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豆製品(1 / 2)

不好意思責怪蘇氏的宋老太太雖然什麼都沒說,卻忍不住對宋安一家多注意了一些,然後她就發現宋安一家過得是真的拮據。

如今雖然已經到了春天,可北方的倒春寒威力也不小,像宋策兄妹三個和宋老太太,老老小小的身體弱,如今還放著炭盆,尤其是到了夜晚,燒得整個屋子都是熱烘烘的。

但宋安一家除了吃飯的時候,其他時候根本就沒有燒炭,水都常喝生水。

至於幾個孩子,除了最小的那個可以隨便玩,大的孩子都在幫著乾活,要磨豆子、做豆腐、跟著去叫賣。

讓過了好幾年滋潤日子的宋老太太看著都覺得辛苦了,終於有一日,她忍不住問了蘇氏:

“你未免也太節儉了些,按理來說,你家的情況,應該不至於如此辛苦吧,何不讓孩子們去讀幾年書,識識字也是好的。”

蘇氏做了一天活,難得閒下來,正幫兒子補被磨破的袖口,她一邊把針在梳得光溜溜的頭發上磨了磨,一邊回答道:

“唉,其實不該和嬸娘說這些,可我家這事兒吧,估計我不說,您也會知道。爹娘本來是想讓三弟來府城的,可最後還是讓我們來了,所以爹娘就說了,日後黎陽縣的房子不會分給我們這一房,那……”

剩下的話,蘇氏沒說完,宋老太太就懂了,有房子壓在頭上,可不就得趕快掙錢攢錢麼,不然倆兒子日漸大了,等娶新婦的時候,家裡連個房子都沒有,怎麼娶?

聽到了原因,宋老太太更不好意思責怪蘇氏了,畢竟和堂侄子一家的生計去比,她的麵子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

等過了段時間,宋老太太逐漸和鄰居家的老太太們熟悉起來,就更釋懷了。

因為她從新的老姐妹處得知,蘇氏的豆腐,在自家住的這條巷子裡,竟然很受歡迎,很多次還沒等到集市擺攤,就在附近這幾家賣出了一多半。

想想也是,這新住處,好是真的好,但買菜的確不夠方便,離集市遠,附近也沒有擺攤的。

雖說每家都有下人出去采買,可老人家嘛,尤其是曾經過過苦日子的老人家,偶爾還是可惜自己去買點小零碎,砍砍價過過癮。

蘇氏的豆腐,賣得不貴,五文兩塊,白生生顫巍巍的,看著又乾淨。

附近住著的老太太,拄著拐杖出來曬太陽串門子的時候,碰到了,就願意買上那麼幾塊回去給兒孫們吃。

到最後,甚至發展到他們直接和蘇氏訂豆腐了,每隔幾日送一板過去,省得蘇氏和孩子每天挑著那麼沉兩擔出門。

必須說,蘇氏這小生意,宋老太太一開始還看不上,但人家其實做得挺紅火的。

府城的人手頭肯定比縣城的人更鬆,有的人家肉或許有些舍不得吃,豆腐還是吃得起的,蘇氏帶著幾個孩子做,甚至都有些做不過來了。

最後宋安每日下班回家後,也得幫著磨豆腐了。

蘇氏這豆腐,宋筠也吃了不少。

蘇氏自覺居人籬下,也很有眼力見兒,一開始是給宋策兄妹三個做鞋子,後來發現,她的手藝比不上宋念家丫鬟做得精細,也就不好意思做了。

後來她就改成隔段日子在集市賣完豆腐,就買些蔬菜水果肉類,提到廚房,讓廚娘拿去給宋念一家人加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