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塔技術研究院裡麵,一個新人進入到研究院之後,會根據其所學專業、自己意向來推薦其進入某個研究項目組。
當然了,推薦的項目組並不是就一個,而是有很多。
想要進一個項目組,也不是說就真的隨便能進的。
項目組也會挑人!
在墨塔技術研究院裡麵現在有一條公開的準則,不要和差的人做隊友。
隊友,必須得要是強的。
所以,新人和項目組之間,也是雙向挑選。
當然了,為了更多以及更好的培養新人,墨塔技術研究院也有著規定,那就是項目組必須得要有新人存在。
另外,項目組的新人有成果什麼的,帶教也會獲得積分。
都知道的,積分這東西在墨塔技術研究院到底有多重要,可關乎到晉升。
如果有人以帶人來積累積分升級,陳懷慶也不介意。
要是真的這麼厲害,那晉升又怎麼的嘛!
一個人的強大不算強大,強大的是,帶出了一群比自己都還要強大的徒弟。
那這個人已經不能夠算簡單的強大了,而是能夠稱之為強大plus了。
墨塔技術研究院說是培養新人,可實際上這些新人全部都是各大高校之中最優秀的那一批學生。
相比起其他各類人才培養相比,科技人才的培養主要還是以學校為主,通過層層培養、層層篩選然後才是最終確定這人的確有培養的潛質。
一旦確定一個人有培養潛質,高校就直接對其保研。
不少在科研領域有突出成就的人,讀研究生基本上就直接保研了。
在人才挖掘和培養上麵,華國自然構建起來了完整的體係。
一個行業想要興盛,人才屬於必不可少的。
半導體行業要興盛,那麼就必須得要有足夠的人才。
而人才不會天上掉下來,得要培養。
半導體人才的培養上麵也得要依托高校,不說做到全國所有大學都像是計算機那樣子都開設,可在一些主要高校,還是得要開設相關專業。
在國內,微電子專業這塊,實際上開設的高校不少。
國內高校在專業開設上麵,還真的不落後。
可在尖端人才的培養上麵……
在科技領域,尖端人才的培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光靠一所大學,就能夠世界頂級人才?
純粹的想多了。
頂級人才的出現,不會是憑空而來的。
像是半導體行業的頂級人才,得要依靠半導體產業來成長的。
張如京不就是在德州儀器給徹底成長起來的。
墨塔半導體的存在,將會讓國內的半導體人才有一個施展才華和成長的平台。
張如京微微蹙著眉頭,他在考慮。
總是覺得,陳懷慶的話,有著些問題。
他在德州儀器,很清楚在接下來,德州儀器會繼續做什麼,不斷的修建新工廠。
這次回來,都已經安排了張如京新的工作。
另外,現在半導體行業彆看發展得如火如荼,就覺得整個行業就一片紅火,公司眾多之類的。
沒有!
現在的半導體企業,那家公司不實力強悍。
小公司自身也都玩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