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想想方同學在做什麼(1 / 2)

秋冬季的京城,天氣越來越冷,但也有偶爾的晴朗,傍晚時候,天上堆積起陣陣的霞雲,粉紅漸變到紫紅。

接到大學第一個角的白羽,每天要到劇場排練,在工作中儘管受到了些身為新人的委屈,但他胸中的興奮更多,選擇奢侈的打車回來;他跨出來望見這天空,隻覺得十分好看。被這樣的天色包圍,像是漫山遍野的花開到了天上,並將花蕊垂下來,散發讓人昏醉的香氣,無處可躲,要抱進他的身體。

“未來的名演員,白羽,嘟嘟……”白羽握住拳頭朝空氣一刺,“正在出發!”

路過的積雨小水坑,他猛的躍過去,站一整天腿腳發麻不太能使力,協調度驟降,以至於踩到帆布鞋的鞋帶。

他低下頭擦拭,比本尊更寬大的陰影,投射在地麵上,隨他動作亦步亦趨。白羽玩心起來,微微的擺動身軀,影子一樣的動作,無論怎麼,自然掙紮不過影子。

抬頭看罪魁禍首——這無邊無際的陽光,隻要是存在太陽,人類就不可能脫離自己的伴生品。

影子啊!他嘀咕道。

拋開自有資源或者妖孽級彆的天才,白羽是正常人中很出色的,路也走得順。目前正按照傳統演員的路徑,從戲劇的小配角做起,到大二大三開始主演,扛起十幾人的戲劇作,漸漸的在專業圈中打磨簡曆;各大影視公司將會來科班挑人,大型一些的學校公演劇,底下往往坐滿選材的公司代表;他們對話劇出彩的年輕人更為青睞,公演成功後,演員會得到一份或者數份不大的角色邀約,以及綁定的不同級彆的經紀約;成功進入劇組,並出演角色後,大約在二十一,二十二的年紀,正式出道。

這條路很美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走上;隨著風向轉變,許多素人通過海選,節目,或者某一討彩的配角一夜成名,傳統的升級路線因為不能速速開掛,也漸漸的為人看輕。

——我們班,就有整日見不著人影的方同學。他恐怕是瞧不上這些角色了。

他的影子繼續跟著他,白羽伸開腿大跨了一步,但影子的步伐又比他大得多,蔓延到便利店的台階,遮不住的暖空氣撲麵而來。這時候,肚子發出一陣悲鳴的低顫音,白羽猛地想起自早上食堂喝了碗稀飯,至今還沒為腸胃兄弟進貢些許,悶著頭進去。

新人演員話語權不高,排練一整天,雖然大部分時候都在等戲,作背景,也不敢真的溜出去吃飯。

“合計是75塊5……”

“好的。”

掃蕩一通,找分量夠的麵包,以及不同零食,隨便對付一陣了。

出來仍在想工作的事。

他排練的戲劇是《老頑固》,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原著改編,算是有盛名,但在法國本土賣的不好;不知怎的,前幾年被保利引入到國內,攢齊班子試圖巡演賣票,水土不服,果然撲街;師生們之所以演,倒不是愛上了法國藝術,而是冷門戲容易出成績,像是《雷雨》,《貓》這些珠玉在前的,辛苦排大半年,可能落得不及格的評判。

《雷雨》人藝版,朱林(女兒國國王),濮純昕(英雄無悔),鄭榮(西遊記)……

《雷雨》學生排練的,比如海青版本,鄧朝版本……

何必自取其辱呢?

京影,滬戲每年的畢業戲都是《雷雨》——那是人家不靠戲劇打招牌。但央戲就不一樣了,就是要靠戲劇生打天下:09屆招進來的32位同學,16個學戲劇,16個學音樂劇——其實也是在學表演,不給這些人彆出心裁的本子好出頭,便隻能去社會靈活就業了。

學校大門到大一的男生寢室,要經過居中的操場和連片的籃球場地。

沒有接到工作,待靈活就業的同學,閒餘時間,除了談戀愛,就是在這些地方揮灑精力。

“砰砰~”籃球拍打的聲音。

“喂!”

“白羽!”

有人在呼他。

是白羽的寢室同學,另三個人,並不多。難得的是,四人眼下都聚在一起。在這樣的學校,因為工作太多,總有人常常的不回寢室。

“什麼事呢?”白羽揚了揚下巴。

“——打球!來不來?”

他室友穿著方便的運動衣褲,腳踩籃球鞋。白羽低頭看自己,他相比來是穿的較正式的,鞋子也是匡威的板鞋,沾濕的鞋帶尤其長。

“白羽,你不要突破,就呆在油漆區外邊兒,你投籃;防守適當放水,我們打得也不激烈,怕傷著骨頭,如何?”

白羽是覺得疲憊的,但他又想格外的放肆一把,於是挪不動腳,那室友把球猛擲過來,被他接住了。

“白羽,”室友道,“你現在反正手也臟了,不如咱直接打球吧,磨嘰什麼?”

這些人不等回答,圍他旁邊,拋球分隊;分好了,站到三分線內,其中一個把球重新擲給他:

“白羽,我跟你一隊的。”

“你發球吧!”

——————

在陽台搓完衣服,準備下樓去水房打水洗澡,這時候,已經是深夜。

寢室標配的電視開著,先他洗澡的室友,有人把衣物放到了寢室裡麵,灌一半水和巨量的洗衣粉,用腳踩著,水濺得到處都是。

“白老師——這是行業裡常常對有咖位的人的稱呼,現在故意的拿來作弄他——白老師你要去洗澡了?”

一陣哄笑。

白羽無奈的搖頭笑,“彆這麼稱呼我,我還擔不得。”

“你都開始接單子,你有固定的劇組表演了,每天是跟上班一樣,早上去,晚上回來,你還不能叫老師?”

“即便這樣,也擔不得的;何況劇組裡那麼多前輩,我才算什麼人物呢?”

白羽舉起桶,要跨過坐中間擋路的室友。但那室友說,“白羽,我們等會兒放一部電影吧,找隔壁寢室借的,兩塊錢刻錄的,《見龍卸甲》。”伸出大拇指,“港地來的大明星主演,也許過了十年,以後就要和白老師你合作了,你的未來夥伴,你不看看?”

有人插嘴,“哇!白老師,你是和方神並列的,咱表演係的雙雄了!”

“——方神是成天不見人,他接的工作是多;但是,也不一定就去到了固定劇組啊?我看白老師要更厲害!”

“方神還是厲害的,你這就誇張了。”

“——我也沒說方神不厲害啊!”

接著爭論起來。

“哪裡,你們越說越離譜了。”白羽不斷擺手。

張羅著看電影的,從爭執中脫離出來,“白羽,你要看電影麼?”

“看啊。”

“那你搞快一點!我先調試下電視,好放碟子。”

這時候的光碟,是需要VCD,DVD之類的解碼播放器的,已經可以做的很薄,但隨著視頻網站的發展,接近於淘汰。其實一般講,表演生不該用錄製的光盤,算是忌諱;光盤崛起的年代裡,整個大陸影視行業,尤其是電影,被乾的奄奄一息。

就跟寫網文的互相分享盜版書一樣的詭異。

然而,到互聯網時代,放碟子又不是十惡不赦了。人們懷念那個仍然需要實體光盤的年代。

比如有筆記本電腦的,便道,“不如看我電腦?網上多的是片源,一分錢也不要,誒,白看!”

那是一台屏幕十英寸的筆電。大概是電視尺寸的三分之一。

“去去去……你拉倒吧!”

“你瞧不起我電腦?我電腦是戴爾的,你知不知道什麼牌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