉沒的大船走下去。

哪怕是放棄矽基芯片領域的主導地位會讓他們損失慘重,甚至是從頭再來。

但為了活下去,他們也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做出抉擇。

所以威廉·湯普森的任務就是希望能夠和星海研究院搭乘合作。

相對比以往的外出商務交談來說,這一次他的權限可謂是大的驚人。

如果能夠獲取到碳基芯片的製備技術,總部那邊甚至允許他將高通的核心,無數手機廠商命門的‘基帶技術’作為交換條件。

然而,在剛剛的那間會議室中,他剛嘗試性的提出這個想法,便被對麵那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溫爾文雅的男人直接了當的拒絕了。

對方簡單的一句話,就讓他直接啞口無言。

碳基芯片的時代,你們又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技術呢?

在矽基半導體時代他們所引以為豪的芯片技術,還有那些圍繞著矽基芯片所建立起來的專利壁壘,在時代的車輪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彆說是高通了,就是米國,如今也已經幾乎找不到一項能夠和碳基芯片製備技術相提並論的重要科技了。

能源?

華國是最先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國家,他們的電能和高壓電網不僅輻射了整個東南亞半島。就連米國如今都得求著他們來幫忙修建聚變發電站。

芯片?

華國在碳基芯片技術已經實現了跳躍式的突破,他們在矽基芯片領域的先進技術放到現在已經失去了絕大部分的價值。

或許最頂尖的紫外光刻機現在還具備一定的價值,但在產品發布會上,中芯國際的那位總裁也向他們展示了完全可以繞開光刻機雕刻加工芯片的技術。

毫不誇張的說,即便是米國,現如今也已經沒有了可以平等交易碳基芯片技術的科技了。

畢竟‘碳基芯片’這四個字,代表的就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果高通想要活下去,唯一的選擇就是放下身姿,站在中下遊的角度,去幫助碳基芯片鋪向全世界。

或許隻有這樣做,才能夠從華國人手中獲得一定的支持。

然而,這種決定根本就不是他一個副總裁能夠做的。

更關鍵的是,在從星海研究院的總部出來是,他還看到了英特爾和AMD公司的人。

毫無疑問,這是華國一場有組織有安排的交流會。

掌握了碳基芯片技術的星海研究院,高高在上的俯視著整個矽基半導體產業。

即便是高通想要放下身姿,站在中下遊的角度去搭乘合作,恐怕也需要和其他的同行來爭搶這個機會。

甚至他們還不一定能夠拿到這個原本他們根本就看不上的機會。

對於威廉·湯普森來說,這絕對是他任職高通近二十年以來最令人感到絕望的一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