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此次來是要錢來的。嗖狐在微電影成功後,開始把這東西當做一個正事兒來做,主辦了一係列的微電影有獎比賽——購買現有大片的版權,畢竟太貴了。
國內目前的視頻網站,沒有哪個有錢到可以買所有片子,隻能擇優而取,同時做自己的內容。上峰正在起草的《著作權保護法》已經放出風聲,有實力的都在提前挑貨。
李洋的本子《李獻計曆險記》沒有通過嗖狐那一關,因為是動畫片兒,而嗖狐是要做美劇英劇的精品網站,他的資源隻有那麼多。
動畫片,被認為是下裡巴人的東西。
洋芋視頻網這時候主攻動漫,囊括了包括火影在內的幾大民工漫,他們對李洋伸出橄欖枝,但李洋更願意和最專業的人合作。
“做動畫片本來就是虧錢的,越是個人,越要虧錢……因為沒有途徑去兌現在觀眾那的好感。隻有那種很大的公司,比如迪士尼,賣玩具賣主題公園的票,賣肖像權,他們才能不計成本的製作動畫片。”
“我們是一錘子買賣,觀眾看完了就結束了,但它本來應該細水長流。”
這兩人也有自己的理解,各自說了一句話。其實大家都聰明啊,隻是沒錢實現自己的聰明。張超陽說的好,“運氣有時是成功的第一大要素”。
他整天燒香拜佛,研究禪學,也是受這種心態的驅使。
方沂問:“需要多少錢?”
李洋不說具體的數額,而是說,“土豆網當時給我們五十萬,我粗略算下來,也勉強夠。”
“我給你一倍,但是有條件,這片子播放權是我的……不是讓你們當槍手給我寫劇本,說是我的導演,而僅僅是播放權,我拿來可能有用。”
“既然出了錢,這也是行規。”
李洋和郭凡兩人麵麵相覷,後者試探著道,“我還想嘗試真人化的……是不是就不可以……”
“可以,隻是要先問我。”
他倆再對視,沒有猶豫很久,差不多同聲的答應了。離開方沂工作室,郭凡回頭看了一眼那建築,其貌不揚,和大名鼎鼎的華夏影視一樣,作為輕資產公司,一層樓的辦公室卻足以創造數億的產值。
李洋說,“郭凡,你不是要找方沂演你的電影嗎,他雖然大概率不會去……身份在那裡了,但是你問一下又怎麼樣,你正常的問他,他不會來嘲諷你的。”
“方沂能這麼年輕做影帝,還是有他做人的道理。”
郭凡卻道,“好像沒機會了啊,他自己給自己的定義,更多是一個導演,你勸他來給人打下手,恐怕很困難,我還沒有這個資格。”
“你怎麼知道?他可以做演員,也可以做導演的。”
郭凡用陳述性的語氣,說自己的同行:“陳愷戈、馮大炮、薑紋……”
“陳愷戈、馮大炮、薑紋……”
連著念了兩遍。
李洋懂了,“哦,是以演員心態的話,不會私下裡直呼其名,就算是再大牌的演員,也會在後麵加一個‘導’字。”
“不愧你也是導演。”
他倆互相蹭拳頭,“我們雖然沒錢,要來求人,我們可是有光明前途的導演啊。”
郭凡又說,“不過,我這輩子,一定要和方沂合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