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筠剛說完唐晏的壞話,過了還沒一周呢,就從蘇氏那裡得知,唐府的下人來鋪子裡采買,一口氣買了一百斤的貨物,直接把鋪子裡的存貨清空了,以至於他們都早下班了兩個時辰。
一百斤……
雖說一百斤的豆製品也花不了多少錢,特指對有錢人來說。
但一次性買這麼多,也是沒有必要的,那大概率是唐晏特意讓人來支持自己的生意。
哪怕是比較厚臉皮的宋筠都隱隱有些愧疚了,雖然唐晏並不知道自己說的那些話,而且就是知道了,大概率也會體諒自己。
畢竟,宋筠敢保證,像自家這種,和唐家接觸不多的人家,家裡人都難免幻想讓唐晏這種家世好長得好的男孩子做未來女婿。
和唐家關係好的人家,有這種想法的人肯定不少,或許還會有些早熟的小姑娘也有些想法。
這種情況下,自己為了打消長輩的念頭從而說了他的壞話,應該是能被體諒的吧。
唐晏對此一無所知,他正拿著店裡給大客戶附贈的食譜認真看著呢。
宋筠當時從空間的書裡找出來的製作方法其實有不少種,不過都寫得很簡潔,需要不斷的嘗試才有可能做出來。
開店之前,蘇氏一個人帶著孩子、以及抽空來幫忙的李婆子,幾個人光是做腐竹和豆皮都快累得胳膊斷了,更何況是嘗試新品種呢。
自從把前期工作承包出去,賣貨又有人負責,蘇氏終於有空在家裡進行新品研發的工作了。
在宋筠被手工皂的豪華店麵迷花了眼、又被宋老太太的妄想嚇懵了圈的時候,蘇氏就兢兢業業地整日燒著火,不斷地做實驗,最終成功地把店裡的品種增加了五六種。
宋筠得知後,總覺得自己這甩手掌櫃當得太甩手了,彆的她也幫不了,隻能繼續從犄角旮旯摳菜譜出來了。
在這個時代,彆說是成熟的菜譜,就是做菜時的小妙招,很多人都是不願意分享的,畢竟,這可能是人家傳給後代的掙錢法子。
宋筠對此的態度就很開放了:
第一,這不是她的版權;
第二,為了貨物更好賣,她不能指望顧客自己發掘吃法,得給人家提供個方向。
因此,店裡不僅貼了菜譜,方便願意嘗試不同吃法的顧客抄錄下來,還會給買貨量足夠大的顧客提供一份手抄版本的菜譜。
之所以不用印刷的,是因為宋筠覺得贈的菜譜還犯不上花錢去印。
像他家鋪子的手抄菜譜,是以一份十文錢的工錢承包給了包工頭,宋策和宋箴,他們再以一份七文或者八文的工錢招募同窗乾活。
宋筠覺得這個法子很不錯。
兩個哥哥的同窗,絕大多數家裡都不差錢,但是小男生們自己卻有可能手頭緊,不然就是叛逆期到了,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些不願意被父母知道的東西。
他們如果是去書鋪抄書,掌櫃的還得挑挑揀揀,找出字體端正,字又寫得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