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趙慶山是老革命,又是戰鬥英雄,他的人品喬愛國和鎮政府的領導們都信的過。但是,那封舉報信上既然提到了趙慶山的名字,鎮政府就要去了解情況,把潑在英雄頭頂上的這盆汙水給清理乾淨。
在談話的時候,喬愛國的視線一直放在了趙慶山身上,觀察著趙慶山的一舉一動。從聽到有人偷樹時的驚訝,到喬愛國拿舉報信的信封出來的時候,喬愛國都特彆注意了趙慶山的眼神。
聽到這些事,趙慶山的神色雖然不好,但是眼神卻是一片清明,絲毫沒有被舉報人的慌亂和心虛。
就憑這一點,喬愛國就可以斷定,趙慶山對於有人偷樹的事,一點都不知情。
趙慶山不知道自己是喬愛國的重點懷疑對象,思忖了一會後,向喬愛國建議:“愛國啊!這件事要好好調查調查,不要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
前些年再苦,趙家溝的村民們都沒有上山砍過一棵樹,這兩年,大家的日子已經好了很多,更沒可能會有人腦子不靈清。偷樹的罪名不小,要冒著掉腦袋的風險。
這個年代,批鬥,貼大字報,都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有些人眼紅彆人,胡亂寫封舉報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喬愛國嗬嗬一笑,說:“慶山叔,既然你們在村裡沒有收到半點風聲,這件事,看來是有人瞎胡鬨,故意寫舉報信來讓我們頭疼。”
“愛國,你放心吧!待會兒,我和有田就召開村民大會,把這件事給大家夥兒說一遍。偷盜國家財產是大罪,希望村民們能認識到錯誤,做到互相監督,共同進步。”趙慶山腦子一轉,就想了個解決的辦法。
不管偷樹的事是真是假,村民們都該好好地教育教育。萬一真有哪個不開眼的小子犯渾,也好趕緊懸崖勒馬。畢竟,人的命隻有一條,真被抓了個現行的話,可不是鬨著玩的。
喬愛國點了點頭,認同了趙慶山的做法。這件事,他們鎮政府也很被動,如果是有人開玩笑報的虛假舉報還好,如果真有偷樹的事,整個鎮領導班子都要擔責任。
喬愛國帶著幾個鎮裡來的乾部走遠了,趙有田才開口說話:“叔,怎麼辦?真通知村民們開大會嗎?”
趙慶山點了點頭,說:“有田啊,通知下去,下午一點鐘在曬穀場上開會,全村村民除了重病躺在床上動不了的,其他不管男女老少,除了十歲以下的娃娃,全部要到會,一個不到就扣十分公分。”
偷樹的事不管是真是假,趙慶山都會借著這個機會告誡一下村民們。有些事,一失足就是千古恨。趙慶山不想眼睜睜地看到自己本村的人被打靶子(槍斃)。
趙有田忙乎著通知村民去了。趙慶山鎖好大隊部,打算回家。梓青那臭小子昨天跑出去一天也不見回,不知道是不是又去小未婚妻家蹲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