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調查(1 / 2)

這個年代,偷盜國家財產是大罪,如果碰上嚴打,判個槍斃也不是不可能的是。就連趙慶山和趙有田,作為趙家溝的書記和村長,如果村裡出了個偷盜國家財產的賊,他們也會被這件事牽連。

“舉報信?不知······”趙慶山眼巴巴地望著喬愛國,正想問問自己能不能看一下那封舉報信。

還沒說完,喬愛國就從隨身攜帶的一個公文包裡拿出一封揉的皺巴巴的信。

信封上“鎮政府領導親啟”幾個大字雖然歪歪扭扭,難得的是沒有一個錯字,一看就知道舉報人是個讀過幾年書的。

喬愛國拿出信封就是讓趙慶山看一下筆跡,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線索。至於裡麵的舉報信,在這件事沒結束之前屬於重要材料放在鎮政府的檔案室,喬愛國也不能隨隨便便地帶在身上。

仔細地辨認了一下信封上的筆跡,趙慶山的眉頭皺了起來。在趙慶山的印象裡,這幾個字有點眼熟。可惜,趙慶山在記憶中把自己認識的人扒拉個遍,也沒想起到底從哪兒見過這樣的字跡。

農村裡,識字的人不多,趙家溝更加,因為地處山溝交通不便,趙家溝村民的日子比外麵幾個交通方便的村子過的艱難許多。

趙家溝村子小,村裡沒有學校。趙家溝的孩子,上學要去離趙家溝二十多裡地的大王莊。

村民們肚子都剛剛填飽,巴不得自家大孩子帶著小孩子,讓自己可以鬆快一點,很多村民都不會送孩子上學,久而久之,趙家溝有文化的村民更少了。

趙有田就是因為上過三年小學,才被村民們選出來當了村長。沒辦法,村長每年都要去鎮上開會,傳達一下領導指示什麼的,大字不識一個的人還真不能乾的下來。

喬愛國沒打算給趙慶山看信裡麵的內容,趙慶山也不會沒眼色地去討要。畢竟,喬愛國如果不是看在大家有交情的份上,說不定連信封都不會拿出來的。

“慶山叔,鎮委鎮政府都很重視這件事,派我們幾個下來了解情況。這封信沒署名也沒有地址,甚至不是通過郵局寄到鎮裡的,而是有人趁著天黑塞在了鎮政府的門衛室。”喬愛國既然想想趙慶山賣個好,也不隱瞞信件的來路。因為這封出現的莫名其妙的舉報信,鎮委書記和鎮長都大發雷霆,差點把看門的老鐵頭給開除了。

如果塞進來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個炸彈,我們整個鎮政府不是被人一鍋端了?這是鎮委書記罵老鐵頭時的原話。

這個年代,都講究提高警惕,老鐵頭這樣一到晚上就打瞌睡的人,還真不適合當鎮政府的門衛。不過誰讓老鐵頭是鎮長的嶽父呢?鎮委書記就算再生氣,這點麵子還是要給鎮長留著。

喬愛國還有些話沒有說。舉報信上,沒有寫明偷樹的人是誰,卻明晃晃地寫著趙家溝書記趙慶山是包庇盜竊犯的“保護傘”,昨天和鎮長一起研究了半天,喬愛國才把調查的第一站放在了趙家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