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細細道來婚事原委(2 / 2)

“慈祥的人,整日吃齋念佛,做些善事。”

宋韻懂了,這就是個迷信的老太太唄。這種老人,要說討好,也簡單,投其所好就行;要說得罪,依然簡單,聽某某大師說句話,就會覺得你妨克了她家。

“趙家弟妹是書香門第出身,在料理家事上很有一手,隻是身子不好,如今趙雁澤膝下隻有一個女兒。因此,婆媳之間有些不睦。”

宋老太太聽到這事兒,反而放了心:連生不了兒子、又不讓妾室生孩子的兒媳婦,那老太太都忍了,想必自家女兒就更不會討她厭了。

宋茹想得更多些:

“難道他們沒有過繼孩子的打算嗎?”

王璞聽懂了表妹的意思:

“你是懷疑他們想從小過繼個孩子?”

倒的確有這個可能,隻是這種事兒,也沒辦法問他們,反而傷了雙方的臉麵,他隻能保證:

“趙家若真打著這個主意,總得和我們商量,不能輕易把表妹的孩子過繼給大房,隻要表妹不願,這事兒就成不了。”

總得來說,有好有壞:

好處是,婆婆不管事隻吃齋念佛,不會太難相處;趙家家風不差,妻妾爭鋒基本不存在。

壞處是,長嫂管家事珠玉在前,宋茹這個弟媳婦兒要怎麼做才不被壓下去,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此外還有過繼的可能,這是宋茹絕不能接受的。

幾個人說著話的功夫,宋念就回來了,他對表哥雖然也很熱情,卻顯得拘束了些,招待表哥去前廳用飯時,幾乎有種誠惶誠恐的意味。

等王璞離開後,宋老太太帶著宋茹回了主院,大概是想囑咐些什麼。

宋大郎宋二郎被沈氏打發去書房讀書,然後她把女兒放到搖籃裡,給她拿了個絹孩兒哄她玩,才拽著丈夫的衣袖,低聲問:

“相公緣何對表兄那般拘束?娘今天還說,你自小和兩個表兄親近。”

宋念臉上不自然地僵了一下,還是對妻子說了實話:

“我雖是從小跟著姑父讀書,卻有一半時間都由表哥們教導,二表哥總帶著我偷玩,大表哥卻要罰我們抄書。日子久了,自然是敬畏大過親近了。”

沈氏被丈夫的話逗樂了,平日隻見他在孩子麵前說“為父當年如何如何勤奮愛學”,原來也有怕讀書的時候啊。

小夫妻兩個在討論兒時趣事,隔壁的母女倆卻在聊著婚事。

王璞的話讓母女倆各有思量,倒是都覺得這門親事更靠譜了:趙家如果處處好,又怎會特意來縣裡尋摸結親的人家呢?正是因為趙家有和族長、白家的矛盾,他們才想借王家、宋家去對抗他們的插手。

結親這事兒,並不怕雙方有利益考量,反而越需要用到對方,這親事也就越穩固。

至於趙家想過繼孩子,這是大事兒,絕不是他們趙家上下嘴皮子一碰能決定的,總有宋家周旋的餘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