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寧靜的生活總是過的飛快,第二天的清晨如約而至。
不過今天的皇都卻有些許不同,許多的民眾向著布裡塔尼亞大教堂蜂擁而去。
其實很早以前布裡塔尼亞的每任皇帝都是由教皇進行加冕的,他們自認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傳承者,所以也承襲了羅馬帝國的一些習俗。
所以這個國家的全名也叫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
所謂的“皇帝”,其實是一種近詞翻譯。
皇帝是秦始皇發明的詞彙,取自三皇五帝,他在一統天下之後,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以“皇帝”自稱,隻有神州大地上有這種稱謂。
而羅馬帝國最高統治者的職位頭銜,拉丁語為“augutu”,音譯作“奧古斯都”,意譯應為“神聖偉大”。
布裡塔尼亞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的名號就這個奧古斯都。
但是在阿莉西亞的曾爺爺那一輩,他們對布裡塔尼亞本國的宗教進行了改革,廢除了絕大部分的教階製度,設立長老製,使更多信徒能管理教會,同時這些長老共同投票出的領導者為“最高主教”
布裡塔尼亞的教會的教皇,就是布裡塔尼亞的皇帝,亦同樣代表著君權神授,教會成為了皇族手中的工具,從那時候開始,皇權就有壓過教會的勢頭了。
所以也從那時候開始,皇帝的加冕基本上都不由教會的最高領導者主持了。
這還是這一百多年來,布裡塔尼亞首次進行教會任免,所以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看。
布裡塔尼亞大教堂也叫巴力大教堂,是由第一任皇帝主持建立的,規格上仿造了梵蒂岡的教堂建造。
教堂門口有一個很大的廣場,做為民眾的活動中心。
廣場被兩個半弧形的長廊環繞,每個長廊由284根高大的圓石柱支撐著長廊的頂,頂上有142個教會史上有名的聖男聖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異、栩栩如生。
廣場中間的雕像兩旁各有一座美麗的噴泉,涓涓的清泉象征著上帝賦予教徒的生命之水。
阿莉西亞隻有在很小的時候才來過這裡,失明了以後她就很少來了。
再一次來這裡,即使她見過了很多的絕美的自然風景,甚至還在天空翱翔過,也難免為這宏大的場麵而感慨。
那些絕美的景色,代表著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這些建築則象征著人類文明的璀璨與繁華。
大教堂的外觀宏偉壯麗,正麵寬115米,高45米,以中線為軸兩邊對稱,8根圓柱對稱立在中間,4根方柱排在兩側,柱間有5扇大門,2層樓上有3個陽台。
中間的一個叫祝福陽台,平日裡陽台的門關著,重大的宗教節日時最高主教會在祝福陽台上露麵,為前來的教徒祝福。
教堂的平頂上正中間站立著受難像,高大的圓頂上有很多精美的裝飾。
大教堂左邊的大門有穿著比較特殊的衛隊守衛,他們個個高大魁梧,身穿紅黃藍三色條紋的古代騎士服裝,手握長戟,很是威風。
大門是大開的,站在廣場上,如果視力比較好的話是可以直接看見教堂內部的,這也是故意設計的,為了能讓更多的民眾看見登基儀式,看見布裡塔尼亞皇帝的君權神授。
教堂內部此刻已經站上了很多的教徒,還有一些穿著軍裝以及華麗貴族服裝的男女。
最高主教普尼已經拿著冊封詔書在等待了。
那是一個看上去六十多歲的地中海人種,光頭,肥頭大耳,臉上有一些老頭斑,看上去很和善,穿著一件純白的教服。
阿莉西亞來的比較晚,所以沒找到好地方,但是她帶上了亞瑟做的遠視眼鏡,可以看見更遠的風景。
是他為了能在天空中更加清楚的看見大地上的景色製作的,利用了望遠鏡的原理。
所以她也能清楚的看見教堂內部所有人的麵容。
“全布裡塔尼亞近半數的貴族都來了。”阿莉西亞說。
這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要知道,有許多的貴族是不在皇都的。
布裡塔尼亞這麼廣闊的國土,隨便趕一段路可能都得幾百公裡遠。
“倒也不意外。”伊莎貝爾道,“父親在任的時候一直想要收回貴族手中的土地以及限製他們的權力,維克托也借此交好了一批貴族。”
阿莉西亞點了點頭。
在她們交流的時候,身側民眾也在交頭接耳,一些話語也傳到了她們的耳邊。
“最近是怎麼了,摩瑞亞陛下剛剛駕崩,女皇伊莎貝爾的身體明明還行,一繼任就身體不適,西法蘭帝國跟西牙帝國也一同向布裡塔尼亞宣戰。
好像所有壞事都一起來了。”
“誰知道呢。”
“你說,會不會是因為不敬畏神明,被神懲戒了吧”
“這話可不敢亂說。”
“怕什麼,難不成這種級彆的大人物還會特意偷聽我們說話不成?”
“誒,希望維克托親王能扭轉現在的局麵吧。”
聽著四周人的交路,伊莎貝爾的臉色逐漸陰沉了下來。
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平民都是不關心政治的,他們可不會說這些話。
“有這些閒心思,去南方跟西牙帝國打多好。”伊莎貝爾說。
阿莉西亞沉默著。
在她們談話間,通往教堂的主道已經被軍隊清理了出來,一群穿著軍服的士兵扮演者“人牆”分割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