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夫子的往事 [月票加更](1 / 2)

宋筠和趙桐吃過午飯,就迫不及待地去找趙雁林打聽事實真相。

趙雁林的回複,和宋筠的猜測所差無幾,也比宋茹告訴宋老太太的更真實更詳細些:

盧夫子也是晉州府人,盧家和趙雁林的大嫂的娘家是世交,可以托付彼此妻兒的那種關係。兩個年齡相仿的小娘子也就成了手帕交。

待她嫁了人,隨著丈夫去了京城做官家太太,後又在家守寡,卻和趙家大嫂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係。

一直到她娘家卷入了奪嫡之爭,成了第一批被遷怒的炮灰,她在夫家的地位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脅,兩人這才短暫地斷了聯係。

隨著娘家遭難,夫家雖然不至於逼盧夫子自儘,卻也把她送去家廟,試圖抹去兩家的姻親關聯。哪怕是她生的孩子,也受人白眼。

她不願就這麼將餘生托付在夫家的“仁慈”之上,也不願因著自己影響到子女的未來,乾脆提出假死脫身。

當然,這是有風險的,對她夫家來說,假死的人遠沒有真死的人更讓人放心。但是能在姐妹們紛紛被逼自儘後還毫發無損地退居家廟,她就不是個逆來順受的性子,也自有自己的手段。

因此,她成功地脫離的夫家,兜兜轉轉寄居到趙家大嫂娘家,從此改回了原本的姓氏,成了趙家大嫂寡居的表妹。

隻是,在親友家寄居到底是不夠自在,而且她既然要脫離原本的身份,自然是不該再長住府城,便寫信給趙家大嫂,說想找戶人家去做家小娘子的夫子。

她的第一選擇原本是富商家庭的。這群人,有錢,野心大,卻身份尷尬,輕易請不來靠譜的夫子,也進不了一些世家辦的女學,若是得到個有真本事的夫子,哪怕身份存疑,也願意好好供著,隻求自家女兒能學些世家的禮儀規矩,日後嫁入高門,提攜家族。

恰好這時趙雁林提出想給家中女兒找個夫子,趙家大嫂給他們乾脆牽了線。

趙雁林原本是猶豫的,趙家大嫂哪怕再想幫助手帕交,也不會拿侄女做筏子,因此她是把盧夫子的所有遭遇都對小叔子講過的。正是這些遭遇,以及盧夫子在其中表現出來的心機手段,讓他猶豫了,這並不是他想給女兒找的先生。

隻是,這猶豫沒有維持太久,他還是決定聘請盧夫子去黎陽縣教書。

趙雁林其實並沒有說得這麼直白,畢竟對著的是兩個年幼的小娘子,隻是宋筠連聽帶猜的,也搞明白了。

怪不得夫子這麼有主見,而趙雁林又幾乎完全順從她的安排呢,

畢竟這可是從彆人家手裡搶到的夫子啊,說不好聽的,盧夫子若是真去了富商家裡教書,拿的束脩隻會更多,待遇也會更好。之所以應了趙家的托付,不過是還人情罷了。

因著是宋筠頭一次在趙家小住,宋茹中午乾脆也沒回自己院子,而是陪著宋筠在她的房間休息。

宋筠睡不著,有些興奮地對宋茹說:

“姑姑,這個夫子請得也太值了。有本事的人就是不一樣,哪怕家裡人對她不好,她也能靠著自己的才華得到尊重,若是我能學到她一半的能力,也不怕以後過得不好了。”

宋茹覺得侄女想得有些太深了,試圖把她的思路引回來:

“這樣的變故,在咱們家是很難發生的,你也不必急著去學這些手段,目前隻需要認真隨著她讀書,再學些才藝,閒暇時能尋個樂子就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