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團圓年(1 / 2)

新宅子是有了,但快過年了,一下子也搬不進去。所以宋家人還是得在租來的房子住一段時間,好在沈家幫忙租了一整年的,倒也不急著搬走。

宋念已經想好了,等明年開春,他們可以慢慢張羅搬家的事宜了。

至於庫房裡的那些東西,沒人看管也讓人有些不放心,宋老太太雖然喜歡那些布料首飾,但還是覺得賣出去換成錢,然後在府城買幾個鋪子更保值一些。

宋筠也是這麼想的:

這時候的布料根本放不住,放個幾年就陳了,還容易被蟲蛀。

而首飾呢,一旦不時興了,價值也打了折扣,除非再花錢融了重打,那還不如需要的時候再買呢。

於是,在宋筠對著自家祖母灌輸了好半天的“消耗品與升值品”的概念後,宋老太太也不心疼那些亮閃閃的首飾和滑溜溜的布料了。

宋老太太在征得了兒子的同意之後,帶著宋筠和沈氏,三個人連著去了好幾天新宅子,把目前能用得上的,或者是做工的確好輕易買不到的首飾和布料運回家,剩下的就繼續鎖起來,等著過完年拿去賣。

不過,既然還得等兩個月,那如今必須得找人去看著點兒庫房,不然那宅子一直不住人,小偷沒了忌憚,被他們偷了豈不是可惜?

正好王鑫和宋勤在宋家住得不太方便,又是倆人高馬大的大小夥子,王鑫還會點拳腳功夫,簡直是看宅護院的不二人選。

於是,宋念就安排他倆去新宅子裡收拾了一間緊挨著庫房的房子住下。

張羅完這事兒,府城的年味已經很濃了,彆的地方不清楚,可近幾年晉州府還算得上風調雨順,沒什麼大的自然災害。

地方官員們呢,也還算勤勤懇懇。畢竟一個朝代,除非做皇帝的極其缺根弦,不然前1一百年都是比較穩定的上升期。

魏朝就是這個樣子,雖然朝中也有你爭我奪,可對老百姓來說,大人物的博弈太過遙遠,對他們沒有多大的影響。

甚至因為幾方互相掣肘,所以不敢做出什麼過火的事情來,反而能維持百姓們生活的平順。

百姓還算得上安居樂業,對於過年這種儀式感很強的節日,也都頗為上心。

比如宋家在黎陽縣的鋪子,這不,田富在臨過年通信業務的高峰期,還巴巴地給宋念寫了封信。

大意是年根底的生意太好,以至於縣裡的雞鴨有些供應不上了,可他又舍不得大好的生意形勢被耽誤,於是讓廚娘稍微改了一下配方,試著做了一些兔肉和鵝肉的。

其實要田富覺得,都是肉,還用了這麼多珍貴的調味料,怎麼會不好吃呢?

多數客人也買得很開心,但還是有客人反饋,說兔肉和鵝肉做出來的不如雞鴨好吃。

而且反饋問題的客人基本都算是他們店裡的大客戶了,家裡人口多,手裡有錢,買得頻繁。

所以田富很看重他們的意見,想就寫信過來問問宋念,看有沒有什麼辦法既能維持供貨量,又不至於讓品質下降。

兔肉啊。說實話,宋筠不是很愛吃,總覺得有點柴。但冷吃兔和麻辣兔頭她還是愛吃的。

可這些都是要辣椒的,宋家現在的辣椒連自己吃都供應不足了,更何況是拿去做生意呢。

倒是鵝肉可以做鹵鵝或者鹽水鵝,都很好吃,隻是調味還得她從空間裡找找資料,然後做出來試試。

其實最好還是賣豬肉相關的熟食,可豬肉去腥麻煩,主要是太耗費材料了。

她那日做肉脯和肉鬆的時候,可是沒少倒料酒,如果換成這個時代的黃酒,怕是需要得更多,那價格得定多高啊,不劃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