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通知書(一)(1 / 2)

分給《激蕩中國》的會議室很大,設備先進,目前還沒有人使用過,當中是索尼VPL-DX15——剛進入大陸區域的旗艦級投影儀,被吳誌軍注意到了,建議用來放片子。

新一期的《激蕩中國》特彆節目。

剛裝修的室內,有一種特彆的甲醛味,四麵八方撲來,但肖琳覺得這氣味無上的美好,它代表的意義是全新的,新的,一切都是好的。他大致打量室內的擺件,也不認識,想到來的目的,就先問當中最顯眼的投影儀:“這東西能放電影嗎?”

吳誌軍道:“當然能。”

肖琳:“畫麵會有損失吧?”

“有,看不出來。”

吳誌軍對室內的放映設備很癡迷,上上下下探索,不時發出豔羨的歎聲,好一會兒,發現都是無關於攝影的,才頗委屈的解釋:“以我們拍攝時候的器材水準,足夠了。”

因為會議室實在太大,加上其經過特殊的設計,以至於吳的聲音隱隱的有回聲。

至於拍和放,是一體兩麵,不存在後者超越前者。

肖琳似懂非懂,卻點點頭,擺出領導的姿態:“我們以後要換更好的設備,因為我們是專業的欄目組,製作水準向電影看齊。”他下意識的往衝鋒衣的腰間拿煙,這次忍住了,砸吧砸吧嘴,覺得很不習慣,口舌發乾,反而教訓吳誌軍:“吳哥,你不要抽煙,我們在這裡是有紀律的。”

“這是公家的會議室,不是私人的抽煙堂!”

吳誌軍莫名其妙:“那是當然。”

“那,放片子吧。”肖製片道。

拍了拍身邊的空位。想了想,他伸長腰,隔了一個座位去拍。

吳誌軍於是過來,沉悶的坐下,評價說:“我的建議是一刀不剪。”

肖琳:“你又先看片子了?”

吳誌軍改口:“我沒有。”

肖琳不作追究,隻是揚下巴:

“下不為例。”

膠片時代,片子的全部素材膠卷能裝滿整間房,剪輯師在特定的場所剪片,沒有條件換場地,除非先搬膠卷。

數碼時代,片子的素材可以裝進小儲存器,卻仍然被要求在特定的斷網房間,否則有片源泄露的可能。

吳誌軍不可能老老實實在剪輯室看,他一定是像普通人一樣,拷貝來就近欣賞。要是他去修電腦,節目可全完了。

打頭的,是《激蕩中國》欄目組的動畫,多加了“特彆版”幾個字,隨即進入到微電影。

啊!

肖琳覺得寶座格外的舒適,忍不住深深的吸一口,這珍貴的,組織分配給他的,獨享的甲醛。他下意識的往口袋摸,再次的忍住了。

——————

93年7月底,孫天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數,在當地的高中排名第二十三,他報考所在省會大學的市場營銷,沒有聽老師的教誨。

老師說:“孫天,你沒必要上大學,劃不來,就報考我們輕工院的紡織係,輕工院是大專,你考上了就有鐵飯碗,出來在本地的紡織廠工作,包分配,你就成為城市職工,不再是農村人,老師幫很多同學填過誌願,不會害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