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放心吧,過去的都過去了!(2 / 2)

下一個。

再下一個……

媒體記者們可不都是友好的,有個《新聞周刊的記者,名字叫做侯立軍,最是擅長依靠‘挖陷阱’、‘找問題’來製造輿論熱點。

侯立軍還是第一次來采訪學者,采訪科學研究成果,但也想到了該怎麼提問,得到了開口機會馬上道,“王浩教授,請問你的研究,目的隻是為了找梅森素數嗎?”

一個‘隻’字,讓問話聽起來有些怪異。

王浩微微皺了皺眉,還是說道,“準確的說,最初做這個研究隻是一個對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的應用,那是我的一個算法研究。”

“有個朋友叫帕德裡克羅什,他提議說,可以把算法應用在尋找梅森素數上,我認為他的想法很不錯,就認真研究了一下。”

侯立軍繼續追問道,“如果你的研究目的,隻是為了尋找梅森素數,那麼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不是數學家,但也知道,梅森素數都是一些超大的數字,幾百萬位、幾千萬位,和現實完全脫離。”

好多記者都認出了侯立軍,私下說著對方善於製造陷阱、引導輿論,同時也想看看王浩究竟會怎麼回答。

“有什麼意義?”

王浩反倒是笑了出來,“這位記者朋友,你的問題真的很好笑。我覺得,我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你不僅僅是質疑我的研究,也是在質疑gimps,質疑全世界許多數學家的工作,甚至是在質疑數學這門學科的存在意義。”

王浩道,“我們這一代讀小學的時候,課本上都有一個有關陳景潤先生的故事,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推進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也就是證明‘1+2’。”

“你的問題同樣適用。哪怕是證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出了‘1+1’又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你這不僅僅是質疑我的研究,你是站在了數學、科技發展的對立麵兒啊!”

“啪啪”

記者群中頓時爆發出了呼聲和掌聲。

王浩說的幾句回答都非常的簡潔,也沒有對問題直接做出回應,但他舉的例子都很有說服力。

尋找梅森素數的研究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證明各種數學猜想證明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絕大部分高深數學的研究,聯係現實都是沒有意義的,但許多世界最頂尖的高智商天才,都從事基礎數學的研究,因為數學基礎的發展才是科學發展的根本。

科學,技術。

科學是技術發展的支撐,而數學理論就是科學發展的支撐,科學比技術研究難度高,數學理論研究,則是難度最高的。

正因為如此,從事數學理論研究工作的學者,才會站在學術金字塔的最頂端。

……

新聞發布會結束。

記者們紛紛回去寫稿,校園裡才終於安靜了一些。

侯立軍也是寫稿大眾中的一員,他回去以後看著采訪記錄,怎麼想都很不甘心,因為他在采訪過程中丟了臉。

在做出提問的時候,他隻是想著讓對方回答一下,挖個‘小坑’搞個小娛樂報道,結果對方直接說他站在了科學的對立麵,還贏得了好多記者同行的支持和掌聲。

侯立軍越想就越不甘心,換做是一個功成名就的學者也就罷了,但對方隻是個小年輕,有一點成果就覺得很了不起嗎?

在數學的研究上,對方確實是無可指摘,但拋開研究的因素,其他方麵就不一定了。

侯立軍立刻查起了王浩的資料,隻要稍稍的一查就能知道一個新聞東港材料實驗室事件。

這個事件放在輿論上,隻是引起了一些議論,並沒有達到多火爆的程度,但隻要吹毛求疵認真的去分析,卻能找到其中可指摘之處。

作為一個善於抓輿論熱點撰寫新聞內容的記者,侯立軍有著非常高的‘職業水準’,馬上想到了該去哪個方向切入去寫。

當時東港的實驗室可是損失了一千萬以上!

如果放在普通人工作中,因為個人失誤給公司帶來千萬級彆的損失,隻是被辭退就過去了嗎?

當然不是,當事人可能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但是,東港大學就隻是辭退了王浩,並沒有其他的處罰,王浩也隻是‘跳了個槽’,從東港大學離開去了西海大學,繼續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對個人一點影響都沒有。

當然了。

侯立軍也知道肯定會有影響,從體製內的教職變成了臨時工合同,可以說是有本質的區彆,但一般人不會想的那麼深。

想想。

東港大學講師被辭退,去了西海大學擔任講師,有什麼區彆?

跳槽而已。

反過來說,換做是普通人給公司帶來重大損失,哪怕隻是被辭退,同行業就肯定很難再找到工作。

這就是報道的關鍵點,趁著王浩連續找到梅森素數的熱點,以他個人的過往來製造爭議、製造熱議。

至於新聞網絡上,大眾會對這件事怎麼想、怎麼評價,就和他侯立軍沒關係了,他隻是以‘中立’的視角,把事情說出來而已。

做正常的新聞報道,把發生了什麼事情講清楚,不做出個人主觀上的評價。

新聞媒體,不就應該這樣嗎?

……

於此同時。

東港大學好多教職工都在說著王浩,一則因為王浩就是最近的熱點,學術成果能上熱搜是極少見的,王浩能跨界被討論,成果確實非常顯著。

二則,王浩身上打著‘東港大學’的標簽。

雖然他是西海大學的教授,但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在東港大學就讀,算得上是純正的‘東港人’,東港的教職工都對他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當然,也有很厭煩王浩這個名字的人。

合金材料實驗室。

馬文鈞來到周曉龍的辦公室,“周教授,前兩天的實驗,數據總結好了吧?”

“手下學生做的,提交上來了,我找找。”周曉龍回答了一句,翻找了好半天文件,找到一份拷貝出來,遞給了馬文鈞。

他隨後說道,“分析來分析去有什麼用,反正這個也做不出來。”

馬文鈞微微皺眉,道,“周教授,注意你的言辭,我們是正常做項目,即便不能做出成果,但研究過程中的數據也很重要。”

“是,是。”

周曉龍不在意的連續說了兩個‘是’,隨後搖頭開口道,“老馬啊,我感覺你和陳老師越來越像了,可惜你是做數據的,而不是做材料的。”

他說著關閉了文件頁麵,注意了瀏覽器新聞頁麵,上麵有一條正是,“王浩的研究覆蓋三分之二梅森素數”,他當即皺了皺眉,“最近幾天,怎麼新聞都是這個姓王的,明明就是個剛畢業的小博士……”

馬文鈞也擔心的沉下臉,珠城計算機會議後,他就知道根本壓不住王浩,也沒有那個資格能壓住。

如果是在材料研發領域,他能壓的對方喘不過氣,想申請個小項目都得不到資金批複。

但是,對方從事的是數學研究,甚至根本都不需要經費,他能做什麼呢?

馬文鈞和周曉龍一起看了看新聞,心裡就越發的擔憂,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還是在安慰周曉龍,“放心吧,那件事已經蓋棺而論,根本查不了什麼。”

“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他就變得再有名,成了院士,又能怎麼樣?”

“現在媒體也沒有報道了,他的成果更多、更有名氣後,就更不會有媒體去深挖以前的事情,國家科研是要有正麵形象的,對不對?”

“不用擔心了,不用擔心了……”

馬文鈞念叨著走了出去,再回過頭看向房門,眼神中露出一抹不屑,周曉龍?

蠢貨一個!

如果周曉龍不是陳建林的學生,合金材料實驗室,怎麼可能有他的立足之地?

現在馬文鈞早已經不想繼續了,他隻是想著完成手裡的工作,趕緊完成手裡的項目,就找個理由離開東港大學、離開國內。

前提是,賺夠了錢。

有錢,才能去國外瀟灑啊!

求月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