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下效,官員們也得收斂著點,隻怕是在花街找樂子的浪蕩子也得皮緊一些,省得被人抓了把柄拖累父兄。
到老百姓這裡,雖說不用那麼注意,但因為糧酒鹽的價格都有輕微上漲,對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化最為敏感的小戶人家,也都縮減了過年的規模,生怕這仗一下子打不完,開春糧價更高。
平平靜靜地祭了祖,這是在異地祭祖的第二年,但宋老太太沒去年傷感了,她還想著等兒子考上了,風風光光回黎陽縣立進士牌坊,然後祭祖呢,這時候差點事兒就差點事兒吧。
至於宋筠,哦,她和哥哥們屬於最後進去磕個頭就成,不用像宋念他們那樣對著牌位絮絮叨叨說好一會兒子的話。
平平靜靜地吃了年夜飯,吃完飯連歲都沒守,消完食就都熄燈睡覺去了,主要是怕影響宋念的休息。
此時距離開考還剩五十三天,宋念二月中旬就要進考場了,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就像這作息吧,就得提前給宋念調整好了,不然他去了考場睡不著覺,那不是白跑這一趟了麼。
對於中等生,每個細節都得處理得到位,因為這裡疏忽一點,那裡疏忽一點,就掉到差生的隊伍裡了。
自家都這樣小心了,沈氏聽到外頭劈裡啪啦的爆竹聲和歡快的兒童叫嚷聲,還是眉頭微皺,有些發愁地坐起來,怕宋念睡不好。
而且這還不是一天的事兒,整個正月,晚上的熱鬨都是接連不斷的,尤其是正月初七之前,以及正月十五那天。
宋筠看著沈氏正月三十那天坐著發愁了半個晚上,正月初一那天繼續發愁,心說彆考生沒被影響,家裡人先給愁得神經衰弱了。
總得想個辦法啊……
隔音牆?這不可能,工程太大,而且宋筠也不知道古代該用什麼材質。
隔音耳機?宋筠倒是真有一副,斥巨資購買,實在是睡眠問題太惱人。但不能用,因為科技感太明顯了。
宋筠翻了老半天,終於從放亂七八糟小玩意兒的抽屜裡找出一盒耳塞,妙的是還都是奶白色,沒有鮮豔的工業染料的痕跡。
宋筠送了一副給宋念,又送了一副給王琦。
等親姑父趙雁林來拜年,看到他耷拉到顴骨上的黑眼圈,得,這也是個受失眠困擾的考生,宋念又依依不舍地送了一副給他。
唉,其實這種用一點少一點,而且在古代都得不到補充的物品,宋筠是真舍不得送人,可以說是連個塑料袋她都舍不得。
但,想想吧,自家親爹不提,這表伯父,這親姑父,但凡他們考上了,這都是閃閃發光的金大腿啊。送金大腿禮物,那叫前期投資。
這個年過得,宋家唯一熱鬨的時候,就是一同來京城的幾家人約好了來宋家做客的那天。
彆人基本都是自己獨一個兒,或者帶個子侄,不然就是住得地方狹窄、借住在親友家,算來算去,竟然是宋家更適合讓他們來聚一聚了。
於是,初六的時候,這些有前途的老鄉們就齊聚宋家。
這一聚,就又開始有人想做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