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本欲關懷,見她麵帶疲色,怕是被秦春羅的死嚇著了,也沒打攪。
進了城,還沒到府門前,果然衙署派了人過來,攔路行禮。
那人態度倒很和氣,朝謝鴻行了禮,說秦春羅的案子已有了眉目,因怕疏漏,想請玉嬛過去一趟,問幾樣事情。
玉嬛隨他過去,果然是問她當時為何跟秦春羅單獨去山坳,可曾看到異常。
因她是官家千金,加之嬌滴滴的沒能耐殺人犯事,問話的態度也頗溫和。
她按想好的由頭答了,沒受半點刁難,安然回府。
過幾日,案子便有了交代——據查是秦家得罪了人,從前礙著秦驍的威勢不敢動手,如今秦驍入獄,便尋機刺殺報仇。那刺客將罪行供認得清楚,用的兵器手法都對得上,簽字畫押後,便結了案。
玉嬛托謝鴻打探到消息,靠窗細細琢磨,隻覺這事兒著實蹊蹺得很。
不過秦驍身在囹圄,秦夫人能耐有限,剩下個富商大伯,府裡妻妾成群兒女無數,如今正被秦驍連累得如履薄冰,哪會為小姑娘跟官府抬杠得罪人?見揪出凶手,便沒深究。
倒是有旁人惦記著此事——譬如沈柔華。
……
重陽過後沒幾天,是梁家二夫人薛氏的生辰,玉嬛跟馮氏過去道賀,席間不知是誰提起了秦春羅,沈柔華恰坐在玉嬛身側,神色戚然地道:“秦妹妹真是可憐,原本還說要一道做些菊花糕,誰知……唉,算來倒是謝姑娘能見她最後一麵。”
她說話時仍是端莊溫婉的姿態,神色間儘是遺憾,覷著玉嬛神色。
旁人也都聽說秦春羅曾跟玉嬛去山坳的事,雖說秦驍罪有應得,畢竟秦春羅是條鮮活的人命,叫人歎息,目光瞥向玉嬛時,便不乏揣測曖昧。
甚至連薛氏都有些動容,看向玉嬛時,那目光中添了幾分不喜。
玉嬛視若無睹,隻跟著道:“是可惜了。沈姑娘素日跟她交好,想來這陣子是很痛心的。”
“唉。”沈柔華沒從她臉上瞧出端倪,歎息著睇向薛氏。
玉嬛則低頭喝茶,修長的眼睫闔上,遮住諸般情緒。
那日的事沈柔華摻和了多少,她捏不準,更尋不到鐵證,但秦春羅背後是沈柔華指使,這一點卻能確信。之後秦春羅遇害,玉嬛曾猜測沈柔華跟此事有關,卻不敢相信,畢竟她倆是自幼相交的情分,拿來當刀子使便罷了,哪會殃及性命?
然而此刻……
玉嬛琢磨著沈柔華挑起這話頭的深意,隻覺脊背微微發寒。
薛氏素來趨利避害,極看重旁人的目光,常會吃齋念佛,博個菩薩名聲。她本就中意沈柔華,對半路殺出的玉嬛存有芥蒂,如今玉嬛卷進人命案子,牽扯不清,心裡定會存疙瘩。而沈柔華想做的,恐怕是將這疙瘩越掐越大,直到薛氏受不住慫恿蠱惑,退了這親事。
屆時不管誰跟梁靖結親,沈柔華出了惡氣,自然能痛快些。
若沈柔華果真跟秦春羅姐妹親熱,秦春羅如今屍骨未寒,她雖露悲色,卻拿人家的死做文章,這居心豈不惡毒可惡?
想得更惡毒些,沈柔華此舉,焉知不是那日事敗的後招?
玉嬛瞧著沈柔華那佛口蛇心的端方模樣,想起從前還以為這是個良善人,叫過她幾聲“姐姐”,心裡便覺得膈應,索性借著出恭的由頭出去。
因秋老虎的緣故,外頭還算和暖,樹葉半凋,府邸軒昂,倒是好景致。
站了會兒,那邊梁老夫人興許是累了,在仆婦的攙扶下進了暖閣。
玉嬛稍加思索,喚來石榴,將那備好的錦袋要到手裡,孤身過去求見——
沈柔華那點心思看破後防著便罷,她既有了頭緒,回頭叫人循著認罪的凶手去查,總能查出真相。不戳破不表露,讓沈柔華自以為天衣無縫,還更能落些把柄在她手裡。
至於薛氏,她自有想做的事,往後為韓太師的案子奔波,利害牽扯之下,得罪薛氏的地方恐怕會更多。薛氏耳根軟,沈柔華盯著梁靖,又嫉恨臉麵丟儘的事,招數層出不窮,難道還要她跟著費唇舌?
麵具總有撕下來的時候,屆時鐵證擺到跟前,能比言語管用千百倍。
唯有梁老夫人對她是真心疼愛,那日事出倉促,玉嬛拿不準,便先瞞著。到如今塵埃落定,該跟老人家說清楚的,免得她被蒙在鼓裡,被那沈柔華欺瞞。
到得暖閣外,仆婦認得玉嬛,進屋稟報後便請她進去。
繞過門口紫檀木雕仙鶴雲紋的屏風,裡頭仆婦丫鬟多被屏退,梁老夫人歪在羅漢床上,正跟一枚核桃較勁兒。
這顯然是不耐煩外頭的喧鬨,躲清靜來了。
玉嬛忍俊不禁,幫著她夾開核桃,剔出裡頭的核桃仁,放在水仙瓷盤裡。
自打玉嬛點了頭,梁老夫人便拿她當孫媳婦來疼,愈發投緣。祖孫倆抽空慢慢說話,玉嬛將那日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說到沈柔華的時候,特地捏著分寸,將裡頭彎繞說明白,免得叫老人家覺得她挑撥是非。
誰知梁老夫人卻沒半點意外,隻嚼著核桃慢慢道:“那孩子心術不正,我知道。”
玉嬛反覺詫然,剝核桃的手頓住,“老夫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