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細細道來婚事原委(1 / 2)

宋老太太到底是舉人的親娘,自持身份,不能一上來就打聽趙家的情況,顯得自家女兒恨嫁,又的確比較關心外甥,先關心了幾句王璞的工作情況和家庭生活。

王璞對著女眷,並不多談官場之事,隻是簡單說了句“在王爺手下做些事兒,整日不得閒,最近才有了幾天假期,回來看望長輩。”

然後他就轉移了話題,善解人意地把宋家人最想知道的信息透露出來:

“趙家五房的趙雁澤,為人很不錯,我當年去府城讀書考學的時候,就與他相熟。他家家風也清正,茹娘歸家後,我也考慮過趙家。隻是他家因著趙家族長以及趙雁林嶽家的事兒,一直放出風聲說不再娶,我便沒多問。

最近趙雁澤主動和我提了兩家的親事,態度誠懇,我想著,表妹嫁過去,日子過得總不會壞,就和我娘提了。”

宋老太太疑惑了:

“我隻知道趙家那老貨想拿捏趙雁林的親事,隻是這趙雁林的嶽家,又與他再娶有何相乾,還能攔著不許他再娶?世上可沒這樣的道理。”

王璞解釋:

“他嶽家姓白,在府城開了酒樓,雖是商人,也算有些後台,他家想插手趙雁林的婚事,趙家又不方便撕破臉,也就一直拖著了。”

然後,王璞又表明了立場:

“白家如何,舅母很不必擔心,趙家或許忌憚他家,我卻與白家沒交情,也不怕得罪了他們。隻要舅母和念哥兒認準了這門親事,旁的都不是大礙。

表弟表妹,對我來說,和親弟弟親妹妹是一樣的,表妹的婚事,就是我們兩家的大事兒。自然要把茹娘的婚事辦得儘善儘美,從此一生順遂。

前幾日,聽傳回來的信兒,說是舅母同意了,我便也跟著來了,如果有什麼不方便和趙家溝通的,我也能代為周旋。”

這話說得很誠懇,宋老太太聽得感動不已,覺得很多憂慮都可以對著外甥說出口了。

宋茹從宋姑母來過後,對婚事,一直是抱著不冷不熱的態度。嫁到這樣的人家,是自己高攀,隻是日子過得是好是壞,卻和家世關係不大。

馮家,也是有底蘊的人家;馮二郎,更是對妻子頗為體貼周到的男人。外人看來,這是她的福氣,這福氣有幾分真幾分假,卻不好說了。

聽了王璞的話,她對這門婚事,卻多了些期待,無論如何,有人品好的家主,還和表哥有交情,隻要自己立身正,總不會過得比在馮家更差了。

沈氏坐在一旁,倒是沒有宋家母女二人那麼深的感觸,隻是小姑嫁得好,過得好,對她的兒女也是有利的,她自然會積極配合。

宋老太太對著外甥,也不遮掩了,開始詳細打聽趙家的情況:

“大郎,你也知道,這女人嫁人,日子過得好壞,還是看婆家人如何的。趙家大郎二郎,的確都是有前途的孩子,隻是這……”

宋老太太遲疑了一下,不知道該不該對外甥打聽人家的家事。

王璞聽懂了她的未儘之意,很顯然也跟他夫人打聽過這些情況,此刻對著豎著耳朵聽著的幾個女人娓娓道來:

“趙家嬸嬸,是個很……”

王璞頓了一下,似乎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然後才接著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