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緩緩升起。
落在皇宮角樓屋頂五隻瑞獸身上。
這祥瑞之獸,正對大齊正午大門。
朱漆鑲金大門緩緩打開,萬簇金箭霞光順著門縫照進來,染在蘇琉玉月白色的外衫之上。
今日,滿朝文武齊列,恭敬的迎接這位大魏帝王。
這儀仗簡直曆來少有。
要知道,除了登基冊封大典,祭祀天地,非大事不開午門。
但今日卻開了例外。
蘇琉玉腳步沉穩。
雖未龍袍加身,但周身帝王之威天成。
今日入金鑾殿議政,是戰王親自相邀,昨晚磨了許久,她拗不過他,這才答應下來。
但誰知道,弄了這麼大陣仗。
她心裡歎了口氣,但還是隨百官入了金鑾大殿。
“皇上,請上座。”
政三省這幫老臣恭恭敬敬的開口。
“不可,與祖製不合,有違禮數。”蘇琉玉正色道:“今日未穿朝服進內,已是逾越,若再如此,實屬不妥。”
蘇琉玉自小養在沈懷舟身邊,儀態禮數周全,即便身居高位,也從不敢懈怠。
更何況是做有辱國體之事。
但她這樣想,戰王卻不這樣想。
他閨女就是該坐這個位子。
畢竟蘇琉玉是一國天子,哪有在下首處理朝政的?
這入大齊矮了一層,他哪裡能讓閨女受這個委屈。
他就不上朝了,他自動選擇把金鑾殿全交給閨女,讓她放心大膽的乾。
當然,政三省這群人精,肚子裡小心思也多著。
大魏和大齊是兩國兄弟,從伐金一戰,這群老家夥就開始關注大魏的朝政動向。
對那些新政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後來蘇琉玉弄壞了國璽,親自處理大齊朝政,把大齊曆來很多難題全部迎刃而解,更是讓這群老臣刮目相看。
再加上收複大金,這一連串舉動讓他們立馬決定,讓陛下把皇上騙回國。
大魏這塊地這麼小,有什麼好處理的,不如來他們大齊,順帝政治才乾犀利,必須有發揮之地!
若是在順帝治理之下,大齊必定國運昌順!
“皇上,大齊大魏本是一國,怎會逾越。”
“皇上,陛下說了,他今日龍體欠安,不上朝了。”
“皇上,這朝政您可不能不管啊。”
蘇琉玉還是堅決。
“即便熹帝不在朝,以前如何,還是如何,國體不可逾越。”
眾人拗不過他,隻好讓她站在文臣首位。
戰王今日不在,這些文臣的朝政自然向蘇琉玉請示。
一說朝政,蘇琉玉發現一個問題。
大齊比大魏遼闊,這國政簡直繁雜不堪,一些明明可以管轄嚴謹的事,被一層層下放,辦的事簡直一塌糊塗。
這簡直不能忍。
要是在大魏,哪有這些糟心事。
各州府縣鎮全是她同窗好友,新政下達,辦的那是絲毫不敢怠慢。
入朝三年,蘇琉玉忍著怒氣,耐心把一條條朝政全部雷厲風行的安排下去。
下了朝之後,趕緊溜了。
她這邊一出宮,大齊政三省老臣又聚在一起了。
“聽到沒有,咱們皇上不虧是六元及第,這政見實在讓老臣刮目相看。”
“這土地整改我尚書台一直猶豫良久,沒想到咱們皇上一下子就給辦妥了。”
“民生三問也處理的極為犀利,有此明君,真是我大齊之幸啊。”
尚書令點點頭,忍不住拉上內閣首輔小聲道:
“聽說陛下為了讓皇上主政,已經把國土並列事宜交予你,是真的嗎?”
內閣首輔點點頭。
“我大齊大魏本就是一國,陛下有意讓皇上主政,此次讓皇上入金鑾殿,也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