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小豌豆,有什麼想做的都是隻有一個想法,比如想去做演員也就是鄒意請了個表演老師上了不到一天的課,她就乾脆利落地打了退堂鼓。
後來更是什麼都不想做,隻想鹹魚躺平。
冬冬就不一樣了。
她嘴上說自己也想當一條鹹魚,原地躺平,行動上可不是這樣做的。
比如上了小芒果的當一起去暑假武術班學習,她一直喊苦,但是每天的練習從來沒有落下,全都能夠保質保量的按時完成。
後來小芝士和小豌豆被家裡人接回家去了。
來的有點晚,反正他們來的時候,原本想蹭小芝士和小豌豆家順風車一起回家的冬冬已經練得有點上癮了。
她一想反正我們家的人也沒來接我,一個人偷偷跑回去多沒麵子啊,再練練吧!
心裡想的是隨便再練練,但其實那個暑假裡,小芒果練了多久,冬冬就跟著一起練了多久。
最後是時間到了兩個人一起回A市的。
冬冬後來找到了其他的興趣愛好,也跟暑假武術班是差不多的情況。
開頭的時候覺得好累好辛苦,多一天我都堅持不下去了、多一個小時我都堅持不下去了!
但總是咬咬牙過完一天、又過完一天,有一天猛然發現自己已經堅持了好久、算是入門了。
像是書法、唱各種風格的歌、跳各種不一樣的舞、然後學國畫、油畫甚至還學了版畫……
再長大了一點的時候,她開始學習各種樂器……
有一次周末跟小石榴打電話的時候,冬冬正好聽到盛故園喊小石榴的聲音,她一下來了精神:“故園姐姐又要去寫生了嗎?去哪裡啊,我也想去!”
這一時期的小石榴每天的課程已經有些緊張了,沒有那麼多時間玩、更沒有什麼時間黏著姐姐。
而且小石榴一天一天長大,也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擔心彆人會搶走自己的姐姐了。
冬冬問了,她就給了肯定的答複。
冬冬開心起來。
不過她雖然最終跟盛故園以前去了一片農家樂附近寫生,但她的寫生跟盛故園有很大不同。
兩人一起拿著速寫本和碳鉛去到了碧湖村。
對著碧湖開始速寫。
畫了一半,盛故園還在繼續抬頭低頭,手上碳鉛不停地在速寫本上落筆。
冬冬就不一樣了,畫了一陣,她就跟村子裡的小孩兒玩起來。
碧湖村原本隻是一個A市人知道的農家樂好去處,不算什麼大景點的。
因為《崽崽來了》第一季第一期在嘉賓們家裡拍攝,嘉賓們同時聚在一起舉行的第一個地點就是碧湖村。
而且五個崽崽在這裡都貢獻了好幾個名場麵。
導致每一次有老觀眾想重刷《崽崽來了》第一季的時候,都會選擇從第一期的碧湖村開始。吃了安利新入坑的觀眾也會選擇從這一期開始看起。
碧湖村的名氣因為《崽崽來了》第一季第一期,在全國範圍內大大提升,許多人慕名而來,到這裡旅遊。
直接把整個村子的收入都拉高了好幾個檔次。
這是造福整個村子、而且還不隻是一天兩天造福的事。
所以碧湖村裡的村民絕不可能忘了那十個嘉賓,甚至有一些記性好的人連當時節目在這裡拍攝的時候的工作人們都還記著。
村子裡的年輕人和小孩子們就更不用說了。
因為爆紅的《崽崽來了》是在他們村子裡拍攝的,這些年輕人走出去,這是多麼大的談資啊!
出去工作或者是上學的時候,周圍的人一聽說他是A市碧湖村來的,張嘴就會問一句“《崽崽來了》第一季在你們村裡拍攝的啊,那你見過小石榴本人嗎?”
當然了,“小石榴”會隨機換成十個嘉賓裡麵任意一個他們喜歡的嘉賓。
這些年輕人們反複的拿出來說,記的可能比自己的生日都要清楚。
碧湖村的村民們在節目火了之後,看到村子裡來了好多好多的遊客,知道他們都是為什麼來的。於是家家戶戶隻要是在拍攝的時候跟十個嘉賓沾點邊的,都會特意掛在自家牆上。
有合照的貼放大版的合照,沒有照片的就貼紅底黃字,比如“《崽崽來了》第一季十位嘉賓吃過飯的地方”“《崽崽來了》小石榴住過的民居”……
連幾個小孩兒去過的菜地、大人推過的磨、河邊釣魚的地方……村民們也全都給標出來了。
當然,外頭這些地方村民們當然不會胡亂收費,隻是這種標出來的行為就很為專門追尋《崽崽來了》嘉賓們腳步來的遊客著想。
村民們給遊客們全都提示到了,保準他們不會找錯地方。隻是貼個提示,沒有費村民們太大的工夫,在遊客這裡卻是非常拉好感。
遊客們對村民們印象好,自然也就願意在這兒多玩兩天。
那過來的遊客留在村子裡,吃住不都得花錢麼。
這就全都是給村民們創收了。
先不提盛故園和冬冬一起過來的時候,冬冬看到那個被掛了個木頭提示牌的“《崽崽來了》冬冬掉坑處”的時候,表情有多囧。
反正倆人那一瞬間都有點後悔選擇來這裡故地重遊了……
主要也是想著節目都過去好幾年了,新的爆紅的節目都已經又出來好幾茬了,《崽崽來了》的熱度早就已經淡了嘛。
她們來的也不是什麼旅遊黃金周什麼長假期,就普普通通一個周末啊。
哪想到村民們會這麼搞!
不過來都來了,總不能直接調頭再回去吧,那也太傻了。
倆人看著村子裡的那些提示牌,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變得狗狗祟祟起來,倆人拿速寫本遮著臉,遮遮掩掩地到碧湖邊找了個沒人的清淨地方開始畫畫。
然而倆人還是低估了碧湖村的村民們對村子裡的財神爺的敏感度。
其實盛故園和冬冬一進村子就有人認出她們來了。