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趙家登門(1 / 2)

趙家此次回來,並不是想著相看一番、定下親事就離開,而是準備一直住到來年開春,好好辦場婚事,待宋茹進門後,再回府城。

趙家這麼做,倒不僅僅是為了表明對這場婚事以及王、宋兩家的重視,更是想正式表明趙家五房的回歸。

都說“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更何況趙家這種被逼得倉皇逃離故土的人家,自然更想在鄉裡鄉親麵前炫耀一番。

趙家在縣裡還有老宅,久不住人,雖托付了族人照看,到底還是有些破敗。

好在趙雁澤事先就打發仆人回來,買了處宅子,也修整得差不多了,正好方便趙家母子婆媳三人先住進去,再慢慢修整老宅。

趙家回黎陽縣的時候,很是大張旗鼓地帶了綿延不斷的行李車架,又有隨行的仆人數十名。用縣裡百姓的話說就是“縣老爺來赴任的時候,拿的東西都沒這麼多。”

這到不是說縣令家境比趙家差,事實上,能在黎陽縣這種比較富庶的地方當縣令,也不是寒門出身的進士能搶得上的,隻是縣令要注重名聲,連縣衙都不會修,自然不會帶著太多家俱玩物赴任了。

趙家則不同,要回來拜訪族親,還要迎娶新婦,多帶些行李倒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固然有些百姓八卦了幾句,多數還是帶著羨慕的意思。

這其中的原委,趙家自然是得告訴宋家的,不然豈不是要被懷疑故意怠慢?

當然了,趙雁林的確也沒有很急迫就是了。他對婚事還是抱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更多是為兩個孩子著想、讓母親安心。

這也無可厚非,古代男人,尤其是趙雁林這種有功名有前途的男人,當不再為子嗣發愁得時候,娶妻,似乎隻剩下利益聯合的需求了。

而他和宋家的結親,雖然也有王家的因素,但是宋家並不是最優選擇,那這門親事的聯姻色彩就很少了。

隻不過,既然已經和宋家有了默契,自然不能輕忽怠慢,不管怎樣,都是自家先提的親事。

因此,這段時間趙雁林一直在修葺老宅、安撫族長一脈,以防他們破罐子破摔,從中作梗。

趙家大嫂則在準備聘禮,把路上有些磕碰的剔除出去,再采買新的替補進去。

趙雁林剛剛和大嫂了解了聘禮的準備進度,得知已經完成後,就痛快地對著親娘鬆了口:

“明日,打發人遞個信兒去,看能不能後日上門拜訪。”

說罷,他又想到什麼,對著親娘說:

“我明天還要去拜訪幾家族親,娘你讓大嫂寫個帖子,交給宋家,顯得正式一些。”

趙老太太嘟囔著說:

“我可使喚不動她。”

“娘,你……”

“好了好了,我跟她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