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筠這裡,無所謂,隻要字寫得清晰、能讓人看懂、又沒有錯漏,什麼字體字號都可以。
門檻低,結工錢速度快,還有宋策和宋箴作為擔保,他們的書院,很快就有不少小郎君湊熱鬨似的接了這個活。
雖然新鮮勁兒過去,很多人都懶得掙這筆錢了。
但難免有些真的囊中羞澀的學生,或者是把這個當做一邊掙錢一邊練字的消遣的精明學生,還是成為了固定的寫字工人。
宋筠還特意把其中成績好的那幾位的字留了幾幅,想著萬一他們哪天高中進士了,宋筠就可以把這些菜譜貼到店鋪的牆上,給自家鋪子搞個宣傳。
花一份的錢,不僅買了如今的菜譜,還買了日後的宣傳,宋筠覺得很值。
對宋策和宋箴來說,他們也挺值的。
書院的同窗們覺得宋策兄弟倆肯定不是為了錢才做這個的,應該是為了不著痕跡地幫助學院裡家境不好的同窗,對他們的行為頗為推崇。
哪怕是夫子們,也這麼認為,所以他們才默認了這兄弟倆上躥下跳地做宣傳的行為。
但事實上,他倆就是為了掙錢。
很簡單,一母同胞的兄妹三人,妹妹眼瞅著是個富婆了,他們還在過著伸手和爹娘要錢的日子。
尤其是宋箴,因為更大手大腳一些,隔幾個月還得蹭宋老太太的補貼,不然就是和哥哥妹妹借錢。
兄弟倆難免有些不好意思,但除了抄書,他們也想不到其他掙錢的辦法了。
宋箴倒是想寫話本子掙錢,尤其是他還有個隱藏著的寫話本子的指路人,可惜的是,他已經答應爹娘,在考下秀才之前不可以寫,所以他不能食言。
在宋筠試探著拋出橄欖枝的時候,宋策都心動了,忍不住選擇了抱妹妹大腿。
而唐晏可沒有宋筠這麼獨到的商業思維,他看著五花八門的菜肴製作方法,又一聯想采買的下人從鋪子裡打聽到的消息,對宋筠的印象,繼“財迷”之後,又多了個“吃貨”。
畢竟,如果不是真的很愛吃的人,怎麼會小小年紀就為了吃搞這麼大的陣仗呢。
這一點,可真是和他的姐姐妹妹們很不一樣呢?
唐晏的親姐隻有一個,但無論是祖父家裡,還是外祖父家裡,姐妹都不少。
她們無論是愛吃甜,還是愛吃鹹,愛吃肉,還是愛吃菜,都很少表現出對食物的追求,因為這代表著貪欲。
而有品行的小娘子,是不該有貪欲的。
相反的是,如果她們談論各色珍貴的皮毛,用翠鳥羽毛做的首飾,用象牙鹿角珊瑚做的擺件,那沒人會覺得這是貪欲,反而覺得比吃肉更高級、更慈悲。
唐晏覺得宋筠這種坦坦蕩蕩表明自己喜好的態度很有趣,也很特彆,如果用霸總文學來說,那就是“女人,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當然,這不是朦朦朧朧的好感或者喜歡,反而是帶著種“你還能搞出多少幺蛾子”似的看熱鬨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