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糧鋪(2 / 2)

而北方呢,地裡連點綠色都看不見,倒是可以打獵,可以古代百姓的飲食水準,可不是個個都有體力去山上打獵的。

如果再碰上個病病痛痛,紅白喜事,秋天的存糧都撐不到第二年春天,有的人家可能就把留的糧種吃了。

也不能說他們短視,都知道沒了糧種第二年沒得種,可這事兒也得熬過冬天才能考慮嘛。

所以到了二三月,家裡緩過來一些了,少不得有百姓把東西的被褥衣服當了,換了錢去買糧種,到秋天收成好一些,繳完稅,手裡有了餘錢,再來當鋪贖回過冬的東西。

宋家帶來的糧也不多了,原本也隻是預備著路上吃的,到地方了自然得補充,所以一行人也到了糧鋪門口。

圍在糧鋪門口的百姓注意到身後這一行穿著打扮身形氣度都和他們大為不同的人,紛紛主動讓開位置。

就連夥計都略過那些詢問價格的百姓,把一張不太熱情的臉換成笑臉,迎了上來。

沈氏不急著買,她還想多看看各種糧食的價格,婉拒了夥計的招待,讓他先去幫其他客人稱重。

在秦西縣這邊,就很少見到大米的蹤影了,基本都是粟、黍、小麥、大麥、豆類等等。

品質不算多好,擺在櫃台上的價格最高的麵粉也發灰,很明顯是雜質沒篩完全就一起磨成粉了。

其實之前宋家吃的麵粉也有這個問題,缺乏可用機械的前提下,人力是很難磨出像現代那樣潔白光亮的麵粉的,不過還是比秦西縣的品質強一些。

一問價格,好家夥,這麵粉的品質不多好,價格卻不低,幾乎和宋家之前常買的那種差不多貴了。

據掌櫃的所說,還有品質更好的,隻不過量很少,不會擺在明麵上,基本都是縣裡一些人家直接訂購的,價格也高了一倍。

其實這種糧食,宋家也吃得起,不過出來之前,宋念就囑咐過,買的東西不必太好,中上等品質的即可。

雖說花的是他們自家的錢,自家的錢也不靠貪汙得來,可還是得注意影響,父母官一上來就都挑最貴的買,哪個人看到了心裡不打鼓?

這就跟宋筠前世那樣,公職人員就是家裡再有錢,穿戴得起幾十萬的包包名表,可你穿戴了,就會讓彆人產生不好的聯想。

真要說起來,魏朝沒要求官員收入來源透明化、家產登記明晰備案,已經是給了很大的寬容了,就不要試探底線了。

沈氏除了買夠自家會吃的糧食,其他品質的糧食也各買了一些,還有糧種菜種,準備回家讓宋念看看情況。

讓李伯先趕車把糧食送回去,其他人繼續逛。

宋筠眼尖,看到前方的地上擺了幾樣獵物,有個胡子拉碴的壯漢正在一旁站著和人討價還價。

正好家裡也沒什麼肉了,趁著天然冰箱還能用段時間,買點肉凍著慢慢吃。

有野兔野雞,還有半扇野豬肉,這都是宋筠在黎陽縣也常見的獵物。

但其中一個,淺棕毛發、頭上有角,腿長脖子長的,隱約有點熟悉。

是鹿嗎?

隻是體型顯得小了一些。

宋筠轉悠了半圈,繞到它身後,看到一坨白色的毛茸茸的屁股——

得了,這下子認出來了,麅子嘛。

彆說,它們跳起來的時候,宋筠還是能認得的,如今死了躺地上,可就不好認了。

沈氏也覺得稀罕,晉州府倒是也有這東西,但不多,他們家沒買過,如今既然碰上了,價格也不會,那就買回去嘗嘗吧。

------題外話------

時代背景不同,風俗也不同,現實中大家可不要嘗試這些野味啊,很多是保護動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