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如何不想多掙錢呢,隻是他家沒有什麼手藝,也沒商隊,很多鋪子是開不起來的。
若是讓家中女眷做針線掙錢,說實話,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宋家的底子還沒差到要靠女眷做針線補貼的地步呢。
不過,雖然她不覺得女兒會有好辦法,還是出於引導她多思考家事的目的,多問了一句:
“娘是沒什麼好法子了,筠姐兒你看呢?覺得做什麼生意比較好?”
關於開什麼鋪子,宋筠已經思考很久了,哪有穿越女不發家致富的呢?尤其是她還有個空間,雖然不能聯網,電腦和手機裡卻雜七雜八有不少文件和穿越文,哪怕她高中學的化學知識忘了個底朝天,拚拚湊湊也能試出個香皂配方、香水配方。
至於玻璃、水泥、火藥,這就不要想了,她還想踏踏實實活到一百歲呢,這種能掙錢又有重要用處的方子拿出來,分分鐘是被強行占據的結果,好一點的給個買斷費用,壞一點的直接把宋家害了。
哪怕是做香皂香水,宋筠瞅了眼沈氏,又想想三十歲就考上舉人的宋念,還是默默放棄了這種需要一定技術含量的生意。
如果這是本瑪麗蘇配角降智文,彆說她六歲了,就是三歲,發明香皂都隻會被各種誇誇誇。
但這是真實的古代啊,古代人智商不見得比現代人高多少,卻也不低,她今天把香皂方子拿出來,明天家裡就該找神婆道士來驅邪了。畢竟借屍還魂,古而有之。
想到這裡,她身上一抖,默念“低調,苟著,苟著就是勝利”,最後還是決定從衣食住行入手:
“娘,我們也不一定要開多大的鋪子,太大了我們也不好管理。而且去集市逛街的時候,我就覺得人最多的店麵都是賣吃食的鋪子。其實我們也可以開。”
沈氏對女兒的這個思路比較滿意,沒有好高騖遠,還能考慮到什麼生意的客流量大,這個年齡能想到這些,著實不賴,她循循善誘地問:
“那你覺得做什麼吃食比較好?先說明,咱家可沒傳下來什麼食譜,怕是不能提供現成的方子。”
要說開什麼店,宋筠分分鐘能說出七八種,從蛋糕麵包到漢堡炸雞,從壽司到街頭小吃,她不能說多麼精通,但的確能做得差不多,再摸索摸索,在古代開個店鋪應該不成問題。
隻是,開店絕不僅僅是靠好點子和技術的,重點還是原材料是否能夠大量、低廉地得到供應,以及時間成本的控製。這兩點哪個沒考慮到,分分鐘就涼了。
現代還好,絕大多數小吃店都有例可尋,有機器可用,隻要不貪心去鋪設得太大,很難賠光。
古代就不好說了,頭一個難題就是食材。
這可是香菇都是野生而非種植的時代啊,海產品在北方的進貨量還少、且貴,那很多有湯水類食物的鮮味就難以保證穩定供應了。
像麻辣燙、米線之類的小吃,湯一旦打了折扣,又沒有紅油,她可不敢保證自家店的生意能搶得過餛飩攤子呢。
想到這裡,她也有些饞了,拉了拉沈氏的袖子,央求道:
“娘,我們去吃餛飩吧,我邊吃邊想,而且也能看看集市都有什麼樣的小吃店。”
沈氏忍不住笑了,還是個孩子呢,說風就是雨,一陣兒一陣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