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藏不住了!
那麼索性就不藏著掖著了。
現在的半導體產業鏈,也算是有著那麼些規模和技術能力了,抗風險衝擊的能力,已經算是有著那麼些了。
最為重要的一點,經過幾年時間的培養,也是培養出來一大批的人才。
外加上各大高校還在源源不斷的培養人才,未來的半導體產業鏈將會變得更加的強大。
聽著梁夢鬆的技術介紹,陳懷慶有著些懵的,對於技術原理什麼的,他自動的過濾掉,就隻需要知道為了什麼目的,然後用了一門技術就成了。
至於說具體技術原理之類的,不重要。
陳懷慶就知道一個結果,0.7微米製程工藝能夠達成,甚至現在還在已經就0.6微米製程工藝進行儲備技術研發了。
還是得要加快mot600的研究,唯一的路,現在就隻有自研光刻機。
墨塔半導體想要從國外買到先進的光刻機的大門,現在看似好像並沒有關閉,可陳懷慶根本就不抱有希望。
自研這條路,必須得要堅持下去。
如果其他人,可能會動搖,會懷疑投入那麼的錢去搞研發,到底值不值得。
相比起自己研發的投入巨資,從國外買,豈不是更加的便宜,而且還能夠更快的形成生產能力。
造不如買的思想,不少人都有。
對此,也沒有必要去嗬斥他們。
真的沒有必要。
就像是不要去叫醒裝睡的人。
每個人,都會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思考問題,而能夠跳出自身的藩籬來思考問題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智者了。
或者說,是真正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陳懷慶在墨塔半導體見了不少人,現在挑大梁的,很多都屬於有在米國留學的經曆,甚至在米國那邊的半導體公司工作過。
在芯片製造這塊,陳懷慶發現,實際上米國並不是太怎麼的重視。
現在的一個大情況,是全球範圍內的產業大轉移。
這個產業大轉移並不是說以人的意誌來決定的,而是資本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必然會做出的選擇。
華國不少的服裝企業,到東南亞和非洲去開廠,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那邊的人工更加的便宜。
從墨塔半導體離開,陳懷慶坐著車子,輕輕的搖了搖頭,輕笑了一下。
自己怎麼是變得狹隘了。
的確,現在墨塔半導體內有著不少寶島人,不僅僅有寶島人,還有前聯盟的半導體人才。
是的,就是前聯盟的半導體人才。
前聯盟在半導體技術上麵,在解體之前,已經能夠達到歐美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了。
差距是還有著些大,可是前聯盟在之前的時候,可是死磕二極管來著。
在短時間重新選擇集成電路路線,並且取得如此發展成就,說明是有人才的。
半導體行業是一個需要有大資金投入才是有大產出的行業,而且技術更新速度極其快速,一年半載的,那就是形成代差了。
之前的時候,前聯盟能夠在技術上麵迅速的提升上來,除了人才之外,還有就是舉國之力的大投入。
可現在……
墨塔半導體借機,反正從前聯盟國家招了不少人過來。
墨塔半導體在人員構成上麵,肯定最終還是要以內地人作為主體。
但是也不會歧視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