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薅羊毛?(2 / 2)

據說來接她的大哥,目前還在陳夢祖孫三人住的院子裡等著說服妹妹呢。

陳夢垂頭喪氣地抱怨:

“唉,我一點都不想回家。之前也和你們說過,我弟弟比我小一歲,生來就體弱,我爹娘沒什麼精力照看我,祖母就把我抱過去養了。

我其實不怪他們,但這麼多年都隻是過年的時候見一麵,如今讓我跟他們回去住,我總覺得不習慣,還不如隨著我祖父他們去嶺南呢。”

宋筠這才知道為什麼陳夢父母不放心女兒了:

那麼遠的地方,生活習慣和社會風俗都大相徑庭,而且鑒於南方的方言分支之廣泛、差距之懸殊,北方人去那邊,生活難度也太大了。

當然,陳夢父母倒不是不管長輩死活,他們原本是不同意老兩口去那麼遠的地方退休返聘的,奈何陳老爺子還有顆發光發熱的事業心,堅決要去。

沒辦法,他們就把大兒子送過來,想把女兒換回。

宋筠理解陳夢的意思,但也覺得兩個老人再加一個小娘子,去了那麼遠的地方的確不安全,無論是毒昆蟲還是瘴氣,都不是北方人能適應得了的。

縱然縣令帶了人過去給他乾活,肯定得多照顧一二,可不見得能事事細心,有個什麼疏忽,陳夢一個人照顧祖父母,難免支應不過來。

她還是勸了一句:

“其實伯父伯母的想法也沒錯,你們老的老小的小,的確是讓人擔憂。不然還是勸勸陳祖父,留在咱們這邊說不得也能繼續做師爺嘛。想必縣令也能體諒你們的不容易,不會強求。”

孫若瑜也點頭,縣令要換人,相比於其他幾家,其實對孫家影響最大了,一旦新縣令帶了心腹過來,那如今縣衙的大小頭目們,多半要做冷板凳了。

不過即使是這樣,孫若瑜家裡也沒有想過要跟著如今的縣令去嶺南

不僅是因為戶籍不好更改,更主要的是因為孫老爺覺得,留在黎陽縣又不是真的沒有轉機,新來的縣令總是要用人的,總不能把整個縣衙的班子都配備齊全了吧?

隻要得用人,那就繞不過他們這些熟手。

陳師爺也是一樣的情況,以他的資曆,即使新縣令帶了心腹,為了更好了解任地的種種情況,也得用一用陳師爺。

老爺子都這把歲數了,與其跟著如今的縣令跋山涉水,還不如做個被供起來的老智囊呢,不被信任就不被信任了唄,俸祿照發就成。

孫老爺自從得知陳師爺要跟著走,在家也念叨過,覺得這老爺子太糊塗,還對孫若瑜說,讓她多勸勸陳夢。

孫若瑜雖然對父親的很多行為不讚同,但對這件事,卻難得地有一樣的想法,此時見宋筠開口了,她也順著話頭勸了起來。

其實她不知道的事,孫老爺心裡也有不可說的小九九,到底是多年同事,陳師爺留下,孫老爺在新縣令那裡爭取話語權也多了一些底氣。

陳夢無奈歎氣:

“可不是,我爹娘也這麼說,可我祖父總說,與他理念一致又願意做實事的官員並不多,他也不知道分過來的新縣令是好是壞,所以……”

宋筠突然心念一動,聽這話頭,陳師爺倒不是認準了領導,隻是怕下一個不考慮。

那麼……

宋筠心中默默比較:

秦西縣雖然也遠,可以黎陽縣為起點的話,秦西縣比嶺南近不少。

此外,寒冷和濕熱、物資匱乏和毒蟲毒植物,以宋筠這種純北方人的經驗來看,第一種相對好適應一些。

最重要的是,陳師爺如果是為利為權,那宋念這個初入仕途的新官,肯定比不上黎陽縣縣令這種有過政績的官員。

可,既然陳師爺是個有濟世情懷的文人,那幫助宋念去推廣新糧種、去扶貧扶智,對他來說應該是很香的餌了。

宋筠知道宋念這段時間一直在為他的領導班子尋覓人才,其中最重要卻最難得的就是師爺了,以至於宋念打聽了一圈,都沒遇到合適的……

所以,宋筠心想,該不該薅縣令的羊毛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