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電車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解決,想要大規模的推廣,難度上麵實在太大。”
陳懷慶捏著下巴,上一世,電車在前期發展得根本不成熟,可為什麼依舊能夠賣出去?
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電車作為新能源汽車,可以在汽車限牌的城市上牌。
像是京城,在2010年末的時候,發布了《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規定在2011年,小客車上牌總額指標在24萬個,每個月就發2萬張車牌出來。
想要上牌,得要先搖號!
並且搖號的話,還有限製。
為了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就不用排隊搖號,直接可以上牌。
如此的話,想要購車的人,就大量的選擇了新能源汽車。
可是,現在國內的城市,都還沒有搞什麼汽車限牌之類的。
總體的來講,就是現在國內的汽車保養量雖然快速的增多,城市擁堵情況在上升,可還沒有到一個人們無法忍受的地步。
一時間,還真的讓人有些撓頭。
解決用戶的裡程焦慮,倒是也有解決的方法,那就是多投入充電樁即可。
另外還有就是快充技術,隻要能夠在一個小時內,可以充到80%的電,還有就是隨時有充電的地方。
如果解決了用戶的後顧之憂,相信會有不少人購買電車。
陳懷慶此時在猶豫,遍布的充電樁,投入顯然是很大的。
而且現在快充技術也還沒有突破,就大規模投入建設,也沒有必要。
先繼續保持對純電車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特彆快充技術。
辰星那邊對於手機電池快充技術也是在進行著研發。
智能手機耗電比起功能機來講,實在太高了。
所以得要快速充當才行。
技術的突破需要時間,接下來就需要耐心等待就好。
在耐心這塊,陳懷慶表現得一向是不錯。
有這麼好的耐心,是因為陳懷慶確定,華國的技術研發人員的研發能力最為強。
跟老牛一般,吃的草產的奶。
陳懷慶去墨塔汽車專門和純電車項目的研發人員開了一個會。
和他們講了,以傳統石油能源為主的汽車在未來必然會被新能源汽車代替,可是科技發展的必然。
而純電動汽車是最為優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線路。
所以,大家不要因為暫時的“失敗”,就有所氣餒。
要看長遠,未來肯定是純電動汽車的時代。
現在我們已經站在時代的潮頭,那麼為什麼就不繼續下去呢?
有了陳懷慶的支持,大家的心氣,倒是一下子就回升了起來。
論知識,研發項目組的任何一個人,那知識儲備都直接吊打陳懷慶的。
但是,陳懷慶的投資眼光和領導能力,是所有人都認可的。
陳懷慶在渝州,還是關注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學城高校軍訓。
今年軍訓和往年的時候,有一個特彆大的不同,那就是一部分高校的大一新生要進行校外拉練。
並且還會在外麵過夜。
以往的時候,軍訓就在校內進行了。
大學城裡麵的大學,校園都修建得挺大,足夠軍訓用的。
今年這次校外拉練,有渝州大學、西南大學、聯合大學渝州分校的大一新生參加。
人數不多,就幾千人。
而且基本上都還是男生。
至於說女生?
要參加的話,得要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