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穀猜想,也叫做冰雹猜想、克拉茨問題、3x+1問題,猜想的內容是任何一個自然數x,如果是奇數就計算3x+1,如果是偶數就除以二。
這樣一直計算下去,最後都會落入底部的421循環。
這個猜想內容非常簡單,正因為如此,也就變得廣為人知,數學界對於破解角穀猜想,一直存在很濃厚的興趣。
大概也是這個原因,使得角穀猜想變得非常值錢,甚至比千禧年七大數學猜想還要值錢。
最早對於角穀猜想懸賞的是在七十年前,一個叫做保羅恩多斯的人,他願意提供500美元給角穀猜想的證明人。
後來又有好多數學界、商界乃至於其他領域的人,發起了對於角穀猜想的懸賞,數額雖然都不大,但也足以證明,人們對於角穀猜想的興趣了。
當前對於角穀猜想的最高獎金,來自日國的一家叫巴庫時代的公司,他們發布公告宣布將會為角穀猜想的證明人提供1.2億日元。
按照當時的彙率,折合120萬美元。
另外,還有一些科學機構,也針對角穀猜想的證明設定了獎金,有兩萬、五萬、十萬……多到數都數不過來。
同時,國內也有相關的懸賞。
角穀猜想入選了教育部、科技部、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四個部門聯合出版的《10000個科學難題數學卷,被列為數學卷中的第四個難題,設定了一百萬人民幣征解。
有如此多的個人、科學機構、公司,都宣布對於角穀猜想的懸賞征解,足以見得角穀猜想的吸引力了。
如果有人能夠完成角穀猜想的證明,就可以拿到以上全部的獎金。
哪怕隻是為了大筆的獎金,王浩也非常有動力去完成這個研究,這也是他把角穀猜想的證明放在數學方法總結之前的原因之一。
在確定能完成角穀猜想的證明後,王浩就開始埋頭做起了研究。
與此同時。
王浩現場完成曲線內置正方形的證明視頻,也引起網絡上的輿論熱議,有不少人看過視頻,都隻能高讚一聲,“王浩,太凶殘了!”
“學生提問、當即解答,還是數學界未證明的問題。”
“這才叫頂級數學家,看那些報道說某數學天才多厲害、多厲害,來比比?”
好多專業的學者,都感覺王浩完成研究,根本是不講理的邏輯,一個數學界沒有破解的問題,他稍微一思考就解開了?
這太bug了吧!
隻有專業的學者才會去看全部的視頻,他們發現王浩確實講的很好,而且很順暢,也一定程度上懷疑是否現場作出的證明。
“或許已經證明出來,隻是做一下講解?”有人提出了疑惑。
當消息爆出來以後,確實有很多學者懷疑,主要他們無法理解,有人能夠臨時解開數學界沒有完成的證明,類似的問題,哪怕仔細做研究都大概率沒有結果。
但也有權威的數學家站出來表示,“不能因為自己做不到就會去懷疑,在數學界來說,同樣做基礎研究,差距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多。”
這就是天賦的差距。
國內好幾所高校的學者們都對此進行討論。
一些數學老教授們卻能夠理解,為什麼王浩能輕鬆完成數學界沒有完成的證明,而其他人辛苦做研究也無法得到結果。
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數學界的差距就更大了。
那些能在數學基礎研究領域有成果的數學家,一定都會是那種極為拔尖,極為聰明的人。
這種人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
比如,陶哲軒。
陶哲軒的出名並不是因為獲得了菲爾茲,甚至可以說,多數人都不知道他依靠什麼領域的研究獲得的菲爾茲。
陶哲軒最出名的是他的‘神童履曆’。
他在年僅8歲的時候,就已經升入了中學,還在離家不遠的弗林德斯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
年僅13歲就拿到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金牌,這個記錄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被打破。
他14歲進入弗林德斯大學數學係,並在16歲獲得了榮譽理科學位,一年以後,就獲得了碩士學位,並被阿邁瑞肯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攻讀博士。
這個履曆擺出來,哪怕是其他的菲爾茲獲獎者,也都會感到自慚形穢。
聽起來,十四歲上大學,似乎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要考慮他是先拿到了一個國際奧林匹克金牌,創造了奧林匹克金牌的最低年齡記錄。
在拿到金牌前的兩年,他分彆獲得了銀牌和銅牌,換句話說,他從11歲開始就參加奧林匹克競賽,並且能夠獲獎,而同齡的孩子小學都還沒有畢業。
另外一個例子是皮特舒爾茨。
舒爾茨上大學的時間要晚得多,但他隻用一年的時間,就拿到了名校波恩大學的數學學位。
國外名校都是寬進嚴出,每個學生想要畢業都不容易,皮特舒爾茨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所有科目,並且數學專業課都獲得了極為優秀的成績。
顯然。
這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
好多數學老教授都很清楚,數學基礎研究領域,並不是通過努力就能夠有成果的,天賦比努力重要的多,他們努力了一輩子,也隻能做一些數學理論邊角料的研究工作,而有些年輕人三十歲前,就能夠憑借對某個領域的貢獻獲得菲爾茲獎。
這怎麼比?
