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也不少了,放家裡有地有出息的農戶家裡,十兩夠他們花用兩年了。
而宋家的家境,遠不如唐家,孩子每月能拿到手的月錢隻會更少,所以唐夫人猜測,宋筠是把自己攢的壓歲錢拿出來花了。
想到這裡,唐夫人囑咐到:
“你本不該收這禮物的,不過你們小孩子之間的交情,我們做長輩的也不好多加乾涉。不過你記得給那小娘子個回禮,不然豈不是憑白占人家便宜了。”
唐景覺得小朋友間互送禮物的樣子很有趣,也跟著搭腔:
“對啊對啊,不過不要送首飾,你是個小郎君嘛,送人家小娘子首飾,怕是要被打出門了。送點家裡做的點心,或者送本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唐夫人撫掌笑道:
“送書可就有趣了,小娘子送你對皮膚好的東西,你送人家書,倒是反過來了。而且你也可以和宋家的兩個小郎君多來往,我看他們的性子也都挺不錯的。。”
唐夫人也是沒辦法了:
自來了晉州府以後,大兒子出去讀書的時候能結識好友,大女兒在隨著自己參加宴席的時候也認識了不少同齡小娘子。
隻有小兒子,之前一直給人以身體弱的印象,所以很多人家怕自家孩子玩起來沒輕沒重,為了不多事,都讓他們在和唐晏相處的時候,注意分寸。
以至於唐晏雖然總被客客氣氣地招待,但的確沒什麼能和他愉快交流的夥伴。
去佛寺學拳腳的時候,雖說寺裡的小沙彌們不像官宦人家的子弟們那麼會趨利避害,倒是能和自家兒子做朋友。
但唐夫人還是覺得,應該給唐晏找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
好在宋家的三個孩子,雖說家世差了些,但年齡和自家小兒子相仿不說,還都落落大方,不會因為他們唐家的地位而戰戰兢兢。
唐夫人覺得,最起碼在他們家繼續住在晉州府的這幾年,幾個孩子是能多來往的。
如果宋家的孩子有讀書的天分,能繼續往上走,唐夫人也不介意幫扶一把。
唐晏無奈托腮,為什麼他見了宋筠或者其他合得來的同齡人就忍不住要和人家多說幾句呢,實在是他這娘、這姐姐,還有今日和同窗們去馬場玩的哥哥,話都太密了。
就像現在,自己一句話還沒說呢,她們都發散思維到不知道聊到哪裡去了,以至於他好幾次想插嘴都沒尋到機會。
唐景和娘親聊了半天,也意識到弟弟還沒回答她第一個問題呢,連忙用手肘戳了戳他。
唐晏當然不會因為收到宋筠的禮物而高興,他隻會為了宋筠變癟的荷包而開心。
不過,對著娘和姐姐,他肯定不能這麼說,隻是避重就輕地說:
“差不多吧,她說我收了她禮物後,我們就是朋友了。而且,”
唐晏想到從宋筠那裡聽到的事,又補充道:
“她應該不缺錢的,據她所說,她和寄住在他們家的親戚合夥開了個賣吃食的鋪子,生意還不錯呢。”
------題外話------
今天三更!
1秒記住114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