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茉莉(1 / 2)

老村長是個乾實事的人,把知青點建的氣派非常。整個知青點占地有三百多平米,東西兩邊個有十來間房,中間是個透亮的大天井。南北的院子門一關,整個知青點就是個獨立的小世界。

知青點一建好,老村長就把知青們從村民家裡遷到了知青點居住。知青們的待遇也和村民們一樣,每天跟著生產隊出工,到年底按照公分來分糧食。

這些年來,周家村陸陸續續來了二十來個知青,把知青點塞的滿滿當當的。

農村裡,收割和下種就是和老天爺搶時間,關係著全村人一年的口糧,耽誤不得。一到農忙的時候,村子裡五六歲以上的孩子們都會提個籃子在收過的田地裡撿稻穗,絕不浪費一顆糧食。

周家村的規矩就是,雙搶的時候不出工,直接取消向生產隊借糧食的資格。就連吳金鳳那樣的懶婆娘,也不敢違抗周家村的規矩,農忙時去幫著曬穀子什麼的,再累也要撐住。

知青們也一樣,為了自己的肚子著想,一年到頭在田裡揮汗如雨。到年底看著可憐巴巴的一兩百斤斤糧食,有的知青隻好讓城裡的爸媽寄錢過來補貼。

劉茉莉是第三批來到周家村下鄉的知青。滿打滿算,劉茉莉在周家村呆了四年了。

四年的勞作,讓劉茉莉的心智成熟了不少。劉茉莉是青山市人,今年二十三歲。

這個年齡的劉茉莉,在周家村已經處在尷尬的境地,在城裡,二十三歲的姑娘就算沒結婚也有對象了。更不用說在農村,劉茉莉這個年紀已經是個妥妥的老姑娘了。

回城回不了,劉茉莉又不想嫁在農村,隻好動起了歪心思。

劉茉莉家有四個孩子,二子二女,劉茉莉是老三。當初知青下鄉的政策,是允許每一家有一個孩子留在城裡的。

劉茉莉的大哥是第一批下鄉的,劉茉莉在父母麵前並不討喜,當輪到劉茉莉的二哥下鄉的時候,父母直接讓劉茉莉頂了二哥下鄉的名額,劉茉莉的二哥,被她媽留在城裡頂了毛巾廠的班。

劉茉莉還有個小妹,是劉家的掌上明珠。從劉茉莉頂替二哥下鄉開始,劉茉莉就知道,在她父母的眼裡,自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女兒。

劉茉莉很清楚,從今以後,一切都要靠她自己,她那個家裡,是不可能有人對她伸出援手的。

到了周家村後,劉茉莉觀察了一段時間,用一塊上海牌的手表,認了何寡婦做“表姨媽”。

何寡婦家庭成員很簡單,隻有一個女兒嫁到了鄰村。何寡婦單門獨戶的過日子,可以為劉茉莉提供很多方便。

黑漆漆的大隊部辦公室裡,彌漫著歡愛後的氣息。

周誌剛收拾好自己後,一屁股坐在辦公椅上,翹起了雙腿擱在辦公桌麵,然後點燃了一支香煙。

如果李春嬌在這裡,肯定可以從周誌剛眯起的雙眼裡,看出周誌剛此刻的心情是美好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