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來說,除了升職加薪以及一筆額外獎金外,還有石墨烯量產規模化後,閻流能獲取淨收益的百分之二。
<div css=tentadv> 彆看百分之二這個數字很小,但是高品質石墨烯的市場是相當廣闊的,每年差不多都是幾十億米金。
儘管川海材料研究所不可能壟斷所有的市場,但隨著高品質石墨烯的流出,這一市場會逐漸累年的擴大。
在未來,高品質石墨烯的市場可能就不是幾十億了,可能是幾百億甚至是幾千億。
哪怕川海材料研究所隻能占據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市場,閻流能分到的紅利也是以千萬、億為單位來計算的。
事實上,對於大部分的研究所來說,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科研人員哪怕是偶然機會下研究出了某一種能為研究所帶來高利潤的材料或者專利,也很難拿到分成。
畢竟你做研究拿的是研究所的資金,用的是研究所的設備,合同方麵也規定了這些東西的所有權。
不過對於徐川來說,這方麵東西他向來都比較大方。
而且能用百分之二的利潤將閻流綁定在川海材料研究所,以防止其他研究所挖走,泄露石墨烯的合成過程和方式,肯定是值得的。
當然,這也有千金買馬骨的作用。
當其他科研人員知道後,肯定會努力的工作搞科研。
而每出一項成果,哪怕分走一部分利潤給研究人員,研究所也還是賺大頭的。
這完全值得。
而對於這份補償,閻流自然是欣喜的接受了。
儘管論文沒法發了,但升職加薪獎金甚至沒想過的分紅全都有了。
要不是厚不下這個臉皮,他真想大喊一聲:‘川神牛逼!川神大氣!’
畢竟科研人員辛辛苦苦做實驗,發論文,不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名氣,來升職加薪賺到更多的銀子麼。
理想雖然也有,但在追逐理想前,總得搞定自己麵包不是麼。
這次直接一步到位,還有了意想不到的分紅,他還不滿足,那就真說不過去了。
簡單的處理了一下石墨烯量產化帶來的工作,徐川找來了大師熊樊鵬越,交給了他一個U盤。
“這裡麵是一份強關聯電子體係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針對之前南韓那邊研究的KL-66材料的強抗磁性機理的。”
“你找幾個肯定‘乾淨’的建模人員,利用它建一份針對性的數學模型,並映入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體係。”
“這份工作很重要,並且一定要注意保密。”
徐川將手中的U盤遞了過去,裡麵是他前段時間的研究成果。
儘管強關聯電子體係的難題依舊還卡在最後一步,但對於KL-66材料的強抗磁機理性研究已經完成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利用這份研究來建一個數學模型,然後引入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看看能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超導材料的臨界磁場。
在KL-66材料中,其強抗磁性機理來源於銅替代磷酸鉛絕緣網絡中的離子,並產生應力的同時轉移到圓柱的Pb導致圓柱界麵的變形,從而產生了磁力阱。
用數學方法來解釋,在於費米弧狀態電子的兩個分支連接c軸打破了反轉對稱性,進而引起了狄拉克錐分裂為兩個具有相反手性的Weyl節點,從而導致非平凡的量子現象。
如果沒法理解這些,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將一顆大質量的恒星放到了太陽係中,取代了木星或者土星等行星。
而因為恒星自帶的強大的引力,這顆新來的恒星會拉伸時空,形成另一個引力場,改變太陽係其他天體的運行軌跡。
KL-66材料中磁力阱,有著類似的效果,它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附加磁矩,磁矩的方向與外磁場方向相反,形成了拉莫爾進動現象,擁有了強抗磁性。
這一現象,理論上來說適用於不少的材料,尤其是半金屬半有機結合材料。
隻不過如何進行原子級單位的控製,讓其形成獨特的附加磁矩,是一個難題。
這個就需要後續不斷進行實驗推證了。
但至少,在他親自進行實驗之前,相關的數學計算模型要先做出來。
不得不說,如果這次在超導材料的臨界磁場上再突破一次,能將小型化可控核聚變以及空天發動機做出來,真的得給南韓記一大功。
要不是他們弄出來的這個KL-66材料,想要提升超導材料的臨界磁場,難度不亞於登天。
儘管他們弄出來這個材料的目的可能不存,但裡麵價值卻是真實存在的。
甚至,它自己的科學家,都沒有發現。
PS:二更,求月票,晚上還有一章!</div css=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