差距實在太大了,根本不是努力能夠追上的,像是王浩這種數學天才,理解不了才是正常的。
網絡上的輿論熱議,對王浩其實沒什麼影響,最多就是更多人談論一下而已,而受到更大影響的是丁誌強。
丁誌強出名了。
有的視頻後麵,出現了一個被王浩看好的小胖子,王浩還拿出兩本書給小胖子,很熱情的想讓他學習,來增加基礎知識。
於是好多人都知道,王浩看好一個叫丁誌強的學生。
這在網絡上被談論的並不多,畢竟丁誌強隻是個學生而已,一個高校教師會有很多學生,看好某個學生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在西海大學就不一樣了,尤其是所關聯的物理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丁誌強,還知道他是被王浩看好的學生。
丁誌強成為了物理係的名人。
有些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會特彆關注一下丁誌強,看看他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有些課程的老師,點名讓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都下意識會想起丁誌強,就導致丁誌強想逃課都不可能,甚至上課還必須認真聽講。
這還不是最痛苦的。
周末的時候,丁誌強終於能輕鬆的休息一下,他拿起手機準備打上一盤遊戲。
旁邊室友看到了,頓時提醒道,“丁誌強,你在乾什麼?你怎麼能浪費時間打遊戲呢?趕緊卸載了!”
“看書、看書啊,王浩老師這麼看好你,你不能讓他失望啊!”
其他兩個室友也滿是讚同的看過來,“丁誌強,你可不能像我們一樣玩物喪誌啊,有時間就多看看書!”
“你可是我們宿舍的希望,還指望你成為數學家呢!”
“等以後你成為了數學家,不說拿到菲爾茲,隻要拿到個小獎,我也能出去吹吹牛啊……”
“趕緊看書,不要玩遊戲。”
“……”
丁誌強黑著臉放下了手機。
幾分鐘後,有個室友招呼其他人一起開黑,丁誌強馬上又拿起手機,積極的進了開黑的房間,“加我一個!”
他馬上被t掉了。
那個室友再次提醒丁誌強不要玩遊戲,隨後對其他人說道,“走,我們去旁邊寢室,不能影響丁誌強學習!”
“對,走吧!”
“丁誌強,好好看書。”
“……”
看著室友們一起走出宿舍,丁誌強忽然有種想哭的衝動,為什麼會這樣呢?
他想玩遊戲,也想開黑,不想看書啊!
“啊”
看著書本上的內容,他感覺自己快瘋了。
……
一個周末裡,王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教研室。
周末的時間,教研室還是比較安靜的,一個人悶在裡麵耐心的做研究,成果進度也比較顯著,他已經完成了大半兒的證明。
角穀猜想可不是數學小問題,整個證明需要用到它所研究的整個方法,並且需要很長時間去仔細斟酌、計算、推導。
即便是有了大方向的思路,也知道整體的過程,還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他感覺整個證明過程要寫二十頁左右。
二十頁聽起來並不算太多,實際上,相對於一個問題的證明來說,內容就已經非常多了,證明的每一個步驟轉換都需要仔細研究,可以說每一步都進行的非常有難度。
王浩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在做研究,中途感到疲憊的時候也會休息一下,然後他看到了曹東明發過來的手機通訊消息。
“王浩教授,你的研究進行的怎麼樣了?”
“有沒有進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