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生們的監督下,整個抄家的過程公平、公正、公開。
彆說撈油水了,就是王振府裡養的一隻雞、種的一顆白菜,都不帶少記錄的。
除此以外,吳佳妮還在王振書房的暗格裡找到了一本賬冊,上麵記錄了所有朝中跟他勾結的官員的名單。
大抵所有嘗試過專權的大臣都有一個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多拉人下水,這樣就算以後失勢了,握住彆人的把柄也好翻身。
朱元璋時期的胡惟庸就是如此,結黨營私已經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程度,他賭的就是“法不責眾”,難道皇上還能把整個朝廷的大臣們都殺了嗎?那誰來給他乾活呢?
事實證明,真的能。
他也算“生不逢時”,要是換個皇帝,比如朱祁鎮,或許真的不能治他的罪,但隻可惜他遇到的是朱元璋這種猛人。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是真的由連飯都吃不起的平民一步一步爬上來的,他了解底層百姓的生活和苦難,對於腐敗深惡痛絕,規定官員凡貪汙60兩以上者就要斬首。
所以就算活都自己乾,朱元璋也要把他們這群結黨營私的官員一網打儘。
朱祁鎮是沒有朱元璋這個氣魄的,不然王振貪的那些錢可能夠他斬首幾千幾萬次了。
王振還沒用到這本賬冊就已經提前死了。
現如今這本賬冊被大學生們交到了李雲卿的手裡。
“要把這些證據知直接交給郕王殿下嗎?”李雲卿問。
“不要由你來交。”於謙略微沉思道,“交給盧忠吧,他會明白什麼意思的。”
賬冊中所涉及的大臣之多、範圍之大,是出乎意料的,而在現在這個關口,又不能像朱元璋那個時期把結黨營私的全部都殺掉,隻能做出懲罰,那麼如果賬本由李雲卿交出去,他們必然會嫉恨上李雲卿。
這種事情應該換個人來做。
錦衣衛指揮使的下麵是錦衣衛指揮同知,有兩人,分彆是馬恭和盧忠,兩個人都想爭下一任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
於謙已經淺淺翻閱過這本賬冊,他已經在裡麵看到了馬恭的名字,現在他把這本東西交給盧忠,盧忠如果想要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就會知道該怎麼做。
果然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由盧忠向朱祁鈺提交了從王振府中搜出來的這本賬冊,由於檢舉有功,再加上於謙的推薦,盧忠成為了新的錦衣衛指揮使。
賬冊中所涉及的那些結黨營私的大臣們,都受到了該有的懲罰。
至於馬恭,彆說做什麼升官的美夢了,怕是很快就要下去找王振和馬順了。
處理好了抄家的事宜,朱祁鈺卻還是愁眉不展的。
從宣府傳來了最新的消息,瓦剌的首領也先已經帶著朱祁鎮逼迫大明守城的官員開城門了。
先前也先利用朱祁鎮隻是向大明索要財物,說是拿錢就可以贖人,甚至還派人送來了朱祁鎮的親筆手書。
然而這幾天財物已經不知道送去多少了,也先一邊照收不誤,一邊堅決不放人。
其實想想也能清楚,朱祁鎮現在在他們手裡就跟一張大明的長期飯票差不多,一頓飽和頓頓飽也先還是清楚的,所以就算他們大明拿出再多的贖金,也必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沒有回的。
而且也先還開發了朱祁鎮的新用途。
宣府和大同是重要的軍塞要地,也先一直想要攻下這兩座城池。
然而瓦剌部落最厲害的是騎兵,騎兵在平原作戰時衝鋒很厲害,但是換成攻城,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而且守護宣府和大同兩座城池的總兵官楊洪和郭登都非等閒之輩,萬萬不是王振那種毫無軍事頭腦的蠢貨能夠比擬的,因此也先幾次想要攻城都沒有討到什麼便宜。
現在他靈機一動,找到了辦法,那就是推出朱祁鎮。
土木堡之戰的失敗,王振要占一半的責任,另一半的責任就是朱祁鎮的。
如若不是他寵信宦官、不聽群臣的意見、一意孤行,哪裡會出現今天的場麵?
大明朝都差點毀在他的手裡。
如果祖宗有靈,怕是朱元璋和朱棣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雖然有錯,但無論如何,他還是大明朝的皇帝,也先脅迫朱祁鎮讓他用皇帝的身份命令楊洪和郭登打開城門,作為臣子,他們是沒有不聽從的道理的。
但是一打開城門就跟引狼入室差不多,到時也先便可如入無人之境,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占據宣府和大同。
而且隻要朱祁鎮還在他的手裡,這一招就可以屢試不爽,甚至能夠直達京城。
等到那個時候,他再脅迫朱祁鎮命令守城的將士打開城門,他們是打開還是不打開?
楊洪和郭登都知曉這個道理,於是冒著可能被秋後算賬的風險(萬一以後朱祁鎮回來想起不給他開門),用各種理由,裝糊塗也好、找借口也罷,總之就是不開門。
也先雖然這次沒有得逞,但是難保以後還有什麼彆的花樣,楊洪和郭登也拿不了這個主意,所以趕緊給朝廷這邊發來了書信。
這同時又代表了另外一個信號,那就是也先已經開始準備南下攻擊京城了。
雖說這是明朝廷的大臣們早就已經預料到了的事情,但是現在真正麵對這個問題時,還是不免叫